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天文学
2020-07-29赵之珩
赵之珩
【诗词说】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词人志在杀敌、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
【诗词中的典故】
这首词的大部分语句生动形象,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只是最后两句寓有深意,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么,我们就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说起。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元1037年1月8日),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在我国古代,一个人除了有名字,还有字和号,苏轼字子瞻(zhān),号东坡居士,所以大家也叫他苏东坡。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1057年,二十岁的苏轼到开封应试,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得到了欧阳修极高的评价,从此他一举成名。
苏轼的不少作品都显示出其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实际上,他的人生际遇非常坎坷。
1065年,苏洵病逝,苏轼回家守孝三年。三年后,苏轼返回朝廷继续为官,可是震惊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跟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开了京城,苏轼也被牵连在内。
当时朝野动乱,国家内忧外患,苏轼眼前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看着积贫积弱的国家常受周边国家的进犯,他胸中涌起报国之志。他想起《史记》中讲道:“汉文帝时,一名叫魏尚的官员做了云中太守。他领兵打败了侵犯中原的匈奴,杀死了数百名强悍的匈奴士兵,平定了边疆,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向朝廷报告时,因为所报的杀敌数目与实际不符,少了六个匈奴的头颅,皇帝便撤去了他的官职。一位名叫冯唐的官员为魏尚打抱不平,在皇帝面前为他辩白,汉文帝也感到此事处理得有些过分了,便下旨赦免了魏尚,并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皇帝为魏尚官复原职的圣旨)奔往边疆传达圣旨。”
一千年后,苏轼写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思就是,盼望有一天,也能有一位像冯唐那样的人为他辩解说情,让他官复原职、为国效劳。
在侵犯边疆的邻国中,最凶悍的一个就是地处西北的西夏王国。当时的西夏皇帝勇猛好战,为了扩大西夏的领土,他不断派兵进犯大宋边疆,而且常常获胜。而当时北宋皇帝很软弱,不敢和西夏硬拼,只好议和,以大量的物资换取和平。但即使这样,西夏皇帝仍不满足,还是不断向大宋边疆进犯。见此情势,苏轼愤怒写下:“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用“天狼”比喻凶猛的西夏王国,表达了自己渴望出战、杀敌报国的决心。但大家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苏轼要把西夏比作“天狼”呢?其实,天狼并非如狼似虎的野兽,而是天上一颗明亮的恒星——天狼星。
那为何要射掉天狼星呢?这就要从古人对这颗明亮恒星的“仇视”说起了。远在战国时代,诗人屈原就把天狼星比喻成虎狼一般的秦国,希望能用长矢射下天狼星,为民除害。汉代的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也写道:“ 其(指参星)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贼盗。”《晋书·天文志》中也说“: 狼一星,在东井(星宿名)东南,狼为野将,主侵略。”唐代诗人李白在《幽州胡马客歌》中也说:“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你看,他们都说,只有把天狼星消灭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到了宋代,苏轼也同先人一样,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但我们还是要问 :为什么人们认为天狼星这么坏呢?总得有个理由吧?下面就來看看“天文”怎么说吧!
【天文说】
其实,天狼星就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跟凶悍的侵略者毫无关联。它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视星等为-1.47等。它的发光强度是太阳的25 倍,而且距离地球只有8.65光年,所以在人们肉眼所见的6000余颗恒星当中,天狼星拔得头筹。
天狼星
在夜空中,天狼星光芒四射,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可是,天狼星是南天球的天体(在南半球可以看到它运动到天顶附近),在我国只能在地平线附近找到它,而且越往北走,它的位置就越低。这意味着天狼星所发出的光线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映入我们的眼帘。它的光线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强烈的干扰。由于大气总是在流动着,时而稀疏、时而密集、时而抖动,所以受其影响,天狼星本应是白色的光芒就会时而变红、时而变黄、闪动不止,这也是古人所说的“狼角变色”。
如果大家观测过这颗星就会发现,每当天气恶劣、大气不平稳时,天狼星就会闪动不停,这时它很像狼的眼睛。在古代,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很像侵略者,所以人们就把这颗变换颜色、闪动不安的星称为“天狼”。
说到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在全天88个星座之中,天狼星属于大犬座,又称“大犬座α星”,通常出现在我国东部天空,每年2月中旬的晚上8点钟左右,我们能在东南方夜空看到它;到了3月1日晚上8点钟左右,天狼星就出现在了南方;再过两个月,5月1日晚上8点钟左右,它跑到西南方,就快要落下去了。这么看来,在我国只能在东南方或西南方的夜空观测到天狼星,那为什么苏轼会写“西北望,射天狼”呢?他是不是搞错了方向呢?
当然不是!古人观星的机会比我们今人多得多,尤其是诗人们,他们写出了很多涉及天文学的诗词。我们的祖先把看到的恒星划分成了283个星宿。在天狼星的左下方就有一个星宿叫作“弧矢”,就是弓和箭的意思。弧矢的九颗星排成了一个“弯弓搭箭”的形状,而弓上的一支箭,箭头正指着位于“弧矢”西北方向上的天狼星。所以,“西北望”并不是苏轼要向西北望,而是苏轼把自己看作天上手持弓箭的射箭人,在天上想要射到天狼星,就需要向西北望呢!
你们看,诗中有多少奥妙呀!苏轼除了引经据典,还熟知天上星辰。同学们,读过《诗词中的天文学》,你们也离“博学君子”的标准越来越近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