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让学生爱上写作
2020-07-28闾小荣李春莲
闾小荣 李春莲
开学第一课,常见的形式或是心灵鸡汤,或是三令五申,或是师生自我介绍,但这些对于学生的影响收效甚微。办公室内,同事的两个孩子又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同事好说歹说,劝开了,接着发给两人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己玩,这下两人安分多了。一个孩子专心致志地画画,另一个孩子玩纸飞机,玩得不亦乐乎。两个孩子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属于自己的白纸上。我脑中灵感一现:平淡无奇的白纸,在孩子们手中,可以变幻出五彩缤纷的世界,何不以此为题,作为开学第一课呢?
《义务教育小学语义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一创新设计旨在鼓励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创新、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条理地写下来。
一、在猜想中揣摩心理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在白纸上写上你的姓名。猜一猜要干什么?
生1:我猜是默写。
生2:我猜是让我们写自我介绍。
生3:我猜可能是写作文。
师:老师刚才扫视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同学特别紧张,知道我是怎样看出来的吗?
(請这几位同学到黑板前面来,还原刚才的场景。)
师:谁来描述下刚才所见?
(板书:神态)
生4:×××紧张得不停地舔嘴唇,眼神飘忽不定,双手还不自然地放在桌子上。
生5:×××抿着嘴巴,双手扶着桌子,眼神在地上扫来扫去。
师: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这样紧张?
生6:我担心默写昨天老师让背的内容,我昨天回家忘记完成这项作业了。如果默不出,那就惨了。
生7:上次您说要写其他同学的名字,我和班上的同学们还不熟悉,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名字。
生8:担心又要写作文了,每次写作文我都像是挤牙膏一样,绞尽脑汁。
(板书:心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猜一猜”环节,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在反复提问中激励学生用心观察,在随机的评价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
二、在活动中捕捉观察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白纸的用途:今天不默写,不写同学名字,也不写作文……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在白纸上画画、写诗,或者做手工……
师:瞧,这位同学在……这位同学在……你可以告诉我你想做些什么吗?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生1:我想折一只小船。既提醒自己“小心驶得万年船”,又希望它可以载着我的理想驶向远方。
生2:画画不是我的特长,写字也不好看,我还是折纸吧!折个千纸鹤,希望我们大家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师:同学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很多同学已经大功告成了,从想法到成果,其实有一个环节值得我们与大家分享,那就是如何做的。
(板书:做动作)
生3:我将纸折成小正方形,然后将它折成三角形,对折再对折,轻轻一拉,一个千纸鹤就折好了。
生4:我把纸先撕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再将整个“集体”横着对折一次,把翘着的梯形翻开,把每一面的小角再折进去,把梯形一放、一捏、一展,大功告成!最后我将小长方形绕着笔转起来,放在船中央,就成了甲板。
【设计意图】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气氛、感受场面,用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情境当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达到言语训练的目的。通过最真切的体验,每个学生都一览无余地感受到同学们的动作、神态,再一次通过亲身观察、体验获得写作素材,得到写作训练。
三、在比较中探寻表达
师: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刚才的一张张白纸,在同学们的巧手中,变成了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指名同学上台展示。
师:瞧,这纸飞机——
生1:展翼欲飞,昭示着伟大的梦想即将起色。
师:看,这小船——
生2:有模有样,一副扬帆起航的样子,似乎小船能带着他周游世界。
师:还有引人注目的千纸鹤——
生3:真是折得灵动、别致,传递着深情的期盼……
师:对于同学们展示的作品,可以先写它的形状,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样才更具体、生动。
(板书:观察想象)
【设计意图】学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面对同学羡慕的目光,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此刻,让其说出自己的创作意图,为学生语言表达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借助教师的提示语,学生有感而发,娓娓道来,感情真切而具体。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其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在质问中生发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你们明白了什么?
(板书:启发)
生1:一张白纸,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都可以变成精彩纷呈的作品。由此我想到,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就像一张白纸,或许平淡无奇,或许精彩万分,美好的人生需要自己用双手来创造。
生2:是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靠我们自己去绘画、创造,要好好把握机会,不要让人生留下遗憾。
【教学反思】一个人的内心语言是跳跃的、不完整的,因为它只需要自己明白就行;而外部语言需要是连贯的、清楚的,把内心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艰苦的过程。在学生精彩纷呈的同答中,思维在碰撞,思想在学生心灵深处慢慢生长。
五、在重构中转换文意
师:现在知道这节课咱们是干什么的吗?咱们边玩边聊,一篇作文就大功告成了。那么,你想写什么呢?
生1:《有趣的一节课》。
生2:《有趣的老师》。
师:题如文眼,还可以用什么样的题目呢?
生1:《白纸上的梦想》。
生2:《人生如纸》。
生3:《小小A4纸》。
生4:《人生大梦想》。
生5:《有趣的一节课》。
生6:《难忘的一节课》。
生7:《有趣的闾老师》。
生8:《我的“怪”老师》。
师:其实,道具、课堂、人、启发……都是列标题的点。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激发起读者阅读的欲望。拟题参考的提供,让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碰撞。列出一个精彩的标题,是学生写出富有个性与灵性习作的第一步。
六、在评价中经历升华
1.让学生选择自己特别想写的一个部分进行写作。
2.学生交流。
3.教师评讲。
4.学生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讲评”重于“指导”,“讲评”也是最好的“指导”,它是有了“学生作文”这个文本之后实打实的“指导”。用学生的优秀作文启迪大家的习作思路,让他们在对优秀的“原生态”作品的欣赏中领悟到习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修改与完善。把阅读、习作、交流组合在一起,力求体现“导在无痕间”,这是习作指导的最佳策略。
情境与写作的关系如同“盐与汤”的关系,德國一位学者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如果学生没有饥饿感,再优质的米和再好的“烹艺”对学生也没有意义。
从猜白纸的用途,到让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白纸,再到展示成果、谈启发,因为有了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体验不再是无本之源,学生兴趣盎然。本节作文教学课以活动贯穿于始终,在活动中实践,人人参与,通过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观察、思考、感悟、交流,调动各个器官,捕捉写作素材,让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当然,本节课还在教师的导向、引领当中,教会学生怎样观察、怎样想象、怎样体会与表达,教学过程由扶到放,层层深入,最终落实在句子、片段、乃至连段成篇不同层次的训练当中,卓见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小学教育集团新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