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水利规划一张图的必要性及对应措施分析
2020-07-28曹丽娟
摘 要:本文阐述了当前水利规划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深入分析建立水利规划一张图的必要性,并结合前沿的BIM+GIS技术手段,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水利一张图能够在水利规划领域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一张图;水利规划;GIS;协同合作;资源共享
1 背景及意义
党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作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各行业和各省市正大力推动经济社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化发展。
水利规划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先行工作和总体安排。水利规划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建设方针和水利规划基本目标,并考虑各方面对水利的要求,研究水利现状、特点,探索河湖自然规律和涉水经济规律,提出治理开发方向、任务、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安排水利建设计划并指导水利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报告一经审定,即应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以保证水利建设按既定规划要求有步骤地实施。
长期以来,我省水利规划都是分领域、分区域、分专业开展。例如水资源利用规划、排灌发展规划,跨流域调水规划、工程更新改造规划、水源保护规划等单目标或多目标专题规划。由于各类水利规划的复杂性,要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做到前后对应、上下衔接是比较困难的。对规划成员的技术水平、规划过程的协同合作、规划资料的有序管理都提出很高要求。
2 发展方向
对水利现代化事业而言,智慧水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智慧农林水利工程,将智慧水利作为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部在《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全方位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智慧水利为核心的新一代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代指导中国水利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的基本国策。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水安全问题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其中要做到“空间均衡、系统治理”,就必须在水利规划中综合考虑河湖水系、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空间地理等各方面要素条件,在规划理论、规划方法和规划手段上下功夫,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代要求接轨。
3 需求分析
“十三五”以来,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在安全保障、资源整合、规划实施、应用服务、运维管理等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信息化作为水利四大短板(防洪、供水、生态修复、信息化)中的最短板,距离“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和网信发展“安全、实用”总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当前我国水利发展情况,对水利规划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行业内有序管理:由于规划成果的法律约束效应,必须确保规划过程中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及行业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确保各规划之间不会出现遗漏和重叠冲突。
②行业间有效对接:自然资源等部门已经开始对国土空间进行总体规划,明确各行业发展空间。因此水利行业必须与市政、交通、农业等其他关联行业的发展空间进行有效对接,确保各行业之间不会出现遗漏和重叠冲突。
4 解决方案
要解决行业内和行业间的管理与对接问题,必须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智慧水利建设大框架,加快构建水利规划一张图,实现如下目标。
4.1 规划成果上圖
水利规划相关成果,包括河湖及水利工程空间占位、河道工程保护范围控制线(蓝线,含河道水域、沙洲、滩地、堤防、岸线等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外侧因河道拓宽、整治、生态景观、绿化等目的而规划预留的河道控制保护范围)、生态保护红线、水功能区划分、洪水风险图等,由规划人员分图层提交到全省统一的水利规划一张图中,以便于开展规划间的冲突检查和方案优化。相关成果积累得越多,越有利于提升省级层面水利整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2 规划审核上图
水利规划成果上图之后,由水行政主管单位组织专家组,利用可视化手段进行评审,并对评审过程及问题要素进行记录,确保历史可追溯。
4.3 规划执行上图
水利规划成果通过评审并正式发布后,各级水利相关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空间占位、技术指标和建设要求开展。每执行完一处就上图一处,以利于各级水行政主管单位对辖内规划的执行情况(数量、进度、标准)进行总体把控,确保按期执行到位,并对特殊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构建以水利“一张网”为基础,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层级分明的智慧水利应用服务体系。其中硬件层面主要建设“空间均衡、多维比对”的水利感知网、“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水利信息网,“省级部署、多级应用”的水利云平台,“数据赋能、开放共享”的水利大数据中心,“高效服务、灵活拓展”的水利云计算中心以及“一体化管理、可视化决策”的水利调度指挥中心。软件层面主要是对已建和拟建的水利信息化系统进行梳理整合,逐步构建各业务领域统一的综合型业务平台,对系统资源进行充分复用。集全行业之力,破除壁垒、打通栓塞、加强沟通协作。先期启动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等重点专项以及试点流域的建设,通过小范围先行先试,不断积累建设经验,逐步在其他业务领域和其它流域(区域)推广拓展。
水利规划一张图所利用到的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GIS(二维展示)、BIM(三维展示)、实景建模(场区地形条件仿真展示)、遥感影像(场区建设成效评估考核)、云平台(提供一张图共享服务)等。涉及专业十分广泛,需要水利部门与信息化建管机构合理分工,加强合作、促进融合,形成跨学科的有机整体。同时建立省市级统筹管理的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水利规划一张图能够有序开展。
5 结束语
水利规划一张图代表着未来水利规划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我省构建智慧水利总体框架的重要基础。在当前部、省、市各级都加快推进水利一张图建设的大趋势下,非常有必要对水利规划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升级改造,推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朱光军,杨小琴,汪兰芳.湖北省水利“一张图”服务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J].水利信息化,2014(1).
[2] 水利部《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
作者简介:
曹丽娟,女,汉族,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