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20-07-30焦芳侠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本剧圆明园巨人

焦芳侠

口语交际活动是学生互动交流和传递情感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具有浓郁口语文化底蕴的学科而言,无论是生生交流还是师生对话,亦或者是学生与文本产生的情感共鸣,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存在于语文课堂中。因此,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激活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营造轻松愉悦的口语交际氛围,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素材,积极拓展课程资源,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钻研教材文本,开发口语素材

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拓展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与文本开展情感沟通的枢纽。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钻研教材文本入手,积极开发教材中的口语素材,巧设口语交际主题,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进一步激活学生的讨论动机,吸引学生的交流兴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口语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综合提升。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作者所表达“中华不振”的内涵,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感悟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此时,他们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伟大志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文中所构造的多个痛心疾首的场面而感到愤怒,希望能够学习周恩来树立读书的目标,笔者捕捉了学生的内心想法,钻研了文本内容,搜集了有关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租借“称霸”的资料,组织学生围绕着“立志振兴中华”这个主题来谈谈感受,尝试表达出自己对法租界内所发生的不公正事情的憤慨,说说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向少年周恩来一样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口语交际话题充分满足了学生对情感表达的欲望,他们先从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出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的回答洋溢着浓厚的感情:我国的先人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祖国的振兴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今天,我们要向少年周恩来学习,立下远大志向,用行动去实践自己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此,笔者在挖掘教材中的口语素材时,不仅组织和诱导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还积极做好了观察和指导工作,确保学生的口语交际主题不脱离文本内容,使他们得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二、组织剧本表演,促进个性表达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口语交际活动离不开趣味真实的交际情境,它推动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生动的交际情境中,逐步完成个性化的思维创造和口语表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密切关注教材内容,在挖掘口语交际素材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课本剧的表演活动,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口语交际的机会和条件,让语文课堂在惟妙惟肖的表演和对话中“动”起来,使学生的个性思维“活”起来。

以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作品《巨人的花园》为例,许多学生在阅读这篇童话故事后,对巨人的花园中多次变化的景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笔者组织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带领学生一同建构课本剧剧本内容,让童话故事的幻妙感充分呈现在语文课堂中。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是怎样的呢?巨人回来以后,花园的变化跟巨人对孩子的态度有关,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圈画出来,再尝试添加一些丰富的台词信息。” 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想象巨人在叱责孩子们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说一说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象一下,当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他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会说些什么?”使学生真正走进小男孩和巨人的角色中,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融入其中,构建起生动形象的剧本人物形象,再逐步完善和优化剧本台词,增强课本剧表演的感染力。例如,有的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为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添加了独白:快乐在于分享,是你的冷酷赶走了春天,你要学会与人分享那份快乐!如此,学生在个性化课本剧表演的诱导下,积极参与到了口语交际的活动中,不仅与童话人物进行了沟通,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魅力。可见,课本剧表演活动能够有效避免口语交际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也能收获到口语交际的乐趣和活动成功的喜悦,真正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

三、开发校本课程,尊重学生主体

开发和编撰校本课程是口语交际教学开展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活动中,逐步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对编撰口语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因材施教的设定口语交际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口语交际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显著进步。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在阅读课文后,不少学生对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感到向往,也对圆明园的毁灭深感哀痛。此时,笔者会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编撰“回顾圆明园的历史”主题的校本课程活动中,提出探究性问题:你知道西方国家是怎么评价圆明园的吗?除了课文内容,你所了解的圆明园历史还有哪些?它仅仅只有书上提到的这些景点吗?你知道还能从哪些角度去欣赏圆明园的美吗?历史上的刽子手只有英法联军吗?你认为圆明园毁灭的责任在于谁?这时候,学生从多角度展开思考,一边交流心得体会,一边商讨编撰校本课程的内容。他们在互动讨论后,利用互联网和历史书籍来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再搜集圆明园毁灭的背景资料。此时,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了建议:“我们还可以搜集一些圆明园的图片,以及现在圆明园文物遗存地方的资料。”还有学生建议结合清政府昏庸腐败的统治背景展开论述。这样当学生自主参与到编撰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他们会倾听其他同班的看法和建议,以口语交际的方式来商讨不同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拓展课程资源是开发语文课堂活力的必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材中探寻素材,在课堂中拓展资源,让口语交际教学走入语文课堂,寄托在丰富有趣的课程资源活动中,逐步塑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小学语文教材是口语交际素材的重要载体,它所蕴含的丰富隐性资源,都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形式各异、生动有趣的交流活动中,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自由开放的表达观点,进一步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赵庄小学(221011)

猜你喜欢

课本剧圆明园巨人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游圆明园有感
国内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圆明园里过大年
直立的石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