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的运维管理要点透析
2020-07-28王洪利
王洪利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需要越来越多的电能,也更加重视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问题,超高压输电线路整体安全性关系着千家万户,并且还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的范围,减少在恶劣环境中运行,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保证超高压输电线路快速处理事故和安全运行的依据技术合理科学的运雏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保证科学、高效的运雏管理。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使高压输电线路在分布范围不断的扩大,在高压输电线路扩大分布区域中不乏有气候条件恶劣环境复杂的地方,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的运行维护单位在抢修和大型检修方面不完全能够做到快速、精准、安全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模式是保证超高压电网安全运行和事故快速处理的基础,将管理水平提高,加强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运行检修管理的含金量,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宗旨,提高效率。现就其如何更好地运行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简要分析。
1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特征
1.1 区域性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不均,因此电力资源分布也不均匀,由于实行跨区管理,就导致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呈现出区域性特征。我国的超高压输电线路通过远距离电力输送等管理模式来确保集中管理和分片运行,虽然有些地区电力输送相对集中,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运营设备资源,这也导致区域跨界管理比较困难,此现状需要进一步改善。
1.2 专属性特征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具有专属性特征,就是指220KV到500KV范围内电力输送线路的行政区特征。各个行政区内都具有专属权限对本地区的运维情况进行管理,这就呈现出运维线路短、灵活性强的特征,且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掌握现场状况,从而确保运维管理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各地区之间现代化管理资源分配不均匀,也导致区域局限性的问题存在。
1.3 集中式特征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集中式特征指的是,各行政区具有专业化的超高压线路公司负责对550KV主干输电线路的运营,此外考虑到行政区内的线路可能相对比较分散,从而降低运维效率,所以根据各行政区内的线路分布特征分区建立巡检站,管理小区域内的线路设备运维。集中管理加上分区运维,就能够有效提升超高压线路运维管理的效率,确保运维管理具有专业化、协调性的优势。
2 传统线路运维方式的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的供电企业主要负责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但是因为人员数量和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原因,导致维护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准不足,对电网的有效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传统线路运维方式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供电局生产资源的相对缺乏
近年来,我国的电网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供电局的电力输送网线运行数量快速提升,这给线路运维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导致以电力生产和营销为主要工作的供电局工作开展有些力不从心。例如,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110KV以下的配网,对人员及资源进行重组,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配网供电的有效性。同时如果由专业的送变电运检公司来维护220KV以上的输电线路,也可以在另一方面进行资源重组。这就达到了输配分离的目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输配网的运维能力和电网的供电能力,有效解决供电局生产资源型相对匮乏的困难。
2.2 地域的限制制约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为各地域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由各地区的供电局来负责,所以跨地区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就会涉及到两个甚至更多的运维单位,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工作协调困难,在线路停电时因为程序繁琐而导致难以及时开展检修工作,这就严重影响了应急抢修的反应速度,不利于规模效益的产生,同时也与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目标相背离。此外,送变电运检公司以及地区供电局要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备相应数量的线路维护专业人员和必备的设备器具等。
2.3 地区供电阻碍了线路管理水平的提高
地区性的供电决定了其管理人员的地域性,供电局主要是为地区配电网工作,其专业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往往具有局限性,让其进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营与维护往往存在很大的难度。此外,由于地域性行政限制,线路管理与维护经验往往不能很好的推广,其管理的标准也不能统一,这也就大大阻碍了线路管理水平的提高。
3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办法
3.1 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
由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对于技术與管理水平的要求较高,在线路运维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线路的安全性与效率性。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需要运行组、检修组等相关班组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隐患,格外用心对线路设备做好及时的运维工作,以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提高班组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班组的管理机制,在安全、质量与效率方面压实责任,制定合理的岗位职责与考核管理机制,保证及时对线路安全进行健康管理,落实好保障机制。其次是要求相关班组提高对线路资料的掌握度,熟悉线路设备的运行原理,做好施工质量与进程资料移交工作,及时做好台帐备查,以提高线路维护的高效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管理技术来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以及通过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来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
3.2 增强现场设备水平
首先,可以通过优化现场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比如,利用现代化的检查与定位技术及时发现线路问题。其次,对于偏远地区可以通过组织聘用群众人员,定期维护线路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于特殊、恶劣天气,要在传统巡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巡检设备进行检查,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然后派专业人员利用先进的现场设备进行维修。最后,要建立健全作业标准与作业流程,统一运行与维护过程各项标准,从而真正做好线路运行与维护工作,保障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4 由专业化管理队伍进行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优势
4.1 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队伍优势
在开始的时候,将长时间工作在送电线路施工并有能力有技术人员,集合在一起组成线路运检工作管理的骨干,逐渐的发展成为以他们为中心的技术力量。在随着对电校、水校、机械学校等一系列专科学校进行招收扩充,使得运检规模会不断的发展、扩大,通过实践的发展,能够形成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以及全方位人才,并有着同专业对口的电力、高电压技术以及管理专业系统,同时在系统中的工作人员是平均文化程度高,平均年龄轻充满朝气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使线路运行维护实现素质化、专业化、职业化以及正规化。线路运行维护的管理优势。在对220kV以上线路运行维护的过程中,近些年来,专业化管理队伍将线路维护运行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电网公司各项生产技术和安全的指标完成。专业化管理队伍对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现场运行规程、线路设备运行手册及线路设备参数快速查询系统等相关管理文件及管理平台,组建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使公司管理能力大幅提高,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操作的流程化。
4.2 线路运行维护的技术优势
电网建设施工组织和技术经验优势:专业化管理队伍负责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骨干技术人员多是从线路施工出身,在面对线路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关键并快速的将问题处理,不仅如此,他们也会在输电线路的验收及运行维护时,会对电网工程建设质量及时的反馈以及提出宝贵的意见,将工程抢修和工程施工的服务水平提高。专業技术人员配备齐全:要清楚线路的状况,根据状况有目标性的设立线路检修、防雷、防污、闪带电作业、光缆运行、故障分析等专责工程师,做到技术工作“事事有人负责”。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不断普及,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通过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增强现场设备水平做好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对于保障好人们的用电安全与用电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曾宏坤.论国企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J].福建轻纺,2010(1).
[2]包眷玲.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风险的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2010(1).
[3]朱毅,王延喜.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构建方式[J].青年科学,2010(2).
I41常卫华.论企业员工培训途径的改善[J].中国商贸,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