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景导向-任务驱动的职业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0-07-29朱虹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朱虹

摘 要: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抽象、包含一定的数理知识,相对于数学薄弱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较差。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根据职业本科教育的目标,西方经济学课程通过借鉴推行基于“情境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 情境导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34-001

西方经济学作为工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及问题的技能。笔者数年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结合我校职业本科建设需求,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改革之路。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定位及实践教学内容

职业本科教育思想是理论和实践两手抓,培养“懂理论、能操作、知管理、会实践”的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的培养目标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培养目标界定的基础上,重新定位。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运用基本理论正确分析经济生活问题,并能够较好指导个人经济活动的能力。因此这一课程在工商类专业的定位不仅是理论基础课,更是一门分析工具课。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轻案例

作为工商类专业的基础课,不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角度,对其认识都较片面,仅将其当作理论基础课,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倾向于将书本基本理论教给学生,完成书本上图形推导和计算,而学生也是使用背诵加记忆来完成学习。这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重计算轻案例的现状。这与职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学手段以静为主,忽视动态

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节约了大量的书写时间。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将教材文字搬到到电脑上,是一种材料“迁移”而非整合。

(三)教学方法以师为主,忽视参与

受专业基础课定性的约束,大部分教师认为基础课含义就是教授基本理论,学生记住基本理论就达到教学目标了。因此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尽管也有教师引入案例分析,但由于课时等因素限制,案例讨论效果不够充分,更多的是教师借由案例来阐述基本理论,而不是学生将所学运用在案例分析上。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笔者认为西方经济学可以根据情境设置——任务导向的路径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然后通过教师介绍问题分析工具即知识点,引导学生分解情境,完成各个任务。为了进一步实施这种教改思路,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一)重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

西方经济学知识架构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的章节安排系统全面,章节标题专业但略显枯燥。大部分教材教学内容设计偏于理论化,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够用、实用”的原则,形成情境化授课体系。如: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设置为“情境二:一票难求——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代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包含的经济学思维和规律。同时,根据情境中内容,安排所需完成的任务。同样以第二章为例,在“一票难求”这一情境下,提四个任务:“任务一:“双11”,你剁手了吗?任务二:萝卜快了不洗泥;任务三:跷跷板的游戏;任务四: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在每一个任务开启之后,教师介绍相应理论工具,以供他们使用。待工具介绍完毕,由学生自己结合所学所想进行任务的分析和解决,同时从生活中举出相应案例,这样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除理论教授之外,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并将多元化教学方法融入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提问等教学环节。以“需求价格弹性”为例:首先,笔者设置一个情境:“土豆和黄金同时打折,你会去哪里看看?”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自己消费实际心理状态进入情境。其次,进行一系列启发式提问:“你为何会选择去金店看看,而不是土豆店?”“你去金店时的消费心理是怎么样的?”“土豆打折为何不多买点?”“这两种商品打折你对待的态度不同,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最后,根据学生反馈,进而解释这些行为差异化的原因,同时引导学生将提问中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出生活中其他类似案例,引导学生将案例中归纳出来的共同规律延伸到自己的消费行为中,以此更好地生活。

(三)调整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效果

将书面考核的评价方式,改为过程性评价方式。注重教学评价的动态化、团队化和多元化。如在情境设置提问中,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应及时反馈在课堂的评价里,而不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另外职业本科教育因注重的是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融合,因此学生职業精神培养也是职业技能重要部分。因此在考核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表现,同时要关注团队综合表现,培养学生集体合作、协调沟通的意识和氛围。最后对书面考核进行调整,将过去注重理论知识记忆的考察变为情境、案例生活化的分析,加大主观题的比例,这样一来便于直观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佳,刘武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探索,教育信息技术,2019.11

[2]彭腾.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矛盾与化解,教育教学论坛,2019.10

[3]王萍.试论双创背景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营销界,2019.11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