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类APP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07-30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实验组习惯

何 凡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运动类APP 能够构建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身计划,满足国民运动健身、增强体质的生活需求。然而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相关理论研究较少,体育教学工作者难以明确运动类APP 在课程开展、课后锻炼、学生培养中的价值与意义。本文从运动类APP 的功能效果层面,对其所拥有的育人功能及发展价值进行探索与调查,以此提升运动类APP 在我国体育教学工作中的普及力度,切实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

1 运动类APP 对体育锻炼行为促成的理论分析

在我国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手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设备,而是拥有更多实际应用功能的“移动电脑”。社会公众及青年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获取大量的网络信息、专业知识及时政新闻,也可将其作为视频或音乐播放器,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1]。而APP 作为自媒体的主要推广形式,逐渐得到国民的关注与喜爱,丰富了移动智能设备的信息传播机制,重新界定了移动数据传播的理论内涵。而手机APP 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手机软件与自媒体平台的有机融合,打破了国民对移动设备的认识,并满足了国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

运动类APP 是将运动技巧、健身知识、检测数据、实施训练、课程传授、统计评估等功能融为一体的智能软件,改变了传统体育锻炼枯燥性、单一性的不足,融入了更加新颖的构思,更加趣味的元素,调动了国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激活了健身者的运动思维及健身意识。在功能特征上,运动类APP 拥有如下特征:首先能够对用户的运动信息进行集中整合,使用户能够实时地了解体育健身强度、时间、质量及预期的运动效果。此外,APP 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健身目的,向用户推荐形式不同的体育项目,譬如形体塑身、增肌、篮球、瑜伽等项目。其次,运动类APP 拥有较强的互动特点,能够将拥有相同“健身目的”的用户群体整合到统一的社交平台上,并以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健身效果作为评价标准,构建出相应的健身排行榜。而部分运动类APP 则配置了知识问答、疑难解答等功能板块,引导用户将自身的问题发布到平台上,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健身达人或其它用户进行解答,以此提升运动APP 的教育功能。最后是功能整合特点,与信息整合不同,功能整合主要指将有利于用户开展健身活动的各大应用功能整合在一起,譬如视频教学、技巧解析、互动比赛、新闻资讯、社群交流等。简而言之,运动类APP 能够根据用户的健身喜好及运动规律,配置形式各样的运动功能,满足健身者的体育锻炼需求,是真正意义上的从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APP 软件。而通过引入并渗透运动类APP 软件,可以有效转变高校体育教学的困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2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问题

2.1 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缺乏积极意识,甚至存在对运动锻炼、体育健身不掌握、不了解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富裕的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出现享乐、慵懒等心理。并普遍认为体育锻炼累、苦、单调乏味,长此以往难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能力,无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2]。在传统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普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制约,将体育教学工具化、目的化、行政化。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在教学形式上刻板单一,在教学目标上盲目粗糙,进而使青年学生对体育健身失去兴趣,难以深入地探究体育项目的人文魅力与文化蕴涵。甚至受体育课程的影响,认为体育健身比较苦、比较累。然而在相关调查研究中,还有部分学生对体育健身的积极因素有正确认识,并且明确体育锻炼的训练目标。但由于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到位,使该部分学生形成“能不动就不动”的思想观念,虽然偶尔受客观因素刺激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但在性质上较为被动,运动效率与质量相对低下[3]。

2.2 锻炼方法缺乏技巧与规范

体育健身并非简单的流程训练,而是较为合理、科学的系统布局。虽然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够根据体育项目的运动要领、训练强度及技巧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与诠释,然而体育课程所呈现的体育项目并非适用于每个学生,尤其在篮球、排球等竞技性运动上,高负荷的运动强度及体能消耗,难免会让部分女学生“吃不消”。因此为满足自身的体育健身需求,大学生群体往往根据自身的健身需求与个人喜好,选择形式更加多样的健身项目,譬如瑜伽、健美操等。然而由于这类体育项目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缺乏教师系统的指导与引领,造成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缺乏技巧应用与科学规范,导致意外受伤、运动损伤等问题层出不穷。虽然通过信息化平台,体育教师能够增进与学生群体间的情感联系,并为学生所面临的体育锻炼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我国大学生整体规模过于庞大,体育教师所负责的班级较多,教师如果以信息化系统平台为教学依托,难免会增加自身的工作强度,导致所传授的知识及技巧也不够彻底、不够深入,影响大学生开展体育健身的热情,降低了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质量及效率。

3 运动类APP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实证研究策略及路径

3.1 实践研究启动阶段

首先是研究对象,本文以运动类APP 作为实证研究的主体,探析APP 对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行为与效果的影响机制。其次是研究方法,本文在开展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手段:其一是数理统计。在研究前期,通过充分分析IOS 系统与安卓系统的运动类APP 的种类、内容、下载量及评分情况,统计此类APP 的特征特点、主要功能及学生对此类APP 的理解与认识,进而选取两大平台较具影响力及高评分的运动软件,将其推荐给对照组与实验组使用。根据《锻炼度量表》对两组实验者进行后测与前测,随后通过统计学原理、社会统计方法及SPSS 软件处理测量数据,获得相应的统计结果。其二是文献研究法。根据实证研究的现实需求,整理并查阅国家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料,以锻炼行为、运动类APP、体育习惯为检索词,整理并归纳出相关文献资料70 篇,以此作为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明确理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其三是锻炼度量表。国外社会心理学专家曾提出了计划行为与合理行为两大理论,以此论证运动行为与运动态度的内在关联,而《锻炼度量表》便是该理论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8 个测量表,分别是行为意向、行为控制、主观标准、情感体验、目标态度、行为习惯、行为认知等。该表中的克隆巴赫系数普遍维持在0.8 以上,1 周后的测量度为0.78。测量的各分量表一致性指数在0.712~0.834 之间,由此发现,该表在本次实验中,拥有较高的可信度[4]。

3.2 实践研究分析阶段

首先,体育习惯与锻炼行为的分析。饮食水平与生活条件的提升促使大学生群体摄入的热量快速增加,同时专业学习与社会活动的转变,促使大学生每单位能量消耗比上世纪80 年代的国民减少13%。从理论层面来分析,体育锻炼是受环境、个人、社会等多元因素所影响的社会行为,本应以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进行理解、认识乃至干预。然而通过实践研究能够发现,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征,包括身体锻炼、行为方式、持续或重复等,都是体育意识的有效表征,是基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新兴学科。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78%的学生对体育健身缺乏认识,89%的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只有45%的学生群体在体育健身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健身习惯。英国教授杜克曾根据体育行为与体育习惯的差异性与内联性,阐述体育习惯的形成机理,即“习惯回路”的构建过程。通常来讲,当行为频率达到一定阙值后,行为主体便会在生理及心理层面形成平衡机制,如果这种机制被打破,便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譬如缺失感、紧迫感等。因此,在构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理论体系中,必须加强对行为意识与习惯回路的研究力度,以此将体育行为的暗示功能作为体育意识的形成基础。进而通过强化体育意识,形成相应的习惯回路,最终反作用于体育行为,使其满足既定的体育锻炼需求。而从习惯回路的形成机制与发展渊源,能够发现,健身者在健身行为中所获得的“胜利感”、“成就感”与“满足感”,能够促使健身者形成锻炼习惯。而运动类APP 中的排行榜、目标达成功能,便是实现这种“胜利感”、“满足感”的功能媒介,大学生在应用APP 的过程中,会形成相应的需求心理,进而将需求意识落实为体育健身行为,虽然在之后的体育健身及锻炼中,排行榜及目标达成系统所产生的心理促进作用呈现削弱态势,然而在持续的体育锻炼中,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体育健身习惯,能够无意识地参与到各类健身活动中。根据实验组数据,可以有发现89%的学生表示“使用运动类APP 的外在动机除自身体育健身需求外,便是软件中的排行榜与养成系统”。而在间隔1 周后,约有78.34%的大学生依旧保持既定的体育锻炼强度与时间,其中表示对软件内的排行功能失去兴趣的约占69.56%。由此可见,运动类APP 对学生运动习惯及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其次,移动类APP 对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运动类APP 在体育锻炼效果层面的价值与作用进行分析,发现使用运动类APP 的实验组学生的行为意向、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情感体验、行为控制、行为习惯程度要明显强于对照组。特别在行为控制、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及主观标准等层面较为明显。然而由于对照组与实验组被测试的体育行为态度的初始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本文通过“协方差”的方式,将组别作为变量,将8 个变量数值作为协变量,随后获得全新的数值表(表1)。通常来讲,该表能够根据行为变量的变化,呈现出全新的函数量,进而将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性呈现得更加清晰。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行为习惯的“协方差”结果

根据表2 的分析结果能够发现,实验组学生在行为习惯层面上要明显强于对照组,且自动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使用运动类APP 的大学生在八个向量上有显著提升,能够根据自身的情感体验、主观标准以及行为认知,形成较为稳定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且在身体机能、运动意识等层面呈现出良好的锻炼效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67%的大学生相继在形体塑身、肌肉强化、体能提升等层面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而80.34%的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不再外界干预下自觉进行体育健身活动,从而形成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意识,提升个体的身体机能与心理素质。

4 结语

在体育锻炼、全面健身得到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运动类APP 逐渐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抓手,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并在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体育强国政策等层面拥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根据运动类APP 的功能类别、作用机理及表现特征,将运动类APP 充分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其成为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为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实验组习惯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好习惯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