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文写作探析课程思政特色教学改革

2020-07-29彭金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摘 要:课程思政教学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基础。本文将围绕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阐述,详细的分析具体的教学改革方式,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旨在为日后教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较为显著,在实际的教学改革环节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以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将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之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一、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改革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指将各类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融入其中,实现全课程的协调发展,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要在知识的传授以及价值引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变化,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课程体系。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环节中,是学生开展交流活动的基础以及前提,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在今后的就业过程提供智力支撑。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工具性,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应用文写作文种较为丰富,与当前社会主流意识文化发展情况相适应,其中行政公文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达。同时,应用文写作的具有现实意义,在传递以及交流信息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顺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需要。应用文写作改革历史悠久,记载内容涉及的方面较多,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真实反映。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精神境界、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社会理想以及爱国情怀进行结合,积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弘扬正能量,将课程思政思政的优秀素材进行充分的挖掘,树立责任意识,逐步实现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1]。

二、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改革方式

(一)教学改革目标

基于應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环节中,需要确立教学改革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性质以及教学方向。当前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的教育。注重将课程思政进行整合与完善,充分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学的重要意义,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在课程改革的教学环节中,严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教学改革内容

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充分挖掘本课程蕴含的思政内容、结合地方传统文化以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个内容。应用文写作的问题较为实用性,来源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加强训练,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在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环节中具有较强的创新合作意识。第一,充分挖掘本课程蕴含的思政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书信相关知识的教学环节中,为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此时可以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借助鲁迅、曾国藩以及相关的文人家书进行详细的讲解、示范,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感受文人生活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另外,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领会文人的家书写作方式之外,还需要强调书信的写作格式,并将经典名言有效应用其中,有助于提升应用文写作的艺术效果,引导学生感受先人的伟大成就以及优秀思想,培养良好的处事态度[2]。

第二,充分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为应用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挖掘其中存在的传统优秀文化元素,将育人功能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注重将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根据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有针对地进行教学,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逐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广告文案写作的环节中,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将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根据当地的特色设计广告文案,逐步提升当地文化的影响力,树立品牌效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讲解导游文案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该地区名胜古迹的优势,在课下搜集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对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文人成就进行挖掘,并指导学生在创作文案的过程中要将人为内涵有效的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精神品质[3]。

第三,融入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环节中,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课程思政育人的关键平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始终坚持创新性思维,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的重要性,丰富自身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定信念。当下学生需要明确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以及任务,要勇敢地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社会文明建设相一致,将文化传播作用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此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环节中注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当前教育“育人”本质为出发点,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完善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原则。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扩宽自身的知识面,在课余时间阅读人民日报等相关的报纸杂志,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针对社会存在的现象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在讲解相关双创文案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国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进行渗透,增加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教学改革方法

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环节中,掌握完善的教学改革内容,将思政化教学理念有效的应用其中,注重优化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来,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需求与责权,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化的特点要求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将课程思政的教育育人功能充分展示出来,有助于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注重对应用文课程进行整合,以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特点出发,可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平台。通过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将具体的知识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此环节中,教师人员积极搜集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注重加强在移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考核改革方案

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环节中,注重考核改革方案的制定,根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优化考核改革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平时考勤、课堂任务、课程思政以及期末考核进行整合分析,总成绩分别占10%、20%、30%、40%。其中课程思政考核内容为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课堂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并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考察,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同时,该考核方案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管理进行细化,将学生的教学完成进度进行记录,促进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结语

基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改革环节中,需要将改革目标、改革内容、改革方式以及考核改革方式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有效的应用其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确定教学改革目标,保证后续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登科,舒本姣.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08):122-123.

[2]姜瑜.试论《应用文写作》的项目化教学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5):129-130.

[4]袁静云,曾娟娟,江秋兰.《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89.

作者简介

彭金梅(1975—),女,苗族,籍贯:湖南怀化沅陵,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教学。

猜你喜欢

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效率的提升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