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有根就有方向

2020-07-30尹琳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皮皮长大学生

尹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让阅读实实在在发生,如何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呢?下面就结合我平时带领学生们进行阅读的实践说说几点做法。

一、共读与自读相结合

每次开学,学校都要发布《徐州市小学生必读书目》和《睢宁县小学生必读书目》,我会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一个月读一本书,这并不完全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积淀,让学生们养成好习惯,受益终生。一直以来我总是结合学校的安排,每学期给学生们精心准备一节读写结合课,尽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上学期我精心上了一节共读《长袜子皮皮》,学习提示语的用法。我要让这本书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因为这本书里的皮皮非常可爱,有点像我们班的一部分小男孩,爱动、聪明、淘气、善良,我想让它引领他们沉静内心,爱上学习。上完这节课,他们不仅喜欢皮皮,还喜欢我给他们带去的《鸟鸟鸟》的动画视频,不亦乐乎,写起来也兴趣盎然,几乎每个学生都写了一页多,连那些平日一两行的学生也能写半页以上呢。对话描写都有,只是提示语三种不同的方式,有些学生掌握不够规范。为此,让学生们阅读时,我定会做到以下几点。

1.布置与检查对应

有布置,就要有检查。可以是口头检查:今天阅读的内容,一句话概括或是复述故事。很多时候也会采用抢答的形式,最大的限度地把学生们的阅读激情激发起来。

另外,每读完一本书,都要书面测试一下,促进学生们精细阅读。随时随地发放喜报,五张喜报换回一张“阅读之星”,喜报得到多的,直接升为班级“我是阅读达人”奖状。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人人都想得奖,而我的出发点也是让学生们人人都能得奖,那么他们人人也都有盼头了!

2.自读与推荐结合

自读,就是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书。推荐阅读,可以是老师推荐,推荐一些经典,比如,上周一节学习写声音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我的推荐阅读是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之尖叫》,上完不久有学生喊:“老师,外面没有卖的,您能帮我买一本吗?”我笑道:“看我的!”学生们被我的情绪感染了,是那样地急不可待,我很是窃喜!

这样的推荐是我的推荐,也可以说是学生们自己的推荐。读他们喜欢的故事,读经典片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都可以,只要他们参与进来,阅读便会真的发生。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建议中指出:“要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让阅读有根,那读写结合就势在必行。如何进行读写结合?就拿这学期我两节课为例。

1.找准读写兴奋点

如《小狐狸阿权》是我们四年级这学期的共读书目,怎样找到一个读写结合点呢?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故事不连贯,我决定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小狐狸买手套》。但这篇文字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利用一节课学习,进行读写,还是有些匆忙。便选取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来学习,来链接生活:第一次买东西、第一次滑板、第一次做饭、第一次上台,第一次自己睡……这些难忘的第一次,每个人都有,在感悟小狐狸第一次买手套的情景,紧张、好奇、激动,甚至自豪之后,让学生们说后写下这个惊心动魄的片段,用上动作、语言、表情等,为了降低难度,会用上一种就行,如会用上动作,把动作放慢来写,拉长来写,这样学什么,写什么,自然信手拈来,孩子们就能找到成功的喜悦,体会阅读与习作的乐趣。

每一本书读写结合点有很多,如同样这个故事还可以学写环境、练写故事的一波三折、续写故事等,只要找到一个让学生们兴奋的点来学习,迁移写法,这样就可以获得阅读与习作的快感。学生读一本书,每次能学会一个本领,再不断地阅读,一本又一本,不断地反思,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再实践、再阅读、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不知不觉中语文能力就提高了。

2.规范语言

如低年级的绘本《长大了做什么》,通过与一朵花、一条鱼、一只蜡笔的对话,感知世间万物都有梦想,梦想不管大小,不分尊卑,只要心中有梦就会快乐,生活就会有方向,进而生发开去,人也要有梦想。

其间,两个小朋友的对话模式,很符合低幼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句式也很规整,更利于进行语言训练:

“那我长大以后,要和狮子一起赛跑。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原野的尽头。”

“那我长大以后,要和鲸鱼一起游泳。游啊,游啊,一直游到大海的尽头。”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孩子们很易于接受,可以对这样的句式产生链接——与生活链接,与课本链接:

“那我长大以后,要和乌龟、蜗牛一起爬行。爬啊,爬啊,一直爬到河岸的尽头、田野的尽头。”甚至于“那我长大以后,要和鳥儿一起飞翔,和宇宙飞船一起飞翔。飞啊,飞啊,一直飞到宇宙的尽头。”“那我上学以后,要和知识一起长高。长啊,长啊,一直长到海洋的尽头。”

学生们说得多好,语文素养自然生长。从词到句,从句到段,进而成篇,只要阅读有了根,也就有了方向。

三、板块阅读与零星时间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做保障,思考、发现、探索,才可能真正发生,阅读才会有根,方向才会向有效轨迹迈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1.在校抓一早一午

首先,我们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一节全校的阅读指导课;其次,每天午饭后辅导课之前的半小时也不容错过。这期间我都全程参与,由开始的强迫至后来的自觉,学生们乐在其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变成了大事,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再挤其它的时间去做。还有早读课前,除了值日生,其余学生可以背诵古诗,一天一首,这是对多数学生的要求,也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片段。每周一次的“背诗达人”比赛,学生们很是喜欢。

每周一和周五中午我的语文辅导课,从来都是雷打不动,与学生们一起看书。有时参与他们的共读,有时翻阅我的最爱。于是一下课,时常有学生问我看什么书,他们那讶异、惊喜的目光,让我留连。

2.在家抓“双休、两假、睡前”

阅读,在校期间,学校、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大块的时间,那么家庭也一样可以,毕竟学生在家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只要家长能够配合老师,时间是可以合理安排好的。

这样,双休日、寒暑假,就给了孩子们大把的阅读时间。另外,我还要求我们班的孩子每天睡前20分钟阅读。开始不能坚持,群里通知,天天提醒,与家长联系,给能坚持的以表扬与鼓励,渐渐地能坚持的人数逐渐增多。现在我们班有40人基本能做到每天20分钟阅读,有近10人不仅读还能讲给家人听,有家长的参与、督促,学生们的成长是快的,这样的成长是艰辛的,但影响是深远的。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把阅读推向深入的重要时期,让共读与自读相结合、板块阅读与零星时间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这样阅读就有了根,也就有了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官山中心小学 (221223)

猜你喜欢

皮皮长大学生
我也得了A
赶不走的学生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谁厉害
如此晨跑
学生写话
书低了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