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2020-07-29谢文娟黄礼萍刘思雅
谢文娟,温 威,黄礼萍,刘思雅,萧 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东 佛山528300)
失眠属中医“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范畴,指患者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足,影响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的一种疾病。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生理、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易感因素、诱发因素、维持因素有关[1]。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心理疗法、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等,疗效多不佳,且不良反应较多[2]。中医治疗该疾病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探讨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9~52岁,平均(40.29±11.12)岁;病程9~16个月,平均(12.89±3.36)个月。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7~53岁,平均(39.42±10.03)岁;病程8~15个月,平均(11.58±3.5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 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失眠的诊断标准[3]。①存在以下1种或多种睡眠异常症状。A.入睡困难;B.睡眠维持困难;C.比期望的起床时间更早醒来;D.在适当的时间不愿入睡。②存在以下1种或多种与失眠相关的日间症状。A.疲劳或全身不适感;B.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C.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D.情绪易烦躁或激动;E.日间思睡;F.行为问题(如多动、冲动或攻击性);G.精力和体力下降;H.易发生错误与事故;I.过度关注睡眠问题或对睡眠质量不满意。③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单纯用没有合适的睡眠时间或不恰当的睡眠环境解释。④睡眠和觉醒困难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2)中医诊断 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心脾两虚型不寐的诊断标准[4]。主症: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兼次症:面色少华,肢倦神疲,头晕目眩,饮食无味。舌象:舌质淡,苔薄白,或苔滑腻。脉象:细弱,或濡滑。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近1周内未接受中医外治治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7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停用安眠类药物时间不足1周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有心、脑、肝、肾等危重症疾病者;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5 剔除标准 因个人主观因素停止治疗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不能继续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参考《针灸治疗学》中心脾两虚型失眠的针刺方法[5]。取穴:百会,安眠,神门,内关,心俞,脾俞,三阴交。针具:0.30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52270225)。操作:行常规针刺治疗,注意背俞穴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留针30 min。疗程:每3~4日1次,每周2次,连续治疗8次。
2.2 观察组 给予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准备李氏虎符铜砭(无锡道生中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虎符铜砭及专用刮痧油,先刮患者头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重点刮百会、四神聪、天柱、风池、安眠;再刮颈背及腰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重点刮心俞、脾俞;再刮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重点刮神门、内关;最后刮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重点刮三阴交、阴陵泉、照海。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PSQI评估两组睡眠质量[6]。PSQI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分数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两组临床疗效[7],PSQI评分减少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治愈:PSQI评分减少率≥90%;显效:60%≤PSQI评分减少率<90%;有效:30%≤PSQI评分减少率<60%;无效:PSQI评分减少率<3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PSQ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14.58±1.24 6.71±1.54△▲对照组 30 14.11±1.32 9.05±1.59△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承担家庭和社会压力易出现思虑过度、不思饮食、失眠、健忘等症状。中医认为,失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生化不足;或心胆气虚,心神失养,神魂不安;或心肾不交;或宿食停滞,化热、化痰扰神;或肝火扰神,心神不安,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为本病[4]。中医治疗该病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如传统针刺、灸法、电针、头针、腹针、穴位埋线、耳穴、刺血、针灸并用、针药结合、针灸配合推拿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8-9]。心脾两虚型失眠是较常见的失眠证候,其治疗原则为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是李道政先生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改进的一项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对颈肩、腰腿痛及失眠、肥胖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李氏砭法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并结合肝胆论、谿谷论、徐而和论、脊柱中心错位疾病理论及生物全息胚论等八大理论,独创李氏虎符铜砭刮痧疗法,通过虎符铜砭在体表相应穴位刮拭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李道政先生认为,黄铜具有良好的导热功能,有助于经络导热;黄铜具有与人体相同的音质频率,能与人体产生一定的共振效应;黄铜材质的刮痧工具最易出痧[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良好。
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将确有疗效、非侵入性、患者易接受的中医特色疗法引入临床治疗中,以李氏八大理论确定理法,辅以虎符铜砭利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收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但本研究未对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作进一步比较,其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