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钢筋砼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07-28王大伟
王大伟
摘 要:在房屋工程施工中,钢筋砼裂缝问题较为常见,这会对房屋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因此,应合理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操作的优化,并加强对裂缝出现的控制,对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裂缝问题的发生率,以此促进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对房建工程钢筋砼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展开探讨,希望可为房屋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1 前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当中需应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于混凝土属于非均质脆性材料,极易出现变形,进而会使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同时,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对裂缝问题进行控制存在一定难度,如控制不及时或效果不佳将会使裂缝问题加剧。基于此,探讨混凝土裂缝发生原因并探寻适合的方法进行裂缝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 混凝土裂缝的类别
2.1 微细裂缝
混凝土自身收缩变形或外界温度发展变化而导致的温度变形问题都是裂缝出现的直接原因。混凝土的材料结构并不一致,其所出现的变形状况也有所不同,会使混凝土內部形成不同程度的细微裂缝,这种裂缝不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如果细微裂缝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受到负荷时或在干缩作用的影响下,细微裂缝将会逐步扩大,进而形成宏观裂缝。
2.2 宏观裂缝
宏观裂缝出现后会使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逐步遭到腐蚀,这会对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还会使之抗渗透力下降,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还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如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对居住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3 房建工程钢筋砼出现裂缝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基不均匀沉降因素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人为原因。对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壤差异很大,而主观原因多与建筑施工的设计方面有关,比如地基的处理方案与基础设计不协调一致、同一建筑的地基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在房屋纵墙刚度较差时因土壤应力的扩散作用导致房屋两端的应力逐渐减小、对建筑立面错层、平面变化引起楼面活荷载不均匀的处理不当、实际建筑施工的设计超出或未达到规范的规定,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地基受力状态改变,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另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和建筑建成后,人为因素导致地基改变、松动等情况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
3.2 温度应力因素
有两个原因导致温度应力:(1)自然力的内部和外部温度的约束下的结构本身产生的温度应力,通常在对象的相对较大的结构尺寸,如桥墩、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的差异过大时混凝土冷却,和两种温度产生应力相反的效果。(2)约束应力是物体结构外部约束引起的温度应力,不能自由释放。如护栏混凝土,混凝土干缩引起的应力和温度应力。准确地分析温度应力的分布和大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通常通过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来分析。此外,在分析过程中应考虑徐变的影响。
3.3 钢筋锈蚀因素
房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会对钢筋进行包裹进而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然而如果混凝土保护层过薄或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将会导致保护力较为薄弱,进而受到二氧化碳或氯化物的侵袭而使钢筋出现锈蚀,钢筋四周的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或碱成分,这会对钢筋表面的氧化膜产生侵害,进而使钢筋体积明显增大,这会导致钢筋外围的混凝土发生膨胀变形,进而导致纵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在钢筋锈蚀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也会受到影响,进而使结构承载力下降,进而导致其他类型的裂缝出现。
3.4 冻胀因素
在外界温度低于零度时,会使混凝土中的饱和水出现结冰现象,此时混凝土的体积会快速变大,进而会导致膨胀应力的出现。同时,在运移和分布状态的微观结构,过冷的水在混凝土中的凝胶孔的渗透压力,容易造成的,与混凝土的膨胀力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受冻最严重时是混凝土初凝时,可使成形的混凝土强度降低30%~50%。
4 房建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防治措施
4.1 科学完善设计方案
在房建工程施工开展之前首先要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核,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优化,以此提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尽可能的保障力学平衡,以免在施工中因受力不匀而影响施工质量。在设计方案审核时应重点关注钢筋材料是否与混凝土结构相匹配,明确钢筋材料的具体类型,还要控制好使用数量,对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稳定性进行有效掌控,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改进。
4.2 严格检测材料质量
在钢筋砼结构施工时,也应严格进行应用材料的质量检测,确保材料质量符保施工标准,以免由于材料原因而影响施工质量。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监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环节,还要对原材料的配制过程进行全过程的关注,合理进行原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对配制中的添加量进行把控,进而实现科学与精准的材料配比,以此提升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性能,确保其应用价值得以有效发挥。
4.3 合理设计钢筋网
在楼面下层钢筋网下安放垫块可实现对保护层的精准控制,但垫块距离过大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将难以保证,因此,应将垫块放置距离控制在1.2m之内,并安放两块垫块。对楼面上层的钢筋网进行相应的保护是现阶段施工过程当中非常大的一个难题。主要的原因就是:板的上层钢筋通常情况下都比较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受到人员踩踏之后就非常容易发生变形或者是弯曲。
4.4 提高现场浇筑操作的规范性
施工时规范操作过程有利于降低裂缝问题的出现,应保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加强对搅拌过程的管理,以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符合施工标准。控制浇筑操作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管控,对其技术能力及素质进行有效强化,并对其质量意识进行培养,使之可严谨负责地对待工作,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浇筑中出现各种问题时可合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进而有效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
4.5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钢筋砼浇筑施工完成后,必须要进行后期养护管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七日左右,其内部会出现水化现象,此时在热反应作用下会出现较强的膨胀应力,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进而形成裂缝。因此要对其进行适当养护,及时进行水分的喷洒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以免因缺水而出现干缩现象,进而引发裂缝问题。
5 结语
钢筋砼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施工,同时施工人员自身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与专业素质,可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房建工程中出现裂缝问题大多是由于施工时未能对裂缝出现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也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规范操作施工流程,并要强化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以此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进而有效提升房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继红.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2.
[2] 邓绍静.浅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5(30):402.
[3] 郭淼.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8(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