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翼管鼻蝠分布的最北发现地
——四川蝙蝠新记录

2020-07-28石红艳,刘昊,陈江南

四川动物 2020年4期
关键词:头骨上颌外形

2017年8月15日,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芝苞乡(海拔500 m)采集到1只雌性亚成体蝙蝠,根据其外形及头骨特征鉴定为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harpia,是四川翼手类动物一属和种的新记录,也是该物种迄今为止在国内外的最北分布记录。标本现保存于绵阳师范学院动物学标本室,编号为MNU17815。

1 外形及头骨特征

本次采集到的标本掌指间软骨未完全骨化,为亚成体(图1:A),头体长61.00 mm,前臂长51.26 mm(表1)。鼻部前端明显突出,呈短管状八字展开;鼻吻部短且宽;耳壳圆无缺刻,耳屏尖长,端部略向后弯曲,长度约为耳长的1/2;全身被有密而柔软的毛,背毛尖端为棕褐色,基部黑色,中部浅灰色;腹毛整体为灰色,基部略深;股间膜及后足整个背部密布棕褐色长绒毛,腹面有稀疏的短毛;翼膜后缘延至后足外趾中部(图1:A、B)。头骨粗壮,颅全长22.14 mm。吻突短而宽(图1:C),矢状嵴和人字嵴特别发达(图1:C、F),眶间缢痕不明显(图1:C),下颌骨冠状突大而高,冠状突最高点到齿骨角突下缘最远点距离是下颌长的63%(图1:G)。听泡小(图1:D),齿式:2.1.2.3/3.1.2.3=34(图1:D、E),上颌最后一枚臼齿极其退化,齿冠面不及上颌第二臼齿的1/4(图1:D)。

图1 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外形及头骨特征(石红艳 摄)

2 讨论

毛翼管鼻蝠隶属于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管鼻蝠亚科Murininae毛翼蝠属Harpiocephalus(Mascarell,2019),目前认为毛翼蝠属仅存在毛翼管鼻蝠1种(余文华等,2017)。该种与形态结构相近的管鼻蝠属Murina种类区别在于:前者个体较大,前臂长大于45 mm,上颌最后一枚臼齿非常细弱,齿冠面不及其他臼齿的1/4,有时甚至缺少;而后者种类前臂长一般小于43 mm,上颌最后一枚臼齿齿冠面超过其他臼齿的1/3(Francis,2008)。毛翼管鼻蝠是一种数量较稀少的森林型蝙蝠,本底资料相对匮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动物红色名录虽然将该物种列为无危(LC)等级,但也提及该物种受到栖息地破碎化的影响。

四川省隶属青藏、华中和西南三大动物地理区划交汇区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翼手类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文献记载有47种,共2亚目6科18属(吴毅等,1999;胡锦矗,胡杰,2007;Yuetal.,2020)。其中,管鼻蝠亚科在四川仅记录到管鼻蝠属2种:金管鼻蝠M.aurata和白腹管鼻蝠M.leucogaster。毛翼蝠属在四川未有分布记录(蒋志刚,2015)。本次采集到的管鼻蝠标本在外形、头骨主要特征与文献记载的毛翼管鼻蝠特征相符(表1),可确定为毛翼管鼻蝠,是四川省翼手目动物一属、种的新记录。

表1 不同地区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外形与头骨的测量数据

目前文献记载毛翼管鼻蝠仅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余文华等,2017;龚立新等,2018),在中国大陆的分布最早见于彭鸿绶等(1972)报道的云南景东采集的标本,此后40余年在大陆的分布及生态资料几乎空白。近年来由于蝙蝠捕捉设备——竖琴网引入国内以及蝙蝠调查的广泛开展,该物种相继在广东(周全等,2014)、广西和江西(陈柏承等,2015;张昌友等,2016)、湖南、湖北和浙江(余文华等,2017)、贵州(龚立新等,2018)、海南(胡宜峰 等,2018)被采集到。余文华等(2017)通过MaxEnt模型对毛翼管鼻蝠在中国潜在分布区进行建模与预测,推测该种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集中于华南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海南;四川东南部属于毛翼管鼻蝠生存的中适生区域。毛翼管鼻蝠在四川通江的发现与该预测相吻合。此发现使该物种迄今的最北分布地点由湖南省炎陵县再向北扩展到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由于本研究只发现1只雌性亚成年个体,该物种在四川的种群数量、分布及栖息状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头骨上颌外形
CBCT分析上颌磨牙牙根及其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
头骨祈福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适盒A4BOX 多功能料理锅
上颌窦口大小与上颌窦副口对上颌窦气化影响的CBCT分析
锥形束CT诊断上颌窦内病变的发生率
神奇的水晶头骨
惊呆了,水果还能这么玩
会说话的头骨
肿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