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抗凝对行CRRT治疗的肾衰竭患者凝血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2020-07-28杜然,曾光
杜 然,曾 光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1.肾内科;2.泌尿外科,湖北恩施 44500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模拟肾小球工作模式进行体外持续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是危重患者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常用的手段之一[1]。其优点是不断清除、过滤掉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酸碱、水及电解质平衡,为患者原发疾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窗[2]。抗凝技术是CRRT延长滤器时长和维持体外循环通畅的基本条件,与治疗时间和临床疗效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选择哪种抗凝方式尤为重要。目前,CRRT中常以枸橼酸或低分子肝素为抗凝剂,但具体哪种抗凝方法能使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仍需要探讨[3]。本院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6~71岁,平均(56.28±4.19)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2.79±3.18)kg/m2。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47~72岁,平均(57.93±4.26)岁;BMI为(23.16±3.09)kg/m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入选标准:患者均符合肾衰竭诊断标准[4];患者均同意采用CRRT方案。排除标准:合并活动性出血患者;合并肝衰竭患者;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CRRT,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单针双腔留置插管建立血液循环,并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超滤量和换液量。对照组采用肝素抗凝,首次剂量10 U/kg,根据患者情况保持3~15 U/(kg·h),置换液和透析液以低碱、低钠为标准;观察组患者采用4%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根据患者血流速度调整泵入量,并在血滤管路静脉端泵入葡萄糖酸钙。密切关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抗凝药物用量,注意更换过滤器。
1.3观察指标及抗凝效果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抗凝效果,详细记录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检测患者肝、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出血)发生情况。
抗凝效果评价标准:0级,滤器仅存在数条纤维凝血或无凝血现象;Ⅰ级,滤器存在少量凝血;Ⅱ级,滤器>50%面积出现凝血;Ⅲ级,滤器基本被凝血覆盖。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抗凝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抗凝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抗凝效果对比[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T、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TBil、ALT、CysC及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TBil、ALT、CysC及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Cr、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CysC及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2.4两组患者出血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出现穿刺点出血2例,皮肤黏膜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例,出血发生率为15.56%;观察组出现穿刺点出血2例,皮肤黏膜出血1例,出血发生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肾衰竭是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缺失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肾衰竭患者常采用透析治疗[5-7],但是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会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影响患者的治疗[8]。CR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血液净化技术,具有稳定性高、对血液改善能力强及毒性物质清除效果好等优点。临床上,该方案常用于治疗肾衰竭患者,缓解患者肾脏压力,纠正电解质紊乱,清除炎性介质,从而减轻疾病对机体的损伤。但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果不进行抗凝处理,容易形成血栓,不能充分去除毒素,甚至改变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及PLT等,影响透析疗效。频繁更换滤器虽然能缓解凝血,但是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也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9-11]。因此,临床需要寻找有效的抗凝处理方法应用于CRRT过程,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肝素能够结合抗凝血酶-Ⅲ,抑制滤器凝血,延长滤器的使用时间,达到更好的抗凝效果[12]。但是,临床研究证明,使用肝素抗凝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而且常引发血小板减少,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枸橼酸是一种三羧酸类有机物,其抗凝作用与钙离子有关。研究表明,枸橼酸盐输入体外循环动脉端,可结合血浆中的钙离子,从而达到抗凝目的。因此,在使用枸橼酸抗凝的同时,需要在静脉端输入氯化钙,补充血液中损失的钙离子。枸橼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较小,能改善透析管路的生物相容性,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13-14]。有研究报道,枸橼酸作为抗凝药物用于血液透析,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的风险,提高滤器的使用时长。但是过早地使用枸橼酸能造成代谢性碱中毒或低钙血症[15]。肾脏是CysC唯一的过滤及代谢器官,肾小球轻微损伤,血清中的CysC水平明显升高,因此CysC能准确地评价患者肾功能损伤。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抗凝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T、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枸橼酸抗凝技术能有效提升抗凝效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TBil、ALT、CysC及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TBil、ALT、CysC及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Cr、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CysC及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抗凝透析治疗能缓解患者肝、肾压力,纠正电解质紊乱,清除炎性介质,从而减轻疾病对机体的损伤,与文献[15]报道一致。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4 结 论
综上所述,枸橼酸抗凝技术在肾衰竭患者行CRRT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抗凝效果,改善患者凝血指标,降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