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探究
2020-07-28杨福平
杨福平
摘 要:我国工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城市环境日趋恶化,在此种背景下,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大了对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强化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效果,需遵循一定的景观设计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效果,还需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养护管理,以期能够增强城市建设的绿化水平,保障城市整体环境。
关键词: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绿化;景观设计
1 引言
在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基础上,城市环境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不仅影响城市面貌,还会威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投入力度,结合城市环境的现状,科学设计园林景观方案,以此来改善城市环境问题。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园林绿化工程建成之后,还需定期进行养护管理,方能维持良好的景观效果。为此,对园林景观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在城市建设中,园林工程承担着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较大的生态价值。通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可使城市建筑物与园林景观协同发展,营造出较好的城市景观。尤其是在当前人们对生态环保提高重视的情况下,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城市生态的稳定发展[1]。
2.2 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完成后,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长期处于良好绿化状态的重要基础。但实际上,大部分园林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均未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致使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并不突出。部分进行养护管理的情况也会由于养护不规范影响最终的园林效果。因此,开展养护管理工作极为必要[2]。
3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3.1 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设计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城市生态的现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可行性较强的园林规划方案。对于园林工程中各类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工程建设之后的养护问题,尽量以本土植物为主[3]。
(2)观赏性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到生态环保因素外,还应尽量突出景观效果,遵循美观性的原则进行园林设计工作。常见的景观搭配方法为,利用高架绿棚以及亭台建筑等元素在城市各处营造出风格不一的景观效果。尤其是一些立体性景观的设计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也可净化空气,为人们营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
(3)人性化原则。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居民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与居民生活品质存在密切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进行景观设计时,园林景观的场景不得过于单一,原有的景观设计方案常见通过设置假山和亭台的方式营造景观的现象。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园林绿化工程均采取同样的造景方式。长此以往,必定会使人们产生神秘疲劳。为此,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时,应结合当代人们的心理诉求,遵循人性化的原则,使园林景观充满活力与生机。
3.2 设计内容
(1)绿地景观。绿地景观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景观的主要建设方法为通过铺设草坪栽植乔木以及灌木等植被行程错落有序的景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草坪、乔木等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建设区域的土壤条件。尤其需要选择成活率较强的植被以免增加后期养护的难度[4]。此外,在绿地中设置凉亭和建筑景观时,应使其与乔木、灌木和草坪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后期的施肥和灌溉管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为了增强绿地景观的观赏性也可在适当的位置增设水景观,但不得过于突兀,应与整体景观效果相一致。
(2)整体景观。为突出整体的园林绿化效果,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从营造整体效果出发,做好园林路线的规划工作,各类景观的设置也应根据园林路线依次排开,并且分清主次线路,保障整体园林景观的完整性。园林绿化工程中通常需要设置一个圆环形景观,并且将其作为整体园林工程的主体,围绕这一景观分别设置主路与小路,其中主路的宽度应控制在5米左右,小路需要依次通向不同的景区,并且沿着小路栽培大量具备观赏性的植物,且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可供休息的长椅。为突出景观与自然的和谐性,在造景中,应尽量选择天然的植被和一些岩石。
4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养护管理措施
4.1 健全管理制度
养护管理制度的确立,可保证园林景观养护工作的规范落实,并且帮助养护人员明确养护责任以及养护流程。因此,為了提升园林绿化景观效果,需要健全养护管理制度,针对园林养护工作的内容进行有效明确与划分,并且对植被浇水和施肥的周期进行有效规划。在特定的情况下,也需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制定剪枝计划,使园林景观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为了加大养护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需要建立起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将具体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或者小组,一旦园林中的某一区域出现枯死或者遭受病虫害威胁的现象,则需参照管理责任对相应的管理人进行严厉处罚。此外,也可通过设置奖惩制度的方式激励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人员,及时给予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另外,也需设置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面临恶劣的天气状况时,也能够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尽量保证植被免受外界威胁[5]。
4.2 实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指的是,根据对园林景观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将其划分成几个类别,分别制定管理措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就养护管理工作来说,需要将其细分为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和植被形态管理等。其中的肥水管理需结合植被的生长年限以及生长特性适当采取管理措施,当被管理者属于形态小的植被时,需定期松土,并且施加液态肥。而当植被的生长年限超出三年时,则可适当减少施肥量或者长势良好的植被无需进行施肥操作。灌水时,应根据区域气候因素对植被水分的影响,使其保持土干而不白的状态;进行病虫害管理时,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手段,根据区域内的病虫害发生特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对于已经遭受病虫害影响的植被,则需要将稀释过后的灭虫药物喷洒在植被之上,严格控制病虫害的蔓延速度;对于植被的形态管理则需要根据整体景观效果,定期修剪乔木和灌木,使其形态与整体景观效果相一致。
5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应被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合理构建景观结构,科学规划景观路线,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去更好的视觉享受。同时,也能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优化,使其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用于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和灰尘污染。但需要注意的是,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会对园林绿化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为了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应强化养护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燕华.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96.
[2] 王仁义.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7):240.
[3] 刁义维.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2):103.
[4] 李群.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48~49.
[5] 郑达仁.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质量分析[J].居舍,2018(26):13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