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项目教学法”唤醒自我成长意识
2020-07-30潘晓红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在自主、自娱、互助、互创的活动中去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经历整个项目的完善过程,尽力达到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通过研究“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发现,它不仅可以运用在教学中,在班级管理与一些教育活动中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它不仅能调动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培养参与者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唤醒孩子们的自我成长意识。
一、绘本表演之“巧变”
绘本对培养孩子的认知力、观察力、沟通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低学段的绘本,浅显易懂,便于理解,形象活泼鲜明,综合了图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为低年级孩子营造了一个个自然的阅读情境,使儿童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
一年级第一学期,班级孩子通读了很多适合低年级阅读的绘本。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绘本,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促使他们更喜欢阅读,我们在学生全部读完之后,便“巧变”项目教学法,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绘本表演大赛的项目。我们把班级55名学生分成11个小组,通过抽签决定每小组表演哪一个绘本。
项目小组成员拿到“项目”之后,由组长进行分工,谁负责演什么角色,谁负责准备服装、道具,谁负责搜集资料,谁负责邀请老师指导表演语言、动作,谁负责背景、音乐的制作(鉴于一年级孩子认知能力较弱,可以聘请家长作为外援),分工到位,职责明确,准备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由于节目是孩子们自己组织的,积极性特别高,各种点子与花样也是层出不穷,有的小组还邀请了家长来进行助演。表演时,所有家长都来观看,11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作为评委,进行独立评价与打分。
二、课间管理之“嬗变”
一年级孩子没有安全意识,出脚就是跑,大喊大叫,在地上爬,拽着膀子拖着玩……课间安全管理就变成班主任非常头疼的事。学校一年级部都会安排老师每个课间轮流在教室内外监管,以防止磕碰、打闹事件。为了让学生课间玩得开心又没有危险,我再次“嬗變”项目教学法,班级分成11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个“好友联盟”,每个“好友联盟”中有一人为队长,每周一到班主任处领“项目”。每周的“项目任务”有:读1本绘本,讲2个小故事,唱3个童谣,做4个课间小游戏(每周的绘本、故事、童谣、课间小游戏,老师提前安排好内容)。队长具体安排周一至周五每一个课间自己的队员做哪些活动项目。周五下午的班会课,是各个小组汇报成果的时间,班主任根据平时观察以及汇报情况和各“好友联盟”小队长的评价,评选出优秀“好友联盟”4个、进步“好友联盟”5个,以及需要整顿的“好友联盟”2个,并由优秀“好友联盟”队员给予指导。
这样,课间的时候,再也不需要老师跟班进行管理,老师只需偶尔观察指导一下即可。每个课间活动都特别热闹而有序,几个好友在一起,或是静静地看绘本,或是开心地拍手对童谣,或是玩游戏……一学年下来,学生不仅读了39本绘本,而且《三字经》《小布头奇遇记》这两本必读书目中的所有故事,每个孩子都能津津有味地讲述,必读书目《中国经典童谣》,包括儿时游戏类、摇篮曲类、年节风俗类、四季节气类、田园风光类、农家生活类、历史故事类、绕口令类、现代童谣经典9个板块共100首,同学们都能在课间兴趣盎然地进行说、唱、玩。那么多的课间传统小游戏,更是孩子们时刻期待的。像“抓蛋”、跳房子、丢沙包、抽陀螺、扇纸宝、木头人、翻绳子、滚铁环、踢毽、跳绳、摸“瞎子”、跳皮筋等,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嬗变“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课间活动的主人,让自己不断浸润在自主、自由与欢乐的活动中。
三、植物养护之“智变”
学校要进行自选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一项目切实融入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和班级文化中?这时,可以“智变”项目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养护植物的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鉴于现在不少孩子即便是农村出生的孩子,也基本不能区分麦子、稻子、大豆、土豆等,我将班级的文化主题项目确定为“绿缘”,分设麦子、水稻、玉米、大豆、绿豆、土豆、山芋、辣椒、西红柿、向日葵、小白菜11个小主题,让每一组抽签选择所养护的植物。
活动中,每个小组上网搜集信息资料或向家里长辈了解植物外形特点、生长周期、习性、果实、用处等,从设计养护方案到平时管理(浇水、施肥、晒太阳),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将设计的方案,从网上找的植物照片、果实照片都贴到了墙上,这样不仅自己小组了解所负责的植物,其他小组也可以了解。
“智变”项目教学法,使班级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培育、观察植物,既了解认识了常见的十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也唤醒了孩子们自觉呵护生命的成长意识。
四、家校合作之“情变”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以前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育体系正逐渐被淘汰,多元的、开放的教育体系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现代学校教育中如果没有家长积极参与,就将无法正常进行。家庭作为孩子生活、教育的起点,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家校良好合作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也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功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仅是学生,家长也是如此,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的教育理念、所取得的成绩使家长从心底里佩服,教育教学方式让家长真正认可,家长才会无条件地支持,以后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每一次接新的班级,都要求必须有一位家长陪同孩子报到,开一次短暂的家长会。我会将自己与班级课任老师教育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自己的带班理念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做成PPT,展示教育教学成果,让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信任之花萌芽。
在开学初,多方面观察家长与学生,发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就发在家长群里,不仅表扬孩子,还表扬家长教育得好。哪个家长为班级做了什么,更是不遗余力地在群里感谢和表扬。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使家校联动在“赏识”作用下深深扎根。
有了前面极好的沟通,我们班级的所有活动基本上教师只起到引导并确定“项目任务”的作用,所有家长都大力支持,家长委员会更是出谋划策,与孩子们一起参与活动,让一次次活动精彩纷呈。
元旦文艺会演,确定这次的“项目任务”是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塑料袋、报纸、旧窗帘、纸箱、气球、包装盒等),自主设计、制作演出服装。在老师和家长的热情宣传和推介下,班级11个项目小组的孩子都积极参与演出服装的设计和制作,相继制作了20多种各具个性、充满创意的环保服。会演那天,孩子们一出场,那些别致精美的服装立刻引起了轰动,加上灵动时尚的走秀,报告厅里的掌声形成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浪。
“项目教学法”不仅很好地将家长凝聚起来,而且使每一位家长的才华都得到凸显和施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得到了家长的陪伴和激励,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一个个“项目任务”,更使我们班的家长、学生拧成一股绳,班级氛围积极、健康、向上。
潘晓红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副校长,连云港市“333”学科带头人、“灌云名师”。多次获市县教学基本功和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连云港市教学先进个人和优秀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