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化美术主题活动的实践途径
2020-07-30黄敏超
摘 要:开展美术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美术技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幼儿活泼好动,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能够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文章详细地阐述了在美术课中开展游戏活动的优势并介绍了游戏活动的特点。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方案
游戏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活动可以作为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乐意参加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能释放天性。在游戏中学习美术,不仅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其个性,享受画画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喜悦,让他们心生成就感,同时也能让他们将所看和所想的事物画出来,感受自然美和生活美。
因此,游戏化教学逐渐受到广大幼儿教师的青睐。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在美术课中将游戏活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他们只是为了游戏而去做游戏。幼儿在游戏的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地学习到知识。这样不但没有学以致用,反而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使得上课的内容显得格外的呆板,没有将游戏和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一、游戏化的幼儿美术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重,想象力也很丰富,他们对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通过在美术课上开展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从而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这对幼儿主动意识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要求实际课程内容同游戏活动相配套。例如,幼儿辨别颜色的时候,可以尝试用看水果辨别颜色的方法。教师可使用几种水果的模型,如黄色的香蕉,红色的苹果,绿色的西瓜,紫色的葡萄等,先通过这些水果模型帮助学生认识水果的颜色,然后引导幼儿说“香甜可口的绿色大西瓜,甜甜脆脆的红色大苹果”,以此来加深幼儿对颜色的印象。通过这种模式,幼儿会很开心地参与游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美术辅助材料多种多样,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教学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教学形式,而要增加美术活动辅助材料,通过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例如,在美术活动“蝴蝶”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用到其他美术辅助工具。蝴蝶是有不同颜色的,在制作蝴蝶的过程当中,幼儿不但可以了解到不同颜色的蝴蝶,而且可以给蝴蝶染上喜欢的颜色。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蝴蝶涂色时,幼儿就会大胆地提出疑问:“蝴蝶的颜色可不可以是多种颜色的组合?每一只蝴蝶的颜色可不可以不同呢?”这样,幼儿在给蝴蝶涂色的时候就会出现千差万别,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例如玩泡泡胶,幼儿轻轻一吹就会出现许多颜色丰富的泡泡。幼儿在玩泡泡胶时就会了解到更多关于色彩的知识,比如泡泡本来是无色的,在阳光下变成了五颜六色,是光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3.培养幼儿的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并制订相應的美术教学计划,以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美术活动所需的技能技巧、操作要求,从而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美术技能。教师要灵活地对幼儿的绘画进行评价,及时表扬,给幼儿鼓励和支持,使幼儿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促使幼儿主动提高绘画积极性,使绘画的内容得以延伸。
例如,幼儿在画鸡蛋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对幼儿说:“哪个小朋友画出的鸡蛋又圆又大,这样小鸡马上就会从鸡蛋中跑出来呀!”同时,在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征求幼儿的意见,问幼儿:“大家能说出哪个小朋友的鸡蛋画得最棒吗?”这种游戏上的互动评价模式可以使幼儿一直处在积极参与的状态下,整节课都能保持活跃的气氛,这样能够积极地带动幼儿参与课堂的互动,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课堂上保持一个极佳的状态。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设计的策略
1.选择游戏性强的主题
幼儿的活动少不了“玩”,因此幼儿会对单一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渐渐失去兴趣。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能够直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游戏活动。例如,对中班幼儿教学“线条”的设计。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中班幼儿的肌肉控制力相对小班幼儿有了很大进步,线条的范围也从简单的直线、弧线到变化多样的波浪线、螺旋线,在教学中为了让中班幼儿熟悉各种层次的线条,教师可以把线条设定为妈妈的头发。因为在幼儿目前的生活中,妈妈是他们最熟悉的人,在他们的心中,妈妈是最漂亮的,所以教师通过这一点可以直接迅速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很乐意给妈妈进行装饰、打扮。教师可以让幼儿用不同颜色的毛线模拟妈妈的头发,让幼儿大胆地为妈妈设计发型,让幼儿通过这个游戏感受用不同的线条打造出不同发型的神奇。又如,在大班教学绘画“不同的脸”时,为了让幼儿对人的脸部表情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然后画出人物的面部表情。教师设计游戏的主题性要强,幼儿有了动手的机会,才能产生兴趣。
2.选择夸张、奇幻、有创意的主题
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和大人看世界的眼光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所看到的世界是特别单纯和神奇的,所以他们画出来的画也具有独特性。他们的画,可能是比例失衡的,也可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但他们却可以乐此不疲,甚至还会很认真地为你解说他画的是什么。幼儿的思想是富有神奇性和童趣性的,他们往往能激发成年人的灵感。但想象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和训练,体验、实践、夸奖与想象力成正比例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素材。
三、活动形式多样化
1.丰富辅助材料,开展游戏化美术教学活动
随着美术辅助材料的不断增加,现阶段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已经不局限于水彩,泥等传统单一的美术教学材料,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内容不断扩大。只需保证材料的安全性,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独具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基于此,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辅助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充分地表现自我,提高自我。让幼儿在玩中掌握知识、获得快乐,是美术教学活动的灵魂。
2.选择新颖的游戏材料,丰富美术活动主题
教师在选材的时候应尽量选择一些新颖的游戏材料,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的互动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许多材料本身就很神奇,幼儿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就像玩游戏一样充满了神奇感和趣味感。比如,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泡泡胶,经过幼儿神奇地一吹便可以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来。教师可以将泡泡胶作为教学材料,给泡泡胶附上魔力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循序渐进引导幼儿进入美术课主题。
四、教学过程游戏化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借助游戏循序渐进地引入课堂主题一定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教师的选材要富有新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高速发展的现代教学技术设备和教学手段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过教师全面、细致分析后的选材,才可以提高學生的积极性。第二,创设的情境需具有稳定性。教师除了要将幼儿吸引到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中,还要将有关美术技能的学习融入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始终以人物角色投入,对美术教学始终保持兴趣。
2.边做边玩,发展技能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参与操作,通过观察、倾听、制作,把美术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幼儿的注意力会更加长久。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利用幼儿好玩、好动、好模仿、爱表现的特点,巧妙地设计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3.加强游戏化语言指导
游戏化语言指导是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事物附上魔力,利用生动形象的语句,借助一些提问、评价的方法,对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行为进行促进、引导。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小、中班的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通常无法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他们往往急于表现,画出的作品粗糙、失真。有的幼儿则无从下手,想尝试又害怕。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用幽默生动的游戏语言来指引幼儿,让幼儿大胆地将想象中的事物画出来。教师引导幼儿的过程也是师幼互动沟通了解的过程。教师运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引导幼儿绘画,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而且还能活跃课堂中的气氛,避免幼儿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
结 语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增添游戏环节,不仅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还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杜 蒨.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设计的策略——以游戏主题和活动形式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211-212.
[2]程易舒.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的实践探究——以X幼儿园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2):85-88.
作者简介:黄敏超(1982— ),女,浙江玉环人,中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园美术教学、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