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域文化对本人舞蹈创作的影响
2020-07-28才曾
才曾
摘要:地域文化对舞蹈编导的作品题材的选取及编创的语言和形象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蒙古族有着多种多样的民间传统舞蹈,其中新疆蒙古族萨吾尔登舞蹈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及舞蹈风格。做为这个时代的编导,本人想要在編创传统地域文化中创新,又不丢失传统文化的根源,想将两者相结合体现在作品中,再将本科在编导学科学习的经历进行创作体现在作品中,在作品中进行的反思。
关键词:地域文化;舞蹈创作;风格
一、地域文化与舞蹈艺术创作
回溯较早舞蹈前辈的历史,有多少个从事地域舞蹈艺术的创作家在创作中发生着这样的现象;如贾作光、马跃以及其他民族舞蹈创作艺术家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做的创作。在后期还有很多艺术家发生了现代性创作,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孙龙奎的《残春》、张继钢的《一把酸枣》、万马尖措的《出走》、万素的《扇妞》等等都是地域文化在现代性作品中的结合。
二、地域文化特征对本人舞蹈创作的影响
在创作初期本人是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萨吾尔登独特的舞种形式产生了兴趣,并对萨吾尔登进行了深入的认知与了解过后,想将本人在编导学科学习的经历及生活经验相结合,体现草原游牧民族家中“少女”的形象。创作过程中作品的选材、结构及舞蹈语言、形象塑造以及舞蹈的风格深深的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
(一)萨吾尔登的地域特征对本人作品题材和结构的影响
萨吾尔登舞蹈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民族性及地域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历史悠久的文化中沉淀,在民间文化中传承、发扬;萨吾尔登不仅沉淀着卫拉特人的文化价值,还在存有着蒙古族人独特的表现特点。在艺术家们的发现挖掘后,萨吾尔登舞蹈才渐渐被搬上舞台,被现当下的人们熟知。萨吾尔登舞蹈是古老的表现形式,往往都是在较为隆重的节日中去表演,如:篝火、那达慕、祖鲁节等等。萨吾尔登的动作都来源于生活,如:梳头、照镜子、擀毡子、套马等等。
在创作《少女萨吾尔登》的过程中,在选材上选取了新疆蒙古族萨吾尔登舞蹈的基本形态、动律,再以生活中“少女”的人物形象为主,在选材过程中选择了“少女”梳妆、照镜子、擀毡子等生活行为作为材料,以“少女”的形象行为结构了整个作品的核心。在生活中我以姐姐和自己为焦点,通过观察姐姐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仔细观察姐姐梳妆打扮、缝补衣物、擀毡子等生活习俗,将这些生活行为融入作品中体现出新疆蒙古族土尔扈特少女与其他地域的少女不同与相同的人物特点。
(二)萨吾尔登舞种中的舞蹈形态对本人舞蹈语言风格和形象塑造的影响。
在新疆有十二种萨吾尔登,每一种萨吾尔登都有着独特的动作特点。如欧热萨吾尔登、刀轮萨吾尔登、山羊萨吾尔登、波浪萨吾尔登等等。萨吾尔登的动作来源于生活:它下半身的动作比较单一沉稳,基本以“半蹲踏步”“单膝跪地”“碎步”“垫步”为主。女孩上半身的动作都以梳妆打扮为主,如:照镜子、梳头、整理着装等等,它特点主要体现在上肢,肩、手腕、手臂及腰,动作特点有耸肩、绕肩、弹拨、绕手。在做梳妆打扮的动作时,手指尖向里绕,肩膀不断耸动,胳膊肘弯曲,单膝跪地蹲,各个部位同步启动,以腰部为中心点形成照镜子的形态特征。有时双臂在不同的位置交替绕动,总会有只胳膊及手腕向外绕动,另一只胳膊及手腕向里绕动,双臂始终都会以相反的方向交替绕动,同时手指间、手腕自然形成压腕、推拉,从而形成脚下的动作慢手上的动作快的一种舞蹈特点。在这其中我认为本人编创的《少女萨吾尔登》是最能够体现新疆蒙古族女孩的特点得一种,“少女”特指十八岁后二十八岁前都没有结婚的女孩。在编创作品《少女萨吾尔登》时动作语言受到民间传统萨吾尔登风格的影响,将原有的动律及形态摘取出,以肩、手、头、脚为核心点,舞蹈时重拍始终向下,以耸肩及腕部绕腕结合形成。
(三)地域文化性和个人舞蹈作品品相与审美风格的理解
地域文化性对本人创作的《少女萨吾尔登》作品的品相及审美风格有着极大影响力,在创作过程中与萨吾尔登文化的碰撞,作为编导本身在编创这个作品最大的优势在于本人对新疆蒙古族地域文化很了解,但在编舞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也在于将地域文化体现在作品中,与其他编舞的作品相比对本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通过对作品《少女萨吾尔登》产生反思后明白,对于一个作品的特色来说,就要看编导通过作品带来怎样的品相及审美风格。品相就是作品之相,它包含着性质、状态,而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品的深度、层次、品格,它包括形式及内容;另一层是人物形象即为《少女萨吾尔登》“少女”这是属性,她既是外形也是外形下的内在样子及气质。在编创中如果不能对与编创审美的风格准确的把握就无法进入舞种的真正认知,特殊舞种的形态一旦被用到了作品语言中担当“语言”或者“人物角色”就会产生独特的审美风格。
三、舞蹈编导对传统文化的编创与创新的思考
(一)传统舞种传统性编创
传统舞蹈的来源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本民族生活娱乐及生活习俗而产生的独特的舞蹈形式。这些传统舞种的形成成为当地人在欢庆的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因为这些舞种都来源与生活,所以不能将它直接搬上舞台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它需要编导者去舞种进行加工、提炼,去融入更多的内容及情节去表达,这样传统舞种就有了吸引力有了欣赏的价值。贾作光老师在舞蹈作品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贾作光老师创作的《鄂尔多斯婚礼》之所以深受观众的喜爱,在其中有着较高的艺术性,不仅反应出民族的特色,还融入了民族情感及所众人所之的表现形式,在传统性编创中融入了个人审美及时代的气息,这就是贾作光老师,“正真的艺术家从人民中成长又扎根于人民”。
(二)传统舞种现当代性编创
现如今观看现当代舞蹈都有着不断向上发展的势态,民族民间的文化领域也不断在拓宽,民族舞蹈风格形式也同样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在此环境中杨丽萍跳出了这个时代走向了自然。雀之灵》是一个傣族的传统舞蹈,但在杨丽萍创作时注入了自我的审美风格,区别于对孔雀的模仿更注重于孔雀高贵脱俗的气质。在编创中将自己的独具特色擅长手的形态及自由奔放情感与自然相融合,使得在表演中将观众带入到情境中,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杨丽萍抛开了地域文化的民俗事象,她的世界观是个体受到地域文化时代变迁的影响,但又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因此看她的作品是个体对世界的表达,是文化中的个体,是现代性的。与此同时在看本人创作的作品《少女萨吾尔登》,是传统编创,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太过千篇一律结构及编创方式没有创新性。做为现当下这个时代的年轻编导,要用传统民间舞蹈去编创,在这之上要融入自己独特的编创风格及审美意识,虽说是打破传统意识但又不是完全没有传统舞种的影子,这是本人今后的编创中要去思考、实践的重要突破口。
四、结语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就是是编导创作的源泉之一。在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舞蹈编导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从地域文化中吸取创作灵感,在创作过程中对题材内容的选择、提炼、运用,同时要结合现当下审美意识,了解地域文化的同时,加强舞蹈编创的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融合。希望今后本人再回到新疆,将本科编导学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发挥到极致,能为新疆的文化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巴州歌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