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靠民房高速公路路堑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技术研究

2020-07-28郑先奇

铁道建筑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路堑民房雷管

郑先奇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各种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突飞猛进,施工的环境条件越来越复杂。有的项目周边建(构)筑物密集、人员众多、车流量大,爆破安全管理难度大。高速公路紧靠民房路堑石方采用爆破开挖,必将面临诸多难以解决和应对的问题。在复杂环境区域进行爆破施工,如何将爆破产生的负面效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施工的重难点。

2 工程概况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南塘至黄华段第4合同段紧靠民房路堑,距寺庙约10 m,距民房约4 m,距厂房8 m,距路堑开挖边线3 m有一栋7层的住宅楼。路堑里程K265+320~K265+520,长度200 m,平均高度25 m,平均宽度34 m,开挖石方工程数量约17万m3。路堑基岩为凝灰岩,裸露地表,中风化晶屑凝灰岩组成,中风化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自稳性较好。

3 爆破方案

路堑最大开挖高度30 m,有3层边坡需爆破,台阶高度10 m,边坡坡率1∶0.75,各台阶边坡均设2.0 m宽的安全平台。根据路堑的地形,爆破施工时按编号顺序从上至下、分层、分块进行(见图1),其中主爆区和岩墙弱松动区采用深孔台阶控制爆破,缓冲区采用光面爆破,同一水平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先中间后两边,爆区作业的推进方向为先两端后中间。缓冲区控制在2~3 m,岩墙弱松动区不小于8.4 m。

图1 紧靠民房路堑边坡断面爆破顺序

4 爆破设计

4.1 深孔台阶控制爆破参数选择

根据爆破区域周围不同的外部环境,应分别选用不同的爆破参数。距民房等建(构)筑物30 m以外区域采取深孔台阶控制爆破。

(1)台阶高度:H=6.0~10 m;(2)钻孔直径:D=90 mm;(3)最小抵抗线:W=(20~40)D;(4)超钻深度:h=(0.15~0.35)W;(5)钻孔倾角:α=80°~90°;(6)钻孔深度:L1=(H/sinα)+h;(7)炮孔间距:a=(1.1~1.2)W;(8)炮孔排距:b=(0.6~1.0)W;(9)布孔方式:采用梅花形布置;(10)炸药单耗:一般取q=0.3~0.4(kg/m3),依实际试爆效果进行调整;(11)炮孔填塞长度:L2=4.0~4.5 m(不得小于4.0 m,以防冲孔)。深孔台阶控制爆破参数见表1。

表1 深孔台阶松动控制爆破参数选取

在实际爆破时,应根据岩性变化和距建(构)筑物距离,及时进行调整,严格控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和总药量,将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2.0 cm/s以内。每一次爆破炸药总用量在240~270 kg,炮孔数量为21~22个。

4.2 装药结构

采取连续耦合的装药结构。主炮孔药卷直径为φ70 mm,如图2所示。

图2 主炮孔装药结构

4.3 爆破网路[1-6]

起爆网路采取“同列同段孔外等间隔控制微差”起爆网路。所谓“同列同段”,系同一列炮孔装同一段别的毫秒雷管;所谓“孔外等间隔微差”系每一排炮孔均用同一段的毫秒雷管并联,然后,排与排串联在一起。图3中最外一列炮孔均装第7段毫秒雷管,中间一列装第9段毫秒雷管,最内侧一列装第11段毫秒雷管,每一排均用第11段毫秒雷管并联,然后,串联起来同时起爆。这种形式的起爆网路,每个炮孔爆破振动不叠加,十分有利于减振。

图3 同列同段孔外等间隔微差起爆网路

同列同段孔外等间隔微差起爆网路,所需毫秒雷管的段别少,只需几个段别的毫秒雷管,就可以实现等间隔微差,从岩石微差爆破理论分析,有利于岩石的破碎。这种起爆网络技术,具有铺设爆破网路简便、所需雷管段别少、装炮不易出错、准爆和费用低等特点。为确保网路准爆,宜采取双雷管和双导爆管网路。

5 爆破技术措施

5.1 平整场地、临空面修整

在爆破前,对前排炮孔临空面进行修整,采用液压破碎锤将凹凸的立面修整平整,使临空面抵抗线厚度均匀。通过液压破碎锤修整不规则临空面,对爆破产生的危害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非爆破手段将不可控的地形结构进行修整和改造,对修整后的边坡或平面进行打钻布孔、装药起爆,使爆破效果按预期意图得以实现[7]。

5.2 炮孔布置

根据爆破设计的炮孔间距、排距,进行炮孔平面布置,炮孔布置力求准确。对于临空面前排的炮孔,最小抵抗线不能过小,以防止最小抵抗线方向出现飞石。依照从边到里的顺序标定钻孔位置。在位置确定后,通过测尺保证爆破孔施工角度,精确的角度可以使爆破的岩石面平顺。测量工作完成后,测量人员应进行炮孔位置复核,保证其与设计的最小抵抗线吻合[8]。

5.3 钻孔、清孔、验孔

采用潜孔钻机钻打φ=90 mm炮孔,按照现场布置的孔位施钻,并准确地控制好孔位、方向、倾斜角和孔深。根据钻孔作业面凹凸的高差、实际倾斜情况,估算出每个炮孔深度,使炮孔底处于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爆破后的平台平齐。钻孔完成后,用适宜的材料堵塞住孔口,保证孔内无杂物。炮孔钻完后将孔内石粉吹干净。

5.4 炸药填装、起爆网路连接

采用人工装药,严格按照爆破设计的药量和孔内段别毫秒雷管进行装药,往孔中装药时,要定量定位。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实现“单孔单响”,控制最大单段药量。严格控制每次爆破单段最大药量和总药量,尽量减少对周围民房的影响[9]。

把组装好的7、9、11段毫秒雷管及炸药分别运到爆破现场,把炸药分好放在各个炮孔旁。将雷管插入药卷中加工成起爆药包,插入药卷中的雷管应用胶带缠绕捆扎固定,徐徐放入到炮孔底,装完药后回填堵塞至炮孔口。连接好起爆网路并检查无误后,引至安全起爆点。

5.5 堵塞、覆盖、警戒起爆

由岩石爆破破碎机理可知,岩石的破碎主要靠“波”的作用和高压爆炸气体膨胀作用。如果炮孔堵塞不密实,高压爆炸气就会从炮孔中迅速逸出,从而降低了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达不到一定的破碎度,所以堵塞的长度和质量至关重要。为了防止爆破产生飞石,炮孔虽有很好的堵塞质量还不够,还应有足够的堵塞长度。炮孔堵塞长度不得小于最小抵抗线。加强炮泥堵塞,无药部分全部采用炮泥堵塞,减小炮孔前方的冲击力,进而减小冲击波对结构物的破坏力[10]。堵塞物用黏土和细砂拌和,其粒度≤30 mm,含水量15%~20%,一般以手握紧能使之成型,松手后不散开,且手上不沾水迹为宜[11]。用木棍分层捣固密实,注意保护孔中的导爆管不要受到损伤。

将编织袋中装不含碎石块的细土或砂,纵横交错成“井”字形在炮孔上叠压二层。覆盖橡胶“炮被”,“炮被”以搭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搭接长度大于15 cm,在爆破网路连接完成并检查连接无误后,将爆破区域全面搭接覆盖。橡胶“炮被”上再用压砂包,每平方米加压砂包4个。单块的橡胶“炮被”用铁丝连成整体,可以有效地控制爆破飞石及飞散物。

爆破施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起爆前必须做好安全警戒。一般的爆破警戒距离应大于200 m,爆破前,要派安全员拉起警戒线并在路口拦截过往人员,即将起爆时,要发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确认无任何危险后,爆破员收到起爆命令后进行起爆。

5.6 爆破振动监测

爆破振动测试是爆破施工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指导爆破施工,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使爆破效果达到最好。选取最近的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最弱的建(构)筑物或纠纷集中的建(构)筑物布置测振点。按照由近及远布置测振点时,遵循同一直线上布点原则。爆破距离10 m、20 m、40 m、80 m布置测振点。监测结果表明,最近的测振点振动速度控制在2 cm/s以内,爆破振动控制较好,周边建筑物没有受到影响。

6 结束语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南塘至黄华第4合同段紧靠民房路堑、岩墙深孔弱松动控制爆破,采用低威力、低爆速的炸药,装药顶部至边坡面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倍底盘抵抗线的距离。缓冲区边坡采用光面爆破,将炸药卷按一定间距,均匀地绑在竹片上,药卷紧靠导爆索,竹片靠向保留边坡侧,确保了边坡稳定、光滑和平整,减少了边坡修整量。

深孔松动控制爆破设计,根据爆破点周围不同的外部环境,采取了不同的爆破参数,并采用了一系列综合的技术措施,使爆破产生的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轻微震感、无飞石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路堑民房雷管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监测与分析研究
山西省祁县G208公路某段深挖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低威力导爆管雷管在工程爆破中的优势探析
高边坡路堑监控量测技术控制要点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PHED-1型电子雷管在露天深孔爆破中的应用❋
基于北斗的数码雷管监管系统的设计
京沪高速铁路不同线路形式噪声暴露研究
导爆管雷管网络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