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中后期增产措施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2020-07-29董博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6期
关键词:增产经济效益

董博

摘 要:为了提高油井增产措施的投资效益和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必须对油井增产措施进行综合经济效益评价,努力减少措施井的低效投入,使有限的投资得到经济合理的利用,提高资金的回报率。按照这一原则,加强了油井措施的方案和技术论证,事前搞好优化投资的经济评价,做到油井措施投资管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措施增效为目的优化油井措施投资,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增产;措施分类;经济效益

1措施作业分类及措施增产效果评价

1.1措施作业分类

根据作业目的的不同(保持油井正常生产或增加单井产量),可以将作业分为增产措施和维护作业两个大类。由于作业措施种类繁杂,压裂、酸化、检泵、小修等的作业归类目前已基本明确,但是对于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的开发方式调整及油井工作制度调整,如吞吐转周、自喷井放大油嘴、电潜泵调大频率、抽油泵加深泵挂等,不同油田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进行措施项目分类、措施工作量及增产量统计时需区别对待。

1.2措施增产效果评价

从增产的角度评价措施效果是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主要有:有效率、初期增产量、当年增产量、累积增产量、措施有效期等。在进行措施井增产效果评价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2.1 措施间相互影响

(1)一次起下管柱采取多种措施时的处理方式。一口井同时进行多种措施时,可按照层系调整优于层系改造,优于举升方式转变,优于提液类措施的优先级选定主要增产因素分类,作业井次及有效井次均计一次且主要措施对措施效果有100%的贡献,辅助措施只记录措施信息,供分析时参考应用。由于措施作业的复杂性,对增产效果的劈分尚未形成明确的方法,可分别记录实施的所有措施类型,并以不同措施工序的费用成本将增产效果进行劈分,以实现措施效果劈分方法的统一和程序化,更加准确的反映不同措施类型的实施效果。

(2)前后二次或多次措施叠加时的处理。若在前一措施的有效期内实施了新的措施,则前一措施的有效期截止,即前一措施失效,后续增产效果计入新措施中。

1.2.2 措施前产量递减的影响

一般来讲,如果不采取增产措施,单井产量将以Arps递减规律进行衰减,措施实施后单井产量提高,随后亦进入递减模式,因此是否考虑措施前产量递减将对措施效果的评价有重要影响,措施前产量递减趋势越明显,这种影响也就越突出。

1.2.3 不同措施项目的差异

油井增产措施通常只考虑其增油效果,但是对于堵水措施,除进行措施前后增产量对比外,还应考虑其降水效果。措施前后产量稳定,但是降水效果明显时,堵水措施亦是有效措施。

2油井措施投资的有效控制

2.1油井措施工作量加大,低效投入递增

随着新疆油田采出程度的逐年提高,油田综合含水逐年上升,油气比逐年下降,老井产量递减逐年上升,致使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确保新疆油田持续稳产、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投资高效地开发,油田各生产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油井进攻性措施的工作力度。但与此同时,措施井的资金投入也随之逐渐增加,经济效益呈现变差的局面。目前,油井措施低效投入的递增,已经成为影响油田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制定油井措施有效投入标准,保证措施投资效益

为了科学评价油井增产措施投入的经济效益,定量考核采油单位的投资管理水平,探索措施投资管理与生产实际的最佳组合途径,新疆油田研究建立了各项增产措施的有效投入标准,力求为采油单位合理优选油井措施和科学利用有限资金,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管理经验。

2.3积极开展油井措施效果评价,规避无效措施的风险,优化措施投资效益

加强措施投资管理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措施投入产出比,杜绝无效投入,应用上述研究方法,对不同年度的油井措施的实施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措施、不同原油价格下各项油井措施资金有效投入标准的科学计算,为采油厂将来确定油井措施项目,合理调整措施结构,提高油井措施效益,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4油井措施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通过对近几年油井措施结构及资金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1)措施选井难度加大,高效措施井逐年减少。长期以来,压裂和补孔一直是较为有效的增产措施。但是,面对采油厂几十年的勘探开发,老油田主力区块已全部进入“双高”阶段,新开发区块进入产量逐年递减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错综复杂,可供压裂、补孔的层位逐年减少,油井供液量的下降, 高效措施井的工作量逐年减少,严重影响了油井措施的经济效益。(2)随着开发历程的不断推进,油井措施增油效果越来越差。统计三年以来油井各类措施的单井增油情况,发现各种措施井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增油逐年下降的趋势。对如何保证油井措施的经济有效投入,其难度越来越大。(3)油井压裂、大修的投资效果越来越差,是造成措施低效投入逐年加大的主要原因。尽管油井压裂、大修措施井次只占措施总井次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其单井措施投资高。因此,占总投资的额度较大。(4)油田开采新工艺、新技术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堵措施效果不显著。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许多老油田主力区块的地层压力偏低,油层污染严重, 油井普遍供液不足,探索开发方式转换和采油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老区块开发面临的紧迫问题。

3结论

加强油井措施投资管理,强化措施投入产出全过程管理,是未来油田开发建设的发展方向,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向管理要效益将展示日益广阔的前景。因此,有必要应用经济效益评价手段,对措施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开发上可行的方案, 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措施投资风险,确保了油井措施投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建军.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增产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1):49.

[2]马海燕. 油井增產措施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3]苟磊,庞小东.油气田增产措施效益优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03):14-15.

[4]向前,田俊虎,王蓉,李红云.彩南油田增产措施的效益评价[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23):45-46.

[5]晋荣敏.油田增产措施效益评价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40-41.

猜你喜欢

增产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对大田作物增产的影响
补灌系统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报告
“富思德” 谷子套餐肥应用效果研究
不同有机肥和不同施肥水平对谷子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