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高中生应激反应及心理干预

2020-07-28何艳辉

成功密码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卷抗疫水平

何艳辉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展开调查,了解高中生疫情期应激反应状况及可能影响因素,以便开展切实高效的心理干预。全部数据采用F检验。结果显示,该校高中生对此次疫情的应激反应在性别、对疫情的了解程度、父母是否在抗疫一线、社会支持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针对疫情期学生的应激反应,开展切实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应激理论认为,应激反应是由应激源(新冠肺炎疫情、SARS疫情、地震等),引起的生理反应、心理反应以及行为反应,是一种紧张或唤醒的内部心理状态。其中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出现入睡困难、失眠、易疲劳、头晕头痛、心跳加剧等;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出现焦躁、恐慌、担忧、情绪不稳定,自我防御性强、注意力范围变窄、记忆力下降等;行为反应主要表现为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出现强迫性行为等。应激源并不能直接导致应激反应,在刺激物和应激反应之间的许多心理中介变量起着调节作用,中介变量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因此,在同样性质、同样强度的压力作用下,人们的心理感受与行为表现却截然不同。

为探究高中生新冠肺炎疫情期的应激反应状况,以便开展切实的心理干预,为此进行疫情期心理问卷调查和相应的统计分析。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和方法

分层抽取高一高二年级各6个班共652名学生,借助问卷星展开线上调查台,学生采用学号登录的形式自行填写后提交,收回有效问卷588份,所有学生身体均健康。

2.问卷内容

(1)问卷基本结构及评分标准

问卷共20个题目,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调查,共6个题目;第二部分为应激反应自评问卷,共14个题目,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信息。采用五点计分,数字越小表示符合程度越高,数字越大表示符合程度越低,其中18、19和20题为反向计分题,总体得分越高,反映疫情应激反应水平越低。

2.问卷信效度分析

通过对该问卷进行Cronbach信度分析,得出信度系数值为0.811;通过使用KMO 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经过4次探索,共删除7个条目,最终得出该问卷的KMO 值为0.756,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结果也极其显著(X 2=1277.439,DF=36,p<0.01);同时也对该问卷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检验查看标准化路径系数,可以看到所有路径系数均大于0.4,并且所有路径系数均显著。查看模型拟合指标,各个拟合指标均良好,CMINF/DF=1.244。可见,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用EXCEL整理,采用SPSS21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结果统计

1.疫情期应激反应总体状况

2.疫情期应激反应在性别上的差异

3.疫情期应激反应在对疫情了解程度上的差异

4.疫情期應激反应在父母是否在抗疫一线工作上的差异

5.疫情期应激反应在近亲是否被确诊隔离上的差异

6.疫情期应激反应在获得父母支持上的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

1.疫情期高中生应激反应总体状况

该校高中生疫情期应激反应水平总体较高,其中应激情绪反应水平最高,依次是应激认知反应水平、行为反应水平和生理反应水平。高中生应激反应在性别、对疫情的了解程度、父母是否在抗疫一线工作(如医护、警察、疾控人员等)、父母支持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就此次疫情而言,女生应激反应水平普遍较男生应激反应水平高,对疫情越不了解的高中生应激反应水平越高;父母在抗疫一线工作的高中生应激反应水平相对较高,完全感受不到父母支持的高中生其应激反应水平相对也较高。同时通过后期的跟踪了解,得知3位被确诊的学生亲人均居住在外省属轻度肺部感染,且都已康复出院,因此,近亲被确诊隔离的高中生应激反应水平和对应组无显著差异性。

2.疫情期高中生应激反应具体表现

(1)情绪困扰

调查发现,25.26%的高中生在疫情暴发后,情绪变得低沉,闷闷不乐,对待家人、外人没有耐心等烦躁易怒情绪;10.07%的高中生受疫情影响,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受各种传闻影响,怀疑自己防护不严,担心病毒无处不在,担心自己或家人会被感染等。

(2)认知歪曲和损害

调查发现,7.66%的高中生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总觉得自己可能被感染,出现身体不舒服就容易认定是感染疾病了等疑病倾向;10.58%的高中生觉得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并随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感叹生命如此脆弱,难以相信他人和世界等敏感性思维;23.00%的高中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没人需要和关心自己等错误的认知。

(3)行为问题

调查发现,10.75%的高中生会控制不住地大量浏览反复查看关于疫情的信息,反复比对报道的症状与自己身体出现的情况是否一致,求证是否患病等;26.62%的高中生会可以回避近距离接触他人或反复洗手,担心有病毒;4.79%的高中生自述和平常相比,更容易出现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

(4)生理不适

调查发现,4.96%的高中生自知和平常相比,最近一个月的警觉性增高,坐立不安,经常性睡眠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噩梦、易惊醒),过去感兴趣的事现在没有兴趣等;7.37%的高中生表示食欲减退,吃的比过去少;4.63%的高中生感觉头脑没有平常那样清楚,易疲劳,总感觉心慌、胸闷、头痛、背痛、腹部不适,莫名出汗或发冷等生理上的不适。

同时也发现73.12%获得较多父母支持的高中生在面对疫情出现的各种身心不适时,可以更理性、积极、充满希望地度过;9.08%获得较少父母支持的高中生却表现出更多的身心问题,甚至发展成神经症性障碍和情感障碍。

四、疫情期心理干预主要措施

1.特殊时期,普遍问题,全方位干预

为帮助处于疫情不同层面的学生、家长提供心理服务,学校高效构建“六位一体”抗疫心理援助工作体系:即组建抗疫心理团队、做好抗疫心理知识宣传、开通抗疫心理热线、开设抗疫心理课堂、实施抗疫心理测评、发挥朋辈力量等,切实增强高中生心理免疫力,全方位筑牢学生抗击疫情的心理防线。

2.特殊时期,特殊问题,特殊干预

为帮助身在抗疫一线的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学校将39位父母在抗疫一线工作的高中生作为重点干预人群,主要通过“六个一”活动,开展了“特殊时期,特殊问题,特殊干预”:

(1)一个关心关爱小组

积极组建关心关爱小组,落实落细“六个一”心理干预活动的实施,成为抗疫一线家长坚强的后盾。

(2)一封慰问信

撰写了《致萍乡三中奋战在抗疫一线家长及子女的一封信》,寄送給了学生和家长,传递学校的关怀、暖意和敬意。

(3)一通慰问电话

安排了39位学生的班主任每周给学生家长拨打一通慰问电话,主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在家线上学习情况、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需求和困难等,进行积极协调解决。

(4)一对一线上学业指导

开通了对抗疫一线家长子女的线上一对一学业指导,全力确保其子女学习不受影响。

(5)一条心理热线

开通了一条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帮助抗疫一线家长及其子女做好心理防护。

(6)一批主题作品

征集了一批以“疫情防控一线的优秀学子及英雄家长”为主题的作品,通过教师微信群、家长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大力宣传,加强正面引导,为其子女及广大师生、家长树立发展典范。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92.47%的学生认为学校针对此次疫情开展的心理援助工作,帮助自己更加理性、积极乐观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困扰。由此可见,该校在此次疫情期开展的心理援助工作,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减轻了疫情对学生心理的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

①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生涯规划教育提升高中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实践研究”编号为20PTYB069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问卷抗疫水平
“画”说抗疫
张水平作品
团结抗疫
抗疫作品展
问卷大调查
35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