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FEB 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20-07-28陈娟陈国涛权志慧王亚荣

癌症进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局灶易位双相

陈娟,陈国涛,权志慧,王亚荣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1病理科,2肾内科,3泌尿外科,重庆 402760

TFEB是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家族成员之一,TFEB蛋白由4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酸性激活域、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富谷氨酸域和富丝氨酸域等模序[1-2],其在调控细胞自噬、脂肪代谢[3]、免疫反应、炎症和肿瘤等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4]。MITF家族相关性肾细胞癌包括Xp11.2易位/TFE3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和t(6;11)(p21;q12)/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均以染色体易位形成转录因子基因,导致TFE3、TFEB基因过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的发生[5]。近几年,TFE3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报道较多,而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相对罕见。本文报道1例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目前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28岁,因“无痛肉眼血尿15 h”入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左肾中下极肿瘤性病变,大小9.3 cm×7.5 cm,遂行左肾肿瘤根治切除术,术后送检标本为15.0 cm×7.2 cm×6.0 cm的肾脏组织,切面见一边界较清楚的肿物,肿物大小为8.8 cm×8.0 cm×7.0 cm,切面实性、黄红相间、质地嫩。

镜下病理组织形态特征:可见明显的大小细胞双相结构,即大肿瘤细胞细胞质透明或嗜酸性,构成腺泡状、乳头状结构;腺泡中央为小圆细胞,小圆细胞深染、缺乏细胞质,构成特征性的“假菊形团”结构,其内可见嗜伊红的基底膜样物质及沙砾体(图1A),未见明确的坏死及核分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FEB呈核弥漫阳性表达(图1B),HMB45(图1C)、P504S及CD10局灶阳性,而波形蛋白(vimentin)、CK7、PAX8、CA9、肾细胞癌标志物RCC、Melan A及TFE3(图1D)均为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TFEB基因断裂阳性(图1E)。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该病例诊断为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该患者术后未进行化疗及放疗,随访22个月,情况良好,无肿瘤复发及转移。

2 讨论

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是极其罕见的肿瘤,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病例不足70例,主要以儿童、青少年好发,临床上常表现为腰痛、肉眼血尿,部分患者无特殊不适,常在体检时发现肾脏占位[6]。其生物学行为惰性,通常采取保留肾单位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无需放化疗,预后较好,很少发生复发和转移。其经典组织病理形态为肿瘤细胞出现大小细胞双相结构,大细胞呈透明或嗜酸性,构成实性、腺泡状、管囊状及乳头状结构,腺泡状及管囊状中央为深染的小细胞,小细胞可形成特征性“假菊形团”结构,其内可见嗜伊红的基底膜样物质及沙砾体[7]。文献报道,部分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组织形态错综复杂,小细胞常缺乏或无,大细胞局灶区域可表现为管囊状肾细胞癌样、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differentiated tumor,PEComa)及嫌色性肾细胞癌样形态,与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嫌色性肾细胞癌在组织形态学上有诸多重叠[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特征性表达TFEB(核弥漫阳性),局灶表达HMB45、Melan-A及P504S等,CD10可呈局灶弱阳性表达,CK7、PAX8、RCC、CA9常为阴性[9]。分子遗传学改变为位于11q12的MALAT1基因和6p21的TFEB基因相互融合,形成MALAT1-TFEB融合基因,导致TFEB蛋白过表达。研究发现了3种新的TFEB融合基因,即COL21A1-TFEB、TFEBCADM2及TFEB-KHDRBS2,这3种新型融合基因可能是乘客基因,不仅存在TFEB基因重排,还包含TFEB所在的6号染色体短臂的扩增[10]。

图1 TFEB 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镜下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图

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需要与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乳头状透明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PEComa鉴别。TFEB基因易位检测是诊断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金标准。

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以儿童及青少年好发,常为惰性,现有文献报道也可发生于中老年人,常为侵袭性,预后不佳。典型形态学为大小细胞双相结构,特征性的小圆细胞构成的菊形团及周围嗜酸基底膜样物质。Agani等[7]及Williamson等[11]各报道1例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除具有上述典型形态之外,2例均伴有广泛硬化及骨化。鉴于此,部分病理学家认为广泛硬化可能是TFEB基因易位肾细胞癌复发及预后不良的组织学表现,应予以高度重视。

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较为罕见,TFEB促使肾细胞癌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Calcagnì等[12]认为TFEB参与激活WNT通路,表明这个通路在TFEB诱发肾细胞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但由此可以推测,针对WNT信号通路进行靶向治疗有望成为TFEB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有效干预策略。

猜你喜欢

局灶易位双相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病理特征及中西医治疗效果的分析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细胞内的翻译后易位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与多期增强MS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效能比较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肝脏局灶性病变磁共振与多排螺旋CT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双相型障碍概述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对比研究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