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三十则(下)
2020-07-29孙立权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孙立权/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编者按:学习当以自学为主,而自学又以读书为主。读书多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的成果和学问的积淀。这里选录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孙立权平时读书后写的心得体会三十则,继上期刊发十六则后,本期再刊发十四则,虽片言只语,于读书而言则启人智慧,发人深省。
(十七)“懵读”之重要
少年时代懵懵懂懂、似懂非懂、懂一些还有许多不懂的,甚至带有误读的阅读,我称之为“懵读”,这是影响一生的挥之不去的阅读。
(十八)学习书面语言的正途
看影视戏剧,固然能学语言,但非学语言的正途。通过读作品学语言,直击文字本身,才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正途。影视戏剧的语言是演员表演出来的,它直观、具体,而文字作品中的语言是指代符号,读者先要在心里“还原”它。这“还原”的过程对读者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
(十九)读完去干什么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能见到的图书极其有限。正因为书少,读到一本自认为很好的书,总想一口气读完,连吃饭甚至天色暗了伸手去开灯都认为耽误时间(我的眼睛就是这样近视的)。但当这本书读得没剩几页的时候,又会产生恐惧:读完去干什么——现在想来,那情景历历在目,仍使我感到意味无穷。
(二十)读文学作品当能感同身受
宋人严羽读《离骚》,“歌之抑扬,涕泪满襟”。清人卢世潅读杜甫的诗,“肝肠如火,涕泪横流”。我当年读雨果的《悲惨世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数次泪流满面。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把心交给我们,我们焉能无动于衷?作者敞开心扉向我们细诉衷肠,我们当和他们一同喜怒哀乐。
(二十一)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读
阅读别人的作品要和阅读自己的生命相结合。在一定意义上,阅读追求的是读者个体的自我理解,是从阅读对象那里找到自己,即通过理解他者来理解自己。读者是在寻求理解的基础上使自身体验与文本意义同化,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从而化文本的意义为自我的意义,化文本的世界为自我的世界,从“他人的世界”(文本)中发现“自己的世界”,在“你”中发现“我”,这就是古人说的“我与文化,文与我化”的境界。所以,老师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创造自我。教别人的作品要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来教,学别人的作品要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来学。阅读教学不能像“新写实主义”那种文艺思潮所主张的,拒绝主观情感,反激情,对叙述对象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即所谓“零度写作”“冷面叙述”。这种主张绝不能引入阅读教学,不能进行“零度阅读”“冷面阅读”。恰恰相反,阅读教学中最需要师生的主观激情、人生体验和价值判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说到香菱向黛玉学诗的事,其文曰: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和‘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天。谁知我昨儿晚上看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香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会阅读的典范。她读王维的诗歌,初读时觉得无理,用字也俗,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读后,才体会到字里行间的妙处。
(二十二)允许“误读”
应该允许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误读”。每个人只能按照自身的认识程度、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人们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所见”。所以“误读”是客观存在的。“误读”不一定就是“不懂”“歪曲”,它常常是一种新的理解、新的发现。茅盾先生当年读尼采时就产生过“误读”。例如尼采提出“权力意志”,即人类生活中最强的意志是向往权力,而不只是求生。从德国人的角度看,这就意味着:“我愿成为其他民族的主宰者”,有权力的人对于较低级的、无权力的人们可以像“对待蚊虫一样,击毙它,并无任何良心的悲悯”。茅盾却是这样解读的:“惟其人类有这‘向权力的意志’,所以不愿做奴隶来苟活,要不怕强权去奋斗。要求解放,要求自决都是从这里出发。倘然只是求生,则猪和狗的生活一样也是求生的生活。”茅盾的解读和尼采的原意相差甚远,属于“误读”,但这种“误读”是有价值的。如果学生阅读课文时产生这种有价值的“误读”,我们应给以肯定。
(二十三)课下自由阅读是更重要的语文学习
摆脱了师长父母管束的课下自由阅读,能让孩子们在书中寻找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这是人生启蒙期中的精神漫游。这是课内读书生活所无法比拟的。为人师长父母者务必要认识到课下自由阅读也是语文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语文学习。
(二十四)经典课文的三种读法
经典课文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前人的立场上读,谓之“历史读法”;一种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读,谓之“时代读法”;还有一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读,谓之“个人读法”。任何阅读,都离不开这三种读法。而目前语文教学中最缺乏的是“个人读法”。
(二十五)同是咏蝉,比兴不同
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都是唐代诗人,他们都写过“蝉”诗。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垂緌:緌是古人结在颔下帽带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如下垂的冠缨,故称“垂緌”。流响:不停地鸣叫。藉:依赖。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西陆:借指秋天。《隋书·天文志》中说,太阳周天而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南冠:借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钟仪:南方楚人,着楚冠,故曰南冠。后世遂以之代囚犯。玄鬓影:本指黑色的鬓发,这里指黑色的蝉。狱中的骆宾王看到黑色的蝉自然想到自己的白头。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以:因。费声:指蝉声频频。“徒劳”句是说,蝉悲鸣不已,却不受理睬,因而寄恨无穷。疏:指蝉声稀疏。薄宦:俸禄微薄的官职。梗:树木枝条。泛:漂流。“梗泛”常用来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涯。警:警醒,触动。举家清:举家荡然,一世清苦。
三人同咏蝉,即是说选择了相同的审美对象,也都以蝉自况,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很不相同。虞世南强调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骆宾王在表明自己高洁的同时,更是哀叹自己含冤莫辩的艰难处境。李商隐实是抒发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清代学者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得好:“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就是说,因为这三个人的人生境遇不同,人生体验有别,所以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会赋予不同的审美情感。
(二十六)不同文化背景影响文章解读
美国学生听中国老师在课堂上讲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他们对把三仙姑打扮的行为(“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极力丑化和辛辣讽刺表示无法认同。他们认为三仙姑大胆追求幸福的行为无可非议。这种解读态度,在中国学生中很难找到。可见,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不同审美心理会使其对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这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不应只重视“上下文语境”,也要重视“历史文化语境”。英国的学者瑞恰兹在《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中对传统的语境的概念进行了有效扩展,认为语境可以扩大到包括与所要诠释对象有关的一切事情,包括社会环境、语言习惯、民风民俗等。这就从“上下文语境”扩大到“历史文化语境”。
(二十七)刘邦与项羽
刘邦活在政治里,项羽活在文学里。刘邦有政治价值,项羽有审美价值。生前,刘邦战胜了项羽;死后,项羽战胜了刘邦。项羽是“鬼雄”,项羽庙远多于刘邦庙。
(二十八)高俅父子“贡献”很大
因要给学生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昨晚翻开《水浒》,把林冲的故事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高俅父子“贡献”很大,他们居然把一个安分守己、规规矩矩、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的人“改造”成了合格的造反派,铁杆的梁山好汉,让一个无敌忍者变成了怒目金刚。正是像高俅父子这样的居上位者源源不断地为梁山输送优秀人才。
(二十九)说“回也不改其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里的“乐”不是乐于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是以苦为乐。痛苦就是痛苦,不是快乐,苦本身不是快乐。谁都希望改善物质生活。注意原文是“不改其乐”,就是说,贫穷困苦的生活不能改变颜回原来就有的“乐”。这原来就有的“乐”是什么呢?当然是“乐道”。坚守纯粹的学术品格,保持独立的人格操守,即使在苦中也不改其某种精神追求的快乐。这才是中国“乐感文化”的要义。
(三十)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两句话中的“学”和“思”,我是教书多年才忽有所悟的:“学”说的是“是什么”和“如何做”,即“what”和“how”,而“思”说的是“为什么”,即“why”。这两句话是说:整天在那里死记硬背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人家怎么说,你就盲目地跟着做,不用长在自己肩上的属于自己的头脑思考,孔子认为这样会“罔”,即被欺骗;而整天苦苦思索“为什么”,却不去记“是什么”,不去跟别人学,不去行动,孔子认为这样会“殆”,即有危险,走火入魔。只有把“学”和“思”结合,把客观考察与主观冥想结合,把实践与理论结合,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