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进防出忙
2020-07-29大可
大可
任务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写了游记,其中有中国元代用口罩的记录。说是给皇帝贵族们端送吃食的人,都用绢布蒙口鼻,以免气息污染食物。这跟现代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是不是有点儿相像?不过那显然是王公贵族嫌侍者脏。
后来人们发现,病人动手术后,伤口常会发炎。查来查去,居然是因为开刀医生说话,把藏在蛀牙里、喉咙口的病菌,“喷”到了伤口上。于是,口罩成了医务人员的标配。
当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时候,口罩又变成人们防止病菌病毒入侵的装备。
预防花粉症、尘肺病、气体中毒等非传染性疾病,则是新增的任务单。
所以,口罩的两大任务是:防入侵,防喷出。
至于保暖等,只是口罩的“顺带业务”罢了。
细分
任务还要细分:防烟尘,防花粉,防致病微生物……
人在说话、打喷嚏、咳嗽时会有飞沫,不少要防的家伙就藏在飞沫里,有的则藏在灰尘里。这些家伙细小得眼睛都看不到,所以被称为微生物。
花粉、飞沫、灰尘等虽都属于小颗粒物,但大小不同。
面对不同颗粒,口罩也要细分:棉布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外科医用口罩、N95及KN95口罩……这些口罩阻挡颗粒的能力不同。
比如外科医用口罩可阻隔90%的5微米颗粒。拿把上课用的尺子看看,最小刻度是1毫米,把1毫米分成1000份,每份是1微米。如果有100份5微米的颗粒,它能阻隔其中的90份。
N95、KN95口罩可阻隔更小的顆粒—— 0.3微米。据说在测试中最高可达0.075微米。但它也不是全部能够阻隔,95的意思就是100份中能过滤掉95份。
出新
要阻隔能力强,光靠以前的绢布、棉布就不行了,于是新材料源源而来: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新型纳米材料……
这个纳米材料有点儿神秘,因为纳米是指尺寸,使用的原材料则多种多样。
这类材料做的口罩,阻挡颗粒能力跟N95一样。它透气性好,又不透水,有的还可以用沸水、酒精、消毒液等消毒后多次使用。
能经受多次消毒的考验,比一次性口罩的材料强多了。
编谜语
给口罩编几个谜语,比如:
小小衣,穿脸上,鼻嘴不见,两眼晶亮。
编好了,给身边的人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