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动态视觉表现探析

2020-07-30黄玄

工业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视觉表现静态探析

黄玄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字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而且文字的存在形态对信息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文字的动态视觉表现就是将静态的文字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本文着重阐探讨文字动态视觉表现的历程、意义与方式,希望为文字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文字;动态;视觉表现;探析;静态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6-0100-02

1文字动态视觉表现的发展历程

1.1影视技术导向期

十九世纪初期,由于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字设计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有关文字设计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后,电影也逐渐发展起来,而且慢慢变成一种全新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与载体。同时,由于电影产业的发展,文字设计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十九世纪中期,采用的都是卡片技术,这种技术的出现把文字带入到了不同电影的片头之中,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在文字的设计中还加入了帧动画技术,为文字的动态视觉呈现效果提供了更多种类的表现方式。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由于技术水平较低,还会受到影像拍摄与制作技术的极大约束,因此,电影还是不能做到将画面与声音完美结合在一起。在最早的无声电影中,与电影有关的信息在向人们传递时都会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电影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具备重要意义的电影作品,例如,在1902年发行的《A Trip to the Moon》以及在1915年上映的《The Birth of a Nation》,这两部电影中的文字都以字幕的形式出现,而且传达出了与电影有关的信息,例如电影的片名、出产的公司名称、演员名称以及其他信息等(如图1)。

由于影像采集技术的发展,电影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但是作为观众,他们能够感知到的只是连续与动态的影像。同时,作为信息传播重要载体之一的文字,也逐渐开始呈现出了初步的动态视觉表现,而且文字的动态呈现主要体现在影像中。

1.2艺术形式探索期

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电影产业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影不再是以技术为主,逐渐转向了艺术方面,电影也吸纳了很多不同的语言,而且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时间到了1960年,人们对电影进行探索与研究,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十分优秀的文字设计师,他们不仅具备了较为新颖的文字设计创意,还把现代的风格运用到了文字的动态视觉表现之中。

1955年,电影《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的片头设计震惊世人。在该电影的片头中,不但结合了现代主义的风格,也把一些具有抽象性质的图形与文字融合在了一起,而且在表现方式方面,运用的手段是动画,从这一点来说,为原来只有文字的片头增添了一抹色彩(如图2)。

1.3数字技术多元化表现期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伴随数字合成技术的进步,电影的制作方法也有所转变,而且数字合成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电影的生产过程中。同时,数字合成技术也具有了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整个影像制作时间极大的减少了,而且有关技术的成本费用也减少了;另一方面,文字的动态视觉表现更加明显与突出,而且文字的动态呈现效果也带来了较大的感染力。在文字的设计过程中,也成功运用了三维动画技术,并且对某些画面也进行了一定的特效处理。由此,文化设计的动态视觉呈现逐渐变的更加多元化,多元化成为文字设计动态呈现的一种发展趋势。

2文字动态视觉表现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新媒体特征的媒体拓展了信息的视听体验和表达空间。文字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數字通信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新的生存状态。在字体形式和审美形式上,动态文字可以使受众从传统的印刷文字中解放出来,获得新的视觉体验。同时,动态文字更具视觉表现力,通过艺术处理和更多技术手段和信息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

3文字动态视觉表现分析

3.1中国绘画中文字的动态视觉表现分析

在中国的众多艺术形式中,绘画的表现力很强,而且在中国比较传统的绘画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当属墨与线,并且墨与线也是两种十分重要的视觉表现形式。将墨与线结合在一起,也能够传递出丰富多彩的绘画语言。此外,在中国比较传统的绘画中,一般都是使用毛笔、水墨以及宣纸,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所独有的特征。中国的宣纸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但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也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而且使用水墨在宣纸上书写或者绘画都能产生不同的变化。以水墨来进行绘画,其展现出来的画面蕴含着深厚的内涵,而且从视觉上看,水墨作画比较模糊而且没有固定的边界或者界限。在中国画中,十分注重五墨,分别为焦、浓、重、淡、清,而且由于水墨的性质存在差别,绘画时表现出来的感情也会存在差异。

根据水墨独有的特征,在动态的画面中也可以表现出较好的效果,而且运动的形式也是比较自由的。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墨色较干,还是湿,或浓,或淡,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效果,而且所蕴含的情感也大相径庭。但是,在这种动态的画面中,由于使用了墨,整个画面呈现出来的也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将这两种颜色相互交融在一起,会给观看画面的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如图3)。

中国绘画的另一种明显的表现就是线,而且在绘画的诸多技术手法中,线条的运用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说,线条不仅仅能够应用与临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绘画者的心理与情感状况。同时,要想完成一幅优秀的画作,就必须具备一种气韵,即把绘画中的形态与精神完美的集合在一起,这样完成的画作才能拥有较高的视觉体验。

此外,线条也是能够进行千变万化的,而且在运动中,线条也具备了很多种发展趋势。线在运动中形态多样,具有多向的空间走势,通过形态变化承载着不同的视觉情调。连续、流畅的线条,伴随着着轻盈灵动的动态走势;曲折、干枯的线条,给人以挣扎的视觉感受;厚重、粗犷的线条,是一种端庄稳重的视觉体现。在动态文字的设计中,线也是文字主体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字体的运动变化,在空间中形成独特的力势,使连续画面更具运动弹性与视觉张力。线的形态是对外界事物的抽象与概括,是设计师对于客观形态的把握与提炼,具有很强的形态特征。

3.2中国书法中文字的动态视觉表现分析

中国的书法十分注重笔法的运用,而且由于使用的笔法不同,文字展现出来的字体形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动态的文字在具体的形态方面却传递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道与韵味。2014年,在《黄飞鸿之英雄有梦》的片尾标题中,就使用了动态的文字标题,而且通过动态的文字展现出了文化形态的变化。在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标题中,采用了非常简单的拆分汉字的方法,给人一种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感觉(如图5)。

4结语

在当今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文字的设计也变得更加丰富,但是,文字传递信息的功能却并没有就此减弱,反而信息传递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而且动态的文字也具备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几乎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古至今,汉字具备了非常独特的艺术形态,并且在设计中具有较大的价值,在传递信息方面,也具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结合中国传统的绘画与书法以后,文字具有了更好的动态视觉表现。由于中国的文字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也为设计者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设计素材,设计出来的文字也更具有创意,动态表现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视觉表现静态探析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猜猜他是谁
VR阅读探析
滴滴出行品牌形象视觉传达的设计应用
杨家埠年画中的八仙图像视觉表现探究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光影随形
HTTPS探析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