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公共服务、村干部作风与农民幸福感
——基于开封市H镇的调查

2020-07-29吴二平

关键词:工作作风村干部社会保障

吴二平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幸福感不仅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改善民生方面追求的目标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底我国农民数量为56 401万人,占全国总人数量的40.42%。农民数量的如此庞大,意味着他们的幸福感对整体国民的幸福感水平都起着关键性作用。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中国重中之重的举措。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民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他们的需求层次和标准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随着环境污染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竞争加剧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等问题的溢出,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遭到破坏,幸福感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从农民幸福感的角度出发以开封市H镇为例进行研究,提出以下问题:开封市H镇农民的幸福感现状怎么样?影响该镇农民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改善该镇农民的幸福感的具体对策是什么?通过对开封市H镇农民幸福感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该镇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为该镇农民提高幸福感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回顾

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开始的研究对象是老年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象也变的多元化,其研究对象目前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大学生、教师和城市居民等群体。关于农民幸福感的研究虽有涉及,但是目前的研究数量还是不足的。关于农民幸福感的研究,现有学者主要从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从目前有关的文献来看,关于农民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讨论集中于三个方面。

1.人口学特征

该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和婚姻状况等。牛喜霞等人认为农村特困居民的幸福感受人口学特征的影响非常显著;汪全海等学者以性别的为侧重点发现农村女性居民的幸福感低于男性;孙基耀认为与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相比,中年人群的幸福感最高。

2.收入因素

崔苗重点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农村家庭收入对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钟献兵认为就绝对收入而言,低收入的农民幸福感随着绝对收入增加而增强,相对收入对农民幸福感存在显著正影响。孙琳等人认为农民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3.基础公共服务

该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教育条件、医疗设施和居住条件等相关因素。牛喜霞等人重点分析了基础公共服务对农村特困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孙良顺认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与农民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但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与农民的幸福感影响显著。殷秀霞认为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居民的幸福感要高于没有参加的人。

以上学者的研究为农民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意义,但是目前关于基础公共服务对农民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关于村干部作风对其影响的研究几乎是没有的。因此,重点从基础公共服务和村干部作风这两个因素来研究影响农民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旨在为提高农民幸福感提供借鉴意义。

三、研究假设

基础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基础公共服务之间密切相关,基础公共服务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础公共服务中的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教育条件和交通条件等因素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通常认为如果居民对所在地区的基础公共服务评价越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也会相应的提高。因此,提出第一个假设:农民对基础公共服务越满意,其幸福感就越强。

村干部作风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建设的骨干力量,不仅是所在村庄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还是农民诉求的首选对象和重要依托,在农民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自身行为对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影响。通常认为,如果村干部在思想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上积极参加干部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作风优良,能够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在生活上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那么农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就会提高,相应的农民的生活幸福感也会提高。因此,提出第二个假设:农民对村干部作风的评价越高,其幸福感就越强。

四、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次数据来源于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在开封市H镇的实地调研。本次调研以开封市H镇农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让被抽到的农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如实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本次调研共发放数据2100份,收回有效数据1982份,有效回收率为94.4%。

在1982份有效问卷中,男性的比例相对较大,其中男性的比例为59.7%,女性为40.3%。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的农民的比例为87.8%,未婚农民的比例为12.2%。从你年龄结构来看,18至39岁的居民比例为28.4%,40至59岁的居民比例为47.8%,60岁以上的居民比例为23.8%。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下的农民的比例为88.8%,中专及大专的农民的比例为8.8%,本科及以上农民的比例为2.4%。

2.变量设置

因变量为农民幸福感。通过问题“总体而言,您对自己所过的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呢?”问题答案为“非常幸福、幸福、一般、不太幸福和不幸福”5个选项。将“非常幸福、幸福和一般”赋值为1,值标签为“幸福”;将“不太幸福和不幸福”赋值为0,值标签为“幸福”。通过对幸福感进行频率分析,发现64.1%农民认为自己幸福,35.9%的农民感到不幸福。

自变量主要分为基础公共服务和村干部作风两个维度。所使用的自变量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自变量定义和描述统计性分析

(1)控制变量

为了更好的分析基础公共服务和村干部作风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选取人口学特征变量中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四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其中,男性赋值为0,女性赋值为1,以男性为参考对象。通过公式计算出样本的年龄并分为三组:青年组(18至39岁)赋值为0;中年组(40至59岁)赋值为1;老年组(60岁及以上)赋值为2。未婚赋值为0,已婚赋值为1,以已婚为参考对象。文化程度分为三组:高中及以下赋值为0;中专及大专赋值为1;本科及以上赋值为2,以高中及以下为参考对象。

(2)基础公共服务

基础公共服务分为五个维度: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教育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测量。社会保障选择“目前您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否满意?”2个问题,并将这两个问题进行设置虚拟变量“您对当前的社会保障是否满意?”进行测量;住房条件选择“您对当前住房是否满意?”1个问题;医疗条件选择“整体上评价,您对当地的医疗看病条件的满意程度如何?”1个问题;教育条件选择“总体而言,您对目前的教育满意程度如何?”1个问题;交通条件选择“整体上评价,您对当地的道路交通情况满意度程度如何?”1个问题。

(3)村干部作风

村干部作风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四个维度进行测量。思想作风选择“村干部是否自觉性高,政治素质强?”1个问题,并将其重新设置虚拟变量“村干部的思想作风评价”1个新问题进行测量;工作作风选择“您如何评价村干部工作责任心/做事公道正派/办事服务的态度/重大事项公开公示/联系群众能力方面的表现?”5个问题,并将其重新设置虚拟变量“村干部的工作作风评价”1个新问题进行测量;生活作风选择“您身边是否存在村干部吃拿卡要/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生活作风不正派/生活不简洁”5个问题,并将其重新设置虚拟变量“村干部生活作风评价”1个新问题进行测量。学习作风选择“您认为村干部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是否善于学习或借鉴先进工作经验方面?”2个问题,并将其重新设置虚拟变量“村干部的学习作风评价”1个问题。

3.模型与解释

根据上文描述,以“农民的幸福感”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作为控制变量,以基础公共服务和村干部作风作为自变量。按照控制变量与基础公共服务,控制变量与村干部作风,控制变量、基础公共服务与村干部作风的顺序分三次进行线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农民幸福感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基础公共服务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在基础公共服务维度上面选取了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教育条件、和交通条件这五个自变量。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这五个变量引进方程中,得出了模型一。从分析结果来看,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通过了sig≦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示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对农民的幸福感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来看回归系数值为正,这表示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农民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每增加1个单位,农民的幸福感就分别增加2.111、2.888、2.358和1.658个单位。交通条件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示无论农民对村庄的交通条件是否满意都与农民的幸福感没有影响,这与假设不一致。模型一关于农民幸福感的解释率75.9%,表明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显著。

(2)村干部作风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在村干部作风这一维度中选取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四个自变量,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这四个变量引进方程中,得出了模型二。从分析结果来看,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通过了sig≦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示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对农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影响。村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回归系数值为正,这表示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与农民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每增加1个单位,农民的幸福感就相应增加1.091和1.97个单位。思想作风和学习作风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示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学习作风与农民的幸福感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这与假设不一致。模型二关于农民幸福感的解释率76.4%,表明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显著。

(3)基础公共服务和村干部作风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

将基础公共服务和村干部作风同时加入回归模型,得出了模型三。从模型三的分析结果来看,在基础公共服务这一维度中,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交通条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这与模型一的结果相一致。在村干部作风这一维度上,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和模型二的结果相一致。模型三关于农民幸福感的解释率为77.7%,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高。

五、结论

通过对开封市H镇农民幸福感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该镇有64.1%农民认为自己幸福,35.9%的农民感到不幸福。将基础公共服务和村干部作风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教育条件、村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对农民的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对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满意度越高他们的幸福感就越强;农民对村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综合评价越高他们的幸福感就越强。基于以上结论,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社会保障,改善城乡差距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H镇农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性影响。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提高农民的幸福感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城乡线性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不利于社会公平与和谐,更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续发展。加快完善社保制度,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农民的美好生活向往更加真实化,不仅是增强农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

2.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从模型结果来看,H镇农民幸福感与社会风气之间存在着显著影响。社会风气不仅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社会风气会使人们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坏的社会风气会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消极。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弘扬和实践习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会里面的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准则。从自身做起,感染更多的人朝着一致的方向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

2019年2月2日,国家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意味着我国农村地区的房子将会进行大改造,并逐步走向规划性建设,农民将住上适应新生活方式的宜居型住宅,乡村风貌也会得到普遍改善。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提高农民的幸福感与改善住房条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幸福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含很多内容,如交通、水利、电力、教育、文化娱乐等,它涉及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落后问题,这一问题也一直是制约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必须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要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农民的监督,认真负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村干部的胜任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庄能否管理好、能否发展快其中村干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农民对村干部作风的综合满意度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影响,农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越高,幸福感就越强。因此,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其岗位胜任力,促进村干部更好的为农民服务。在在村干部培训方法、内容和管理方面,要注重培训的灵活性、实用性和规范性,使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理论水平,提高工作能力。

猜你喜欢

工作作风村干部社会保障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结合“三严三实”探索职业发展之路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