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浪”奔涌的时代际遇

2020-07-29项久雨

人民论坛 2020年20期
关键词:后浪青年人

项久雨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五四青年节前夕,bilibili网站(简称B站)携手国家一级演员何冰以“前浪”的视角与“后浪”对话,礼赞、鼓励新时代的年轻人。瞬时间,《奔涌吧,“后浪”》在朋友圈现象级刷屏,引发广大网友对“前浪”与“后浪”的大讨论。有人认为“后浪”的青年宣言堪称《中国少年说》的现代版;也有人认为该演讲并没有直面生活的暗面与社会的负面,演讲中的“后浪”是有家底、有资本的“后浪”,是权贵的“后浪”,很多为生活所迫的年轻人对此演讲并未产生共鸣。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阻碍了“后浪”的奔涌?如何让“后浪”实现奔涌?

一直以来,“90后”“95后”“00后”等群体被贴上“斜杠青年”“Z世代”等标签,被认为是“娇滴滴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和“迷惘的一代”。但是,实践证明,在重大危机时刻,年轻的“后浪”们是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担当大任的。抗疫期间,在全国驰援武汉的4.2万余名医务人员中,“90后”人数达到1.2万多,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身上闪耀出最可贵的青春光彩和人性光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勉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①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青年停止了劳动、停止了奋斗、停止了“奔涌”,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失去了活力。

自身、社会、现实:是什么阻碍了“后浪”的“奔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面临着各种考验和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②新时代的“后浪”们必须要激发奋力向前的生机活力,永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为理想信仰奋斗、为崇高使命奋斗、为美好生活奋斗。部分青年人之所以对B站的演讲无感,是因为他们或没有“后浪”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不管是自身条件还是社会环境,都没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奔涌”机会和平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容易陷入焦虑和迷茫,无法有效实现“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或过上了“佛系”生活,做“快乐肥宅”,把担当抛于脑后、把责任卸下肩来、把奋斗束之高阁。

第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后浪”们产生焦虑、迷茫等情绪,动摇了“奔涌”的信心。“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描述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时髦之语。青年们往往具有远大抱负,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他们背负着各种压力,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一,由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依然存在,社会各阶层向上流动的渠道不够通畅,有些人便认为不管自己怎么奋斗,都赶不上那些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人,这种无奈感还体现在社会中充斥的“读书无用论”“寒门难出贵子”等论调。同时,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不少简单劳动甚至部分复杂劳动被机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扩大到人与智能机器的竞争。这些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很容易让“后浪”们产生阶层固化的焦虑,从而丧失“奔涌”的信心。其二,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流露出的迷茫、焦虑、压力感,让“后浪”们心中无火、眼里无光。当遇到商品经济和网红经济的诱惑、偶像明星的光鲜亮丽扩展至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尤其是心灵毒鸡汤持续贩卖群体焦虑时,青年们就更容易出现价值焦虑、精神荒芜、方向迷茫,找不到奋斗的方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佛系的处世原则让一些“后浪”们丧失了“奔涌”的激情。“‘佛如一夜春风来”,“都行”“可以”“没关系”的“佛系”三连弥漫于文学作品,充斥于网络空间,浸润于生活工作。“且丧且前行”的佛系文化、“选择不拥有”的生活模式成为一些青年人的风尚标。这些人“佛”得各有千秋,佛系现象值得社会高度关注。一是真心想成佛的无为而活。有些青年人家庭条件优渥,这完全免除了物质匮乏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即使不奋斗、不努力,也可以过上十分舒适的幸福生活,因此其成就欲望降低、奋斗精神丧失、责任担当退却,进而“看淡一切”。二是被迫成佛的无奈之举。之所以有“不关心”“不关注”“不参与”“不付出”的沉默失语,是因为“我关心他,他不关心我”“我关注他,他不在意我”“我参与的事并没有什么作用”“我付出的努力都徒劳无果”,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与回报。成为“失声的一代”,实为无奈之下对矛盾的回避和对现实的妥协。三是假意我是佛的自我防御。社会阶层固化使得社会流动愈加艰难,面对残酷的生存竞争、巨大的社会压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精神焦虑,部分青年人以“随遇而安、不争输赢”的佛系心态构建自我防御机制,对由人生无力感、失意感、挫败感带来的沮丧、懊恼、不满、绝望、辛酸等情绪进行慰藉和自我暗示——“不是我不能,是因为我不愿”。

第三,沉醉于“奶嘴快乐”,一些“后浪”丧失了“奔涌”的动力。1995年,布热津斯基提出“奶嘴乐”理论,认为为80%的边缘人量身打造明星花边娱乐新闻、家长里短的卑微快乐、廉价品牌的小恩小惠,等于为他们塞上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奶嘴”,让他们在卑微的愉悦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能力,消除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近年来,移动网络和4G、5G技术的快速发展,打开了“后浪”们及时、瞬时、时时的“幸福”模式。大部分青年人在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和吃鸡游戏中快速获取多巴胺,在虚拟网络世界的无往而不胜中享受及时“幸福”,以替代现实世界中的挂科、补考以及其他的不如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中各种意想不到的模仿、奇思妙想的搞笑,让“后浪”们狂欢,自我扮演、不断翻转、一刷一晚,瞬时快乐让其流连忘返、欲罢不能;还有些青年人试图从微信、微博、QQ空间的点赞、评论、转发中获得幸福和认同。“奶嘴乐”“幸福”似乎全方位占领了“后浪”们的生活场域,及时行乐代替了向前“奔涌”,且正在形塑和改变“后浪”们对幸福的评价与判断标准,进而影響他们的价值观。

“后浪”奔涌應从何处发力

“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③“后浪”们只有不断提升本领、培养良好心态、坚定“奔涌”信念、投身伟大实践,才能创造美好幸福、成就美好明天、实现更好的自己。

第一,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淬炼“奔涌”的本领实力。当今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家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盎然,青年人的“奔涌”有着强大的时代际遇、国家后盾和文化涵养;当今时代也是一个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发展机会稍纵即逝,人工智能发展挤压人的生存空间。青年人善于学习新知识,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新领域,敢于进行新尝试。因此,“后浪”们要想“奔涌”,就必须勇立时代潮头,充分利用时代发展红利,立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扎根中国土壤,面向世界和未来,用好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事物、新机遇,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胆识投身新实践。

第二,找准人生奋斗方向,坚定“奔涌”的理想信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群体的精神面貌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前途命运。“后浪”们只有远离“佛系”生活,永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破除人生方向的迷惘和信念归属的虚无,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找到与人民群众利益、社会历史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相符合、相一致的正确方向,在社会发展与国家繁荣中谋得个人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后浪”们如果把金钱、物质利益作为个人的幸福动力,就会遭遇幸福的烦恼与精神的空虚,就会沉迷于娱乐化的生活而自得其乐、不思进取。“后浪”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和险滩弯路,这就需要他们以理性平和的心态迎难而上,坚定“奔涌”的理想信念和决胜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韧意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搏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高尚情操,时刻保持冲劲、闯劲、拼劲。做人做事始终要有态度、有温度、有高度,促进自我认同、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真正成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奔涌”中的“后浪”,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第三,脚踏实地付诸行动,落实“奔涌”的奋斗实践。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④历史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任何文明与进步都不是靠上天恩赐的,而是源自于人类脚踏实地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一代既是美好新时代的享受者,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见证者,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马克思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⑥历史总是抛弃那些前进路上的懒惰者、懈怠者、无为者,而将那些奋进者、搏击者、有为者镌刻在丰碑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那般,“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后浪”奔涌的关键在于做奋斗者、练真本领、做实干家,将理想追求化作实际行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之中,在生产实践中增长才干;在于摒弃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抛却佛系的人生态度,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使命扛在肩头,将奋斗落在实处,扑下身子、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真正把理论的变成实践的,把个性的变成大众的,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后浪”们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实际奋斗中增添生生不息、向前奔涌的绚丽人生景色,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后浪”奔涌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支持

需要得到满足,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内在动机和不竭动力。人的需要是一个梯次性的、动态性的、历史性的系统,它由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构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演变。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物质、精神等的需求更加多元、全面、富于个性,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后浪”们是社会中最富青春活力的群体,他们渴望公平正义、表达自由、社会参与,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对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的需要也更为强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抽象孤立的个体,需要通过他人或者其他社会关系来体现自己。因此,如果能有一系列来自社会的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后浪”们则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和支持,从而有效激发“奔涌”的动力与活力。

第一,解决“后浪”奔涌的后顾之忧,增强“后浪”的安全感。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实验活动是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只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浪”们才有可能从事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和探索科学规律的实验活动。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是压在青年们身上的几座大山:“兜里有粮,手里有房”是他们的刚需;他们期盼自己及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稳定的工作和更满意的收入,有更坚实可靠的社会保障,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等等。这些期盼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容易引发青年人的情感共鸣,最后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舆论声势。强大的国家是“后浪”奔涌的底气,为此,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做大蛋糕”。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协调好各种资源,努力“分好蛋糕”。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保证“后浪”们在社会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保证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幼有所教,为“后浪”们提供高品质的、有安全保障的生活。

第二,创造“后浪”奔涌的机会平台,增强“后浪”的价值实现感。新时代的青年人思维开放、眼光长远,机会平台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媒介,他们的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好的平台。为此,国家应该把中国梦和“后浪”们的个人梦有机耦合,为其实现精彩人生搭建舞台。其一,畅通青年人向上流动和晋升的渠道,加强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增加“后浪”们的就业机会,将能力强、素质高、品行好的青年输送到国际组织、企业、社区进行锻炼、实习或就业,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体验民生、了解世界,增强职业和专业价值实现感。其二,学校、企业、国家协同发力,鼓励青年人创新创业,在优惠政策、资源分配、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法律服务等方面为“后浪”们提供有效支持和帮扶,增强其个人成长价值感。其三,畅通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促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常态化,通过对弱者的服务和关爱,增强“后浪”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坚定其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心。

第三,营造“后浪”奔涌的包容环境,增强“后浪”的身份认同感。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在自觉对社会群体进行分类的同时也会对其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身份的确定和建构。依据言行特征区分身份,社会群体被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社会群体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内群体成员的归属感和自尊心,但同时也会造成对外群体的偏见、敌意和冲突。从历史的进程看,不同的社会关系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内容或形式,制约着人的需要、主体本质力量的满足和实现程度。人与社会、他人发生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各种媒介来展示和实现自己本质的活动过程。“后浪”们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通过健康有序的群体交流、对话、融合,实现“奔涌”。但是,代际差异造成“前浪”对“后浪”的刻板印象,以及“后浪”与“前浪”群体之间缺乏交流对话,致使“后浪”们往往被贴上“垮掉的一代”“社畜”等身份标签。这些来自社会其他成员的偏见和歧视造成青年群体对自身身份的迷惑(我们是谁),乃至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因此,要想激发“后浪”们奔涌的活力,需要“后浪”群体之外的社会成员主动接触“后浪”,增进对“后浪”群体角色的认知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增强他们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自信心和角色定位。

【注: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ZDA020)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人民日报》,2020年3月17日。

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③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講话》,《人民日报》,2018年2月15日。

④张烁:《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 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人民日报》,2015年6月2日。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责编/刁娜    美编/陈琳

猜你喜欢

后浪青年人
后浪,我们一起聊聊
后浪与前浪
2020“后浪”网购图鉴
RIDING THE WAVE
奔腾吧,后浪!
后浪想对前浪说的话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