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术的影响①
2020-07-29孙嘉
孙 嘉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麻醉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半结肠开腹手术为临床常见术式,创伤较大,可导致机体过度应激反应。全身麻醉为半结肠开腹手术常用麻醉方式,虽可一定程度满足手术需求,但易出现术中应激反应,且需大量阿片类药物镇痛[1]。随着超声引导可视化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显著提高。现阶段,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减轻应激及术后镇痛的效果已经临床证实,但其是否能促进术后恢复,临床尚存在争议[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76例,旨在从应激反应、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选取2018-01~2019-07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76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组,各38例。对照组女18例,男20例,年龄41~79岁,平均(58.73±6.8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5例,Ⅱ级22例,Ⅲ级11例;观察组女17例,男21例,年龄40~79岁,平均(59.16±7.2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6例,Ⅱ级20例,Ⅲ级12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诊断确诊;(2)均行右半结肠开腹手术;(3)ASA分级Ⅰ~Ⅲ级;(4)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承诺书。
1.2.2 排除标准: (1)慢性疼痛病史;(2)区域阻滞麻醉禁忌;(3)严重系统性疾病。
1.3 方法
1.3.1 麻醉方法:两组入室后均开放静脉通路,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和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乳剂0.3mg/kg、咪达唑仑0.03mg/kg、顺阿曲库铵0.2mg/kg、芬太尼3~4μg/kg。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西门子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8~10MHz,22G神经阻滞针80mm,超声平面内技术进针,至腹横肌平面可感觉到轻微突破感,回抽无血后,注入生理盐水3mL,明确在腹横肌平面后,注入20mL 0.33%盐酸罗哌卡因,并行对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维持: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阿曲库铵0.5mg/(kg·h)。苏醒拔管后采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
1.3.2 检测方法: 采集静脉血3mL,离心(3000r/min,10min,离心半径为10cm),取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免疫比浊法测定,皮质醇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试剂盒由浙江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观察指标
(1)两组麻醉前(T1)、切皮时(T2)、腹腔探查时(T3)、腹膜缝合时(T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2)两组麻醉前、术后2h、术后12h血清CRP、皮质醇水平。(3)两组术后2h、12h、24h VAS评分。(4)单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后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R、MAP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HR、MAP对比
2.2 CRP、皮质醇
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CRP、皮质醇水平对比
2.3 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2h VAS评分(1.94±0.72)分,术后12h(2.09±0.74)分,术后24h(2.25±0.62)分;对照组术后2h VAS评分(3.13±1.06)分,术后12h(2.93±0.82)分,术后24h(2.39±0.65)分。术后2h、术后12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1=5.725,P1<0.001;t2=4.688,P2<0.001);术后24h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t=0.961,P=0.340)。
2.4 单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单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0.11±0.02)mg,术后住院时间(10.06±1.58)d;对照组单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0.13±0.03)mg,术后住院时间(11.75±1.73)d。观察组单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3.419,P1=0.001;t2=4.447,P2<0.001)。
3 讨论
半结肠开腹手术由于切口刺激及腹腔探查时复合疼痛刺激,可导致过度应激反应,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产生的炎性因子、激素等,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对术后恢复产生影响[3]。单纯全麻存在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术后剧烈疼痛等不足,术中术后需大量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4]。同时,研究指出,阿片类药物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不利于肿瘤患者康复[5]。
腹部皮肤、肌肉及腹膜感觉神经主要由T6~L1神经前支支配。髂腹下神经、生殖股神经皮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通过腹横肌平面到达腹壁前侧,支配下腹部皮区[6]。区域阻滞指在腹横肌平面注入局麻药对前腹壁的神经进行阻滞,以提供腹壁镇痛。研究显示,半结肠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可减轻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术后镇痛。CRP、皮质醇为反映机体应激状态的敏感指标,血流动力学也可间接反映应激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T2、T3、T4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术后12h、术后24h观察组血清CRP、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2h、术后12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应用于右半结肠癌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上述研究一致。究其原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前腹壁神经,有效提高腹壁镇痛效果,减轻交感兴奋;区域阻滞阻断传入神经冲动,防止中枢疼痛敏化及超敏化形成。本研究中,观察组单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与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提供额外镇痛密不可分。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应用于右半结肠癌患者,可促进术后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1)区域阻滞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2)手术应激对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而区域阻滞可减轻术后24 h内免疫功能抑制。
综上可知,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应用于右半结肠癌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减少瑞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VAS评分,缩短术后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