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艺术教育独特的思政魅力 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时代新人
2020-07-28史民峰王晓林
史民峰 王晓林
摘 要:艺术教育蕴含着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艺术课程有着独特的思政教育优势。北京印刷学院坚持以美育人、以艺树人、以文化人,把设计艺术人才培养规律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机结合,探索并实践形成了“六结合”育人模式,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践行社会主义文艺观的设计艺术传媒新人的过程中,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课程思政;艺术教育;文化建设
北京印刷学院作为以“传承弘扬中华印刷文明,创新发展中国出版文化”为使命的业界名校,办学六十余年来,不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过硬的印刷、出版人才,而且成功地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代桌面出版设计人才、第一代多媒体电子出版设计人才和第一代数字出版媒体设计人才。在推进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印刷学院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政策和文艺工作方针,始终坚持把设计艺术人才培养规律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机结合,探索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与实习实践相结合、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与艺术赛事和专业活动相结合、与服务国家重大活动相结合、与时代责任人民需求相结合的“六结合”育人模式,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入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实践中,融入并贯穿于艺术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感悟中华文化魅力精髓的过程中提升艺术创造力,在推进艺术创新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淬炼本领,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践行社会主义文艺观的设计艺术传媒新人。
以美育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
1.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强化传统文化选题创作,坚定中华文化立场。秉持挖掘、展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初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利用最新的虚拟现实、数字技术等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解构、还原,进而创作出观赏性和体验感更佳的多媒体作品,使得饱含历史气息、文化韵味的“中国经典”走进社会大众,焕发出新的生机。
2.思政教育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坚守文化传承初心,激发传统文化生机活力。学校在开设“广告招贴设计”“展示策划”“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插图创作”“三维水墨动画”“文化专题考察”等一批专业课程与艺术实践中,引导学生将北京红色文化、红色建筑、北京历史、北京文化生活等作为主要选题方向,并以“北京长城文化带”“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北京历史文化”“北京优秀文化历史”“中国传统婚庆仪式”“中国印刷术插图”“传统中草药”“中国茶文化”等为选题进行课题实践,很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创作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进一步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学校师生创作作品参展北京市文博会、2019年《最美中轴线》代表北京参展全国文博会,得到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的肯定。
以艺树人,在传承红色文化过程中践行使命担当
1.思政教育与专业实习相结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筑牢社会主义文艺观。“写生实习”是学校所有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遵循艺术人才成长规律与教书育人规律,坚持把革命红色文化与学生实习实践有机融合,推动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洗礼。任课辅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红旗渠等爱国主义场所进行实践写生,创作出很多饱含历史厚重感、迸发着浓浓爱国情的优秀作品。学校筛选优秀实习作品举办主题展览,得到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同志的肯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将课程选题与革命教育结合起来,促使学生通过深入调研与设计,完成了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保定红色文化发展促进会的标志设计82件作品,潜移默化地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以艺术创作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思政教育与服务国家重大活动相结合,服务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在服务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中,学校师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主席台会议册设计、环卫车辆色彩设计、联欢晚会视觉效果设计,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和证书、激励品等在内的志愿者服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将青春力量与爱国情怀相融交织,以新时代中国出版传媒人的时代担当,为祖国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北印力量。
以文化人,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培育時代新人
1.思政教育与艺术赛事和专业活动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创作,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文化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直以来,学校就有以设计“服务奥运、服务国家和北京重大活动和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从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标志设计和奥林匹克运动会5盎司金属纪念币设计,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从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多媒体演示,到2022年冬奥会申办会徽“墨舞冬奥”设计;参与大兴国际机场“新国门”设计,无不体现学校师生、校友的专业水平与文化担当。
2.思政教育与时代责任人民需求相结合,人民文艺服务人民,立德树人培育新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及社会影响力,引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针对抗击疫情开展专业创作,制作海报、插图、微视频等千余件,被“学习强国”“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等众多媒介平台集中推出。学生创作战“疫”作品,是自身深入生活的切身体验之作,不仅体现了较好的专业水准,而且传播了正能量,为抗击疫情鼓劲!同时,学生的精神也受到了全方位的洗礼,“扎根中国大地,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内化为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艺术教育之“魂”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更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践行社会主义艺术观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文艺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EB/OL].(2016-10-14)[2020-05-27]. http://views.ce.cn/view/ent/201610/14/t20161014_16753561.shtml.
[2]“四个坚持”引领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培根铸魂” [EB/OL].(2019-08-06)[2020-04-11].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9-08/06/c_1124842833.htm.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