“适学”理念的课堂表达一例
2020-07-30陶亚娟
陶亚娟
摘要:秉持“适学”教育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寻找“竹”迹》语文校本拓展课的教学,安排了识“竹”字(词)、赏“竹”形、悟“竹”品、抒“竹”情四个环节。教的过程中力求做到:“适切”地链接生活经验,“适时”地渗透传统文化,“适度”地培养关键能力。
关键词:适学;竹文化;校本拓展课
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秉持“适学”教育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开发了“沙洲美食”(四年级)、“家乡的桥”(五年级)、“寻找‘竹迹”(六年级)等系列校本拓展课程。此间,对六年级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主题延展,我执教了一节《寻找“竹”迹》的语文拓展课,有机融合“沙上”(张家港旧称)植竹传统和中华文化“四君子”之竹的意象,“适切”链接生活经验,“适时”渗透传统文化,“适度”培养关键能力,以表达“适学”课堂样貌。
一、教学过程
【环节1】 识“竹”字(词)
师 经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同学们对合兴的竹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以前沙上人居前河后园,家家后园里植有森森茂竹。竹林青青,碧波翠浪。由于竹子多,也衍生出很多竹编艺术品,如竹篮、竹筒、竹筐等。想更多地了解竹子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找找“竹”迹。
(板书课题:寻找“竹”迹。)
师 (PPT出示“竹”字演变图,略)“竹”字是象形字,看看长得像不像竹子?
生 像。
师 很多与竹相关的字都采用竹字头。比如——
生 篮,篮子是用竹子做的。
生 笋,竹笋是竹子抽出的芽。
师 课前你们还搜集到哪些和竹有关的词语?
生 胸有成竹。
生 竹报平安。
生 敲竹杠。
生 竹篮打水一场空。
生 青梅竹马。
师 这些俗语、成语、歇后语等与“竹”相关,但意思已经有所引申或变化。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是什么意思吗?
生 是说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
师 那“敲竹杠”“青梅竹马”呢?谁知道它们的意思?
生 我查了词典,“敲竹杠”是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师 很好,不懂就要查字典。你有被别人敲过竹杠吗?
生 我爸爸有一次做生意被别人敲了竹杠,被别人骗了两万块钱。
师 要提醒你爸爸,下次被别人敲竹杠要报警。那“青梅竹马”是什么意思?
生 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两人的感情很好。
师 (看着这个学生)你和谁是青梅竹马?(学生不好意思地笑)大家不仅搜集了一些带“竹”的词语、成语、俗语,而且查了意思,很好。(PPT出示小典故)我这里有些关于这些成语、俗语的典故,大家来读读。
(学生自由阅读。)
师 中国的语言文字好不好玩?一字一词,都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
【环节2】 赏“竹”形
师 说说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竹子?
生 沙洲新城、一干河畔,大小竹林错落。
生 校园里也有两小片青青竹林。
师 没错。(PPT出示学校、家乡竹林图)让我们走近竹子,欣赏一下竹子的美吧!用一个词形容你眼前的竹子。
生 青翠欲滴。
生 挺拔俊秀。
生 翠绿郁葱。
师 竹子呀,又修长又挺拔,形象特别美好。有哪些诗句是吟诵竹子之美的?
生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生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环节3】 悟“竹”品
师 苏东坡也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谁知道什么意思?
生 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住所周围没有竹子。
师 他为什么这么说?仅仅是因为竹子形象美吗?
生 不是,苏轼是喜爱竹子的品质。
师 竹与梅、兰、菊被喻为“四君子”,“岁寒三友”中也有竹。人们喜欢竹,当然不只是因为竹子形美,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 是因为竹子有一种高洁的、永不屈服的品质。
师 提到竹子的精神、品格,不得不说清代的一位名人。他的“竹”画画得好,“竹”诗也作得妙,他真是爱竹爱到了骨子里。知道他是谁吗?
生 郑燮。
师 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更响亮的号——
生 板桥,他也叫郑板桥。
师 我搜集了一些关于郑板桥的资料。请看屏幕。
(PPT出示:鄭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他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
师 同学们课前也搜集了关于郑板桥的一些故事,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派代表交流展示。)
生 我了解到他51岁才做了七品芝麻官,一做就是12年。
生 他写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体现了他非常关心民间百姓的疾苦。
师 说得好!61岁时,郑板桥为灾民请命,遭到朝廷反对。愤怒之中,板桥罢官而去,老百姓得知后盛情挽留。郑板桥感慨万千,画了一幅画,并写了一首诗。请齐读。
(PPT出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 你怎么理解诗题“竹石”?
生 长在石头缝里的竹子,像石头一样坚硬。
师 像石头一样坚硬的竹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请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
师 “咬定青山不放松”,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 我仿佛看到一棵柔弱的竹子在用尽全身的力气紧紧地咬着青山,生怕被大风或是大雨吹倒、淋垮。
师 是啊,我也看到了。这棵竹子的根基太薄弱了,所以它只能紧紧咬着青山。用力咬住,才能在山头存活下去、挺立起来呀!一个“咬”字,道出了何等的力气!何等传神!
师 “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的根长在哪里呢?
生 这棵竹子的根基不是松软肥沃的土地,而是裸露破碎的山石。
师 是的,这棵竹子是从这个荒凉的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那它是怎样长起来的呢?长在山岩上的竹子,是没人去呵护它的。风来了,它怎么办?
生 风来了,它得挺着。
师 雨来了?
生 雨来了,它还得挺着。
师 是呀,它已经把根深深地扎在了岩石之中,风雨让它变得如此坚劲,(讀出“坚劲”)所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 在狂风暴雨的锤炼之下,这棵竹子越发坚韧、有力。一个“任”字,一个“咬”字,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用个词来夸夸竹子。
生 咬紧牙关、坚持不懈。
生 勇敢潇洒、不屈不挠。
师 郑板桥只是在写竹子吗?
生 我觉得他其实也是在写自己。
师 为什么呢?请同桌之间讨论后发言。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指名学生发言。)
生 郑板桥其实是一个寒微之人。他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随着父亲卖画为生。他一生过得很艰难,考科举屡次不中,到四十多岁才考中进士。但是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郑板桥从来不低头、不苟且,这首《竹石》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生 郑板桥用竹子来寄托愿望,表达志向。
师 的确,这就是中国咏物诗的精髓 ——“托物言志”。
【环节4】 抒“竹”情
师 郑板桥笔下塑造的不屈不挠的“竹石”形象,是他独特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的写照。文化不消失,经典永流传!这首诗特别脍炙人口,一直被世人吟诵。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吟唱一番。
(出示吟诵《竹石》的视频,学生跟着吟唱。)
师 与学过的《石灰吟》《墨梅》比较,这三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生 都是托物言志。
生 三首诗都是借物抒情。
师 是的,“竹”在汉语的世界里是一幅清雅的画、一首坚韧的诗、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竹”还是你心中那份独特的情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联想到哪些人或物呢?课后请大家仿照《竹石》的写法,创作一首小诗,抒发内心的情感。
二、教学思考
“适学”理念倡导教学内容的学科本位、学习方式的学生本位、教学过程的学习本质,以此为引领开发校本课程,恰好回应了其“各吹各号、各唱各调”实施现状。落到《寻找“竹”迹》一课教学中,“适学”之“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适切”地链接生活经验。本课缘于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断裂”。学校位于中国园林之城苏州,温度适宜,土壤肥沃,适合竹子生长。校园亦有成片的竹林,为学生探究竹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之学生身边充满了竹制品,如竹篮、竹筒、竹筐等,这些都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但不知其所以然的事物。因此,将耳濡目染的生活之“竹”与语文之“竹”链接起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其知识储备。当然,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时,没有脱离语文学科的本位,将此上成科普课、民俗课。教学本课,教师以家乡之竹简明导入,再以苍苍竹林的形象让学生切身感受生活之竹的美,起的是一个情感的调子,造的是一种感受的氛围。学生能体会到身边婆娑的竹影并不是“无情物”,而是蕴含着深厚文化意涵的“有情物”。而这种意涵,正是人情感的投射。如此,也就有了历史上赞竹、颂竹的粲然佳句。如此,学生再进行后续的语言迁移、想象、表达,便自然而然,适切得当。
其次,“适时”地渗透传统文化。无数文人墨客曾赞赏竹之高雅与坚韧,创作了诸多描写竹子的诗词、美文,带有“竹”字的成语或俗语,其中都隐含着一定的文化寓意。“阅读与竹子有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如何描述的,归纳总结竹子的形象品质,仿写一首表现竹子坚毅品质的小诗”适时成为教学重点。教学中,教师由生活入题,引导学生认识“竹”字和带有“竹”字的成语或俗语,从欣赏竹子的美好形象,再到解读涵泳“竹之品”的诗文;从品味“岁寒三友”“四君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化隐喻,再到培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的文化品质。说、赏、诵、悟、评、唱等活动环环相扣、连贯推进,指向不同角度的传统竹文化。如此,学生得以循序渐进地领会“竹”这一文化意象。这体现了语文与文化的适时对接。
再次,“适度”地培养学科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主要方面。如何观照学生实际,将这些能力要求适度分配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自然嵌入思维、审美和文化要素,尤其考验教师的“功力”。本课教学将着力点放在对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这一能力的培养,一靠语言的积累,二靠文化的涵养。于是,教师创设了语文与文化、语文与生活融通的情境。先让学生积累描写竹子的字词、观看生活中的竹子图片,并用词语进行描述,这反映了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淀。之后教学“知人论世”和“涵泳体察”的阅读策略,让学生了解郑板桥的身世境遇,赏析关键字词,在吟诵轻唱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反过来体悟诗句用字用词的精妙。接下来,将视野拉至单元整体,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迁移写作。这亦是文化的涵养与传承。可见,通过特定生活、文化语境的语言学习,能较好地锻炼学生感知、诵读、理解、想象、表达等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