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初二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07-27乔春梅
乔春梅
摘 要:进入初二阶段,地理学习的难度有了较大的增加,学习内容也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从大的方面来看,初二地理包含了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学生需要对中国的河流、山川、地形、地貌、降水以及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等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达到对中国地理的深刻认知。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地图为导向,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共同性与差异性进行广泛了解是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地图;初二地理;有效运用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地理学习就是各种琐碎知识的重复记忆。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为了考试应答,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各种条条框框知识的记忆上,而忽视了对地理环境的综合认知和深入体验,对于各种地理现象不能拥有独特的理解。而借助地图册,学生能够以形象立体的方式,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各种现状,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之中,以情景体验的方式,达到对地理知识的深刻记忆。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地图在初二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观察地图,全面总结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地理知识,教师经常是直接在黑板上进行书写,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这样就造成学生认为地理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讲解,而忽视了从地图中,通过自主观察获得知识的方法。因而,通过全面观察地图,总结地理知识,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度依赖。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气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来总结,有关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比如通过对《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两幅地图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在冬季,我国南北地区的气温差别很大。0度等温线在秦岭至淮河一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1月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同时学生也能够发现,在夏季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比较高,只有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依然比较寒冷。学生可以观察地形图发现,我国的气候类型也是丰富多样的,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多种类型。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是形象性的、具体性的,从而提升地理学习的乐趣。
二、综合比较,深度分析
很多的地理现象具有奇妙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没有进行充分的提升,学生普遍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地图的使用,学生能够将各种地理知识综合运用,对于各种地理现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获得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人口》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分析中国的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通过对人口分布图的观察,学生能够发现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西北内陆,人口比较稀疏。对于这种地理现象,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和降水图发现东南地区,地势平坦,降水充沛,而西北地区地势狭窄崎岖,气候寒冷。另外,通过工业分布图可以发现东南地区工业发达,西北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难以吸引大量的人才,从而造成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通过对多种地图的综合分析,学生能够从自然与人文等多种角度获得对地理现象的深刻理解,从而提升地理学习的成就感。
三、深入生活,多方感悟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学生的背诵为主,而不能让学生走出课堂。中国具有地大物博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旅游、参观博物馆等多种方式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实际的体验,并且在实践中积累更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以地图为指引,规划自己的出行与旅游线路,感受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照多种地图,对北京进行研究。比如学生可以查阅北京旅游地图,发现北京的名胜景点非常众多,有圆明园、鸟巢、故宫、景山公园等,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在放假期间,学生可以根据旅游图制定游览北京的计划,选择不同的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以方便快捷的形式对北京进行游览。又比如,通过参照北京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图,学生可以乘车途经北京的各个地区,通过实地观察验证地图的描绘。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以实践的方式深入生活,具体地感受地理知识,加强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地理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不能形成牢固记忆和深刻理解。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把握各种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积极发挥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指引作用,引导学生将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有效工具。通过自主观察,获得地理知识;通过深刻分析,解释地理现象;通过实地感受,体会地理风貌,而获得对地理的深刻认知,提升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尚念奉.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中华少年,2017(22).
[2]李新广.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学园,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