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父母如何做德慧家长
2020-07-29王燕芳
王燕芳
摘 要: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似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父母自己都经历过青春时代,要将心比心去理解孩子们。当被孩子“挑衅”时,父母要忍耐,做好自我调整。父母需要不断学习科学育儿经,多接纳孩子,多听少说。青春期孩子需要沟通,父母可通过各种有效交流,走心沟通,提高他们的认知,放下架子,做品德与智慧兼具的家长。
关键词:青春期忍耐; 多听少说; 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60-002
近来许多家长反映:在面对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自己与孩子的关系,甚至因为孩子的逆反、对立而苦恼无比。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真似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笔者总结了青春期孩子父母如何做德慧家长的几点建议。
一、走过青春,更懂孩子
每位父母自己都经历过青春时代。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会有剧烈变化,也接受了现代生活水平提高致使生理上的成熟更快速的事实,新时代的青春期孩子有别于父母们自己经过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易烦躁,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孩子的生理上会有很多变化,但又特渴望尊重。他们对自我行为和内心活动进行观察和评价,也会开始思考、面临家庭关系以外的社会问题。
二、走出家门,调整自我
一部分青春期的孩子不让父母省心,偶尔会冒出一两句“没良心”的话,令父母伤心不已。大人面对相对于自己而言“永遠是孩子”的子女时,不由怒火中烧。此时,你除了心中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之外,独自走出家门,不失为上策。因为,绝大部分青春期的孩子,在某个时段会不知轻重地、不断地“挑衅”,父母务必忍耐、忍耐、再忍耐。
1.我们愿意相信
孩子伤害父母,不正说明他们视自己为至亲。只有面对至亲时,他们才会没禁忌地表达真实的自己,也只有至亲才会包容这样过分的话语和做法。我们每一个父母应坚信:孩子赢就是我赢,孩子先要超越父母才有可能超越他人……
2.我们应该明白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自身需要应对的困难已经很多了,这时父母们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沉稳的态度影响着孩子今后处理困难时的状态。所以父母即使内心很焦急、很担心,也要尽可能调整,以理智的状态去面对孩子。
3.我们可以双赢
父母走出家门,给孩子冷静、反思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当他们发现父母“功力深厚”,回想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照顾时,大部分孩子会按捺不住,主动“理”你。等到孩子出招,父母就胜利在望了。但必须注意,接下来的沟通切忌长篇大论,更忌责罚打骂。我们应言简意赅地就事论事,顺便说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可谓双赢。成人和青春期孩子的区别在于成人理智、冷静,更能忍耐,如果连这个优势都把握不住,家长如何成为他们的长者?
三、走近孩子,多听少说
父母们通过和孩子斗智斗勇,深深地明白:新时代,我们再也不能用以前对待小孩子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了,这样必定会产生不愉快,影响亲子关系。
1.听谁讲的话
拥有独特个人魅力的榜样的话、成功人士的话、自己偶像的话,孩子更愿意接受。孩子固然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父母仍需要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作为父母,我们要多和周围年龄相仿的朋友交流,多学习科学的教养方式、积累经验。这样的家长的话孩子会愿意听。
2.听怎样的话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动作和眼神等非语言交流胜过语言的指导。他们的心灵比较敏感,特别是在亲子沟通时,他们对父母的态度和关心常常不乐意用语言表达,相反,倾听、行为支持更受他们的欢迎。据我所知,有一部分父母有时候会“引经据典”,用自己的经验来“指点江山”,这是大忌。新时代,父母需要重新学习,重新认识自己和孩子,调整教育孩子观念,寻找合适的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3.怎样来听讲
“你过来……坐下来,我们好好谈谈……”这样的沟通开场白,孩子特别反感。第一句就厌烦了,接下来谈话的内容已经被屏蔽,依然坐着听,已是对父母的尊重了。其实,父母可尝试约孩子一起运动、一起参加外出活动,其间尽量多让孩子说,父母好好听,适当点拨。一起运动,一定会有许多共同话题,父母可以捕捉观点,适时引导,一举两得。当孩子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技能不断增强,随之会产生优越感和成就感。这时,孩子处于亢奋状态,父母的话,他们会听、且听得进。
一句话,家长要多接纳孩子,多听少说,这是相当重要的。
四、走心沟通,有效交流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青春期孩子产生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想法和感受。他们一边渴望与人交流,希望被人接受;一边又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不信任和怀疑。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更愿意向同伴倾诉,可同伴都忙于学业,于是他们就锁定随叫随到的网络类虚拟世界,这就很可怕,许多孩子染上网瘾也就是这么回事。
1.要不要沟通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过,我们改变的不是孩子的性格,而是他们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从某种程度上看,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是严格的。因此,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生活学习有担心,不妨想好说话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和孩子沟通。有时候父母不说并不代表孩子没有感觉,这种不表达的状态反而给孩子制造紧张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孩子专注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2.怎么样沟通
在多年的辅导中,我发现第三方态度式交流更为有效。父母不必事事都讲道理、事事都讲原则。基于青春期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父母可在相对轻松的时刻将一些社会事件、生活问题说出来与孩子讨论,在探讨中让他们领悟生活哲理。另外,家长可采用给孩子写封信、留张便条、送张贺卡……多种形式进行亲子沟通。
3.走心式沟通
父母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这里分享一个妙招: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某个“问题”后,父母可在晚餐时刻,旁若无人地交流:将问题“嫁接”在某同事子女身上,说清事情发展后的危害,表明家长自己的立场和应对策略。此时此地,父母虽谈论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可青春期的孩子听着,也在不停地反思,这可有事半功倍的奇效。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放下架子,提升孩子们在家庭中的尊严,给他们表达和决策的权力,让他们在体会和感悟中成长。期待更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争做新时代的德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