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做准备
2020-07-27孟宪玲
孟宪玲
有学者曾经这样界定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思维素质的教育。思想素质就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它决定着人的世界观,即怎么做人。而思维素质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它决定着人的方法论,即怎么做事。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正是哲学研究的内涵吗?可以说,哲学素养关乎人的幸福人生。
196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马修·李普曼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儿童哲理小说《聪聪的发现》。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儿童哲理小说,标志着“儿童哲学”这一崭新教育领域的诞生。这部儿童哲理小说,涵盖了认识和思维、道德和伦理、价值和审美的全部哲学内容。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儿童哲学在内容上分为两部分:一是儿童思维能力方面的启发和训练,二是儿童教育中有关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前者指向思维素质,后者指向思想素质。不难看出,儿童哲学教育有助于儿童核心素质的培养,更有助于教育者认识儿童,重构自己的儿童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一信念的追求下,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第二小学坚持开展了近10年的儿童哲学教育,并由此引发了教师教育理念、课程结构、学校文化的深刻变革。
一、创新校本研修模式
在开展儿童哲学教育初期,遇到的最大阻力竟是教师。有的教师将儿童哲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以说教为主;有的课堂提问肤浅,学生揣摩教师想要的答案,说一些空话大话;还有的教师把安排好的儿童哲学课程私自改成了辅导课、自学课。实践中,我们反思自己,缺乏哲学素养和哲学精神的教师怎么能上好儿童哲学课呢?
反思课程改革走过的弯路,我认为课程改革最终还是要一线教师去落实。无论专家讲得多么理想,教师都要辩证地思考,批判地继承。因此,能上好儿童哲学课的教师,就一定能贯彻好课程改革的精神。学校通过“思辨—联系—实践”研修模式,创新研修内容和方式,提升教师的哲学素养,让教师在研究中享受教育的快乐。
(一)在思辨中学会反思
在实践中,教师会遇到很多困惑,诸如:限制教师讲课时间合理吗?小组合作学习适合每一个学科、每一个课型吗?如何处理板书设计和电子白板的关系?预习是否冲淡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出示教学目标有意义吗?每当教师产生困惑,我们就会组织教师展开思辨:这个要求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要求?请说出理由。对这一要求你亲自实践过了吗?在实践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希望教师在讨论中能发表不同的见解,在碰撞中学会反思,并自觉地对各种教育问题做出辨证的思考与判断。
(二)在联系中进行整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类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教学领域更是如此。通过校本研修,我们帮助教师从课题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科知识等方面建立联系。我们寻找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三要素之间的联系、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教学评价之间的联系、独学与合作之间的联系等。建立联系后,教师们发现好多工作是可以整合的,可以化繁为简的。这样不仅减轻了师生的负担,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在不断的联系中,教师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了,冷冉先生“情知和谐并进”的教学观也在课堂上体现出来了。
(三)在实践中验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教师中营造“没有行动就没有发言权”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在校本研修中增加了“教学片段体验”环节,就课堂教学中發现的问题,由一位教师重现某一教学环节,让教师换位成“学生”,现场合作、交流、汇报、评价。用这样一种研修方式,我们解决了课堂上教学评不一致的问题,解决了合作学习后时间不够用的问题,解决了三维目标不能统一的问题。在“教学片段体验”中,教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思辨—联系—实践”校本研修模式不仅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还促进了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当教师以辩证、全面、客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时,他们的教育观、学生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和风细雨的教师文化蔚然成风。
二、开设儿童哲学课程
儿童哲学是一门启迪儿童智慧、开发儿童思维的科学,它主要以讨论的方式展开。一个称得上有效的儿童哲学讨论,通常以一个故事作为刺激物,使儿童的推理、反思和道德责任感都能够得到训练。那么,引发儿童思考和讨论的哲理话题从哪里来呢?经过对儿童哲学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香炉礁第二小学形成了以哲理故事、哲学主题、新闻故事为刺激物,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辨的儿童哲学教育模式。
(一)哲理故事,学会质疑
刚开始接触儿童哲学,教师通过一些有哲理的小故事入手。《掉进井里的驴》《钉子的故事》《塞翁失马》等一个个看似平淡的故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在儿童哲学课堂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生听故事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他们自己提出讨论的问题,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在这种问题—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安排了不同思维深度的哲理故事。比如,同样是认识自我的哲理故事,《小猪变形记》适合低年级学生,《另一个保罗》适合中年级学生,《真假近视眼》则适合高年级学生。学校整理出《香炉礁第二小学学生必读50个经典故事》,一个个生动而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将伴随孩子们幸福成长。
(二)哲学主题,思考人生
哲学故事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接着,教师尝试从哲学主题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讲述哲理故事、生活故事和时事新闻,引发学生对自我、社会及人生的思考。生与死、人与动物、男孩与女孩,头儿与普通人、幸福与痛苦等哲学家苦苦探寻的问题,都成为了学生们思考的话题。在进行《生与死》的主题讨论中,学生提出“人生有轮回吗?人有灵魂吗?既然人与人是平等的,那么将军和士兵谁的价值更大?”等问题。在进行《自由与不自由》的讨论中,学生懂得了自由的真正涵义,自由不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是不做不应做的事情。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懒洋洋的自由,自主自律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我们借鉴了法国哲学家拉贝·米歇尔的《写给孩子们的哲学启蒙书》和美国作家伯瑞茨编写的《美国小学儿童哲学课程》,选择三十个主题分配在各年级中。像《战争与和平》的主题适合高年级学生讨论,《幸福与痛苦》适合中年级学生讨论,而《大与小》则适合低年级学生讨论。
(三)新闻故事,关注社会
在实施儿童哲学课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生活故事和热点新闻尤其感兴趣。计划在课前5分钟进行的新闻交流,常常被延迟到十分钟、十五分钟。身边故事与时事新闻,让学生更关注社会,并用审辩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做出正确的评判。随着二胎政策的出台,有弟弟妹妹的学生多了起来。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老师发现这些家中的“老大”,有不少失落和委屈。六年级杨学红老师在了解到这一现象后,召开了“一孩儿好还是二孩儿好”的主题辩论会。杨老师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一孩家庭和二孩家庭的利和弊,引导学生如何看待这些利弊。在比较中,孩子们发现,“老大”现在的委屈和失落,将会换来更多的亲情和回馈。现在的责任和担当,也一定会成就自己的未来。辩论会上,孩子们时而委屈落泪,时而破涕为笑。哭过笑过了,心里的结也就解开了。
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中因失误而崩溃的中国选手李云龙、辱母杀人案中的于欢、劝人戒烟而致人死亡的医生,都成为同学们讨论的话题。儿童哲学,让学生们开始以质疑、批判、辩证的眼光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这正是当今社会需要的审辨式思维人才。在辩证、全面、客观分析事情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慢慢地形成了。
儿童哲学课堂中这种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也深入到了其他学科中,分析、推理、比较、应用等高阶思维特征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学生的思维中。在实施儿童哲学教育中,我们看似在讨论哲学问题,其实是在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说,儿童哲学课程是一门思考、践行“真善美”的课程,是一门“来自社会,高于社会”“取之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学生的社会化适应过程在儿童哲学课程中得以体现。
三、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儿童哲学教育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也带动了学校文化、课程结构的变革。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的一切决策都应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做为校长,我们一定要摒除功利思想,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静下心来做教育。
(一)营造温馨育人环境
儿童哲学教育,需要一个宽松、民主的人际关系,人人敢于质疑,不惧权威。儿童哲学教育更需要一个平等、自由的育人环境,人人平等,享受自由。基于儿童哲学对教育的诉求,香炉礁第二小学“和合”校园文化应运而生。
汲取儒家思想精髓,学校提出了“和合”价值系统。所谓“和”,即和谐,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学生。“合”即合作、融合、适合,通过合作、融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和合”教育以“和”为价值导向,以“合”为途径和手段,把教育活动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地发展。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校的校训就是“和而不同”。我们认为,“和而不同”的核心特质是自由。自由不仅指行为上的自由,还有心灵上的自由和思想上的自由。行为上的自由,是以遵守规则为前提的,不做不应做的事。思想上的自由,指不惧怕权威,不盲目从众,敢于质疑批判。心灵上的自由,指的是学会关心和照料自己的心灵,不管年龄和身体如何变化,心灵的自由一直以来就是哲学家们所向往的理想境界,而这恰恰是我们很多老师容易忽视的地方。在香炉礁第二小学,我们更推崇那些和风细雨、淡泊名利的教师。我们鼓励教师发扬农夫精神,尊重规律,尊重差异,做到润物无声、潜心育人。“和风细雨”的教师文化和“和舟共济”的学生文化共同奏响了一曲和谐温馨的乐章。
(二)构建“和合”课程体系
秉承“和合”教育思想,学校建构了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组成的和合课程体系(见图1)。三类课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其中拓展型课程中的儿童哲学、快乐科学、花样体育,有效地融合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综合化、校本课程个性化。
学校的课程整合是从儿童哲学课程开始的。2011年起,学校将儿童哲学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每月上两次课。2016年学校提出了“儿童哲学+”的理念,将儿童哲学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建构了以儿童哲学课程为核心的德育特色课程群。在德育课堂上,教师根据单元主题,设计具有哲理性的小话题,引发学生质疑、讨论。根据语文教材单元主题,指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挖掘地方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引发学生对自我、社会、自然的思考。以儿童哲学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建构,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将体验科学与STEAM教育引进科学课程中。科学课中增加一些科学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Steam教育,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将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艺术等学科进行统整,提高了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
作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学校并没有以足球代替其他运动,而是提出了“建立惠及每一个学生的体育赛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赛制中,在比赛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学校通过分项课间操、校本课程、体育节等活动和赛事,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学校开设了十五门类校本课程,解决了以往时间冲突、人员冲突的问题。此外,每年召开的数学周、科技周、艺术周、体育周、英语周、阅读周,促进了学科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个性化发展搭建了平台。
整合原理,让我们站在高处,将三级课程、课内外和校内外课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促进了学生健康、和谐、全面、持续的发展。
(三)把握适度原则
以课程改革为例,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要摒弃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这两种方式如何在一堂课中转换,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风格和学生实际水平来灵活把握。
因此,近年来学校对体育工作进行了调整。根据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布局,将课间操活动安排为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绳类五大区域,每一类又划分为竞技组和基础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水平,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尽管我們的大课间操不够整齐划一,不够“好看”,但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变得多样,体能也在不断增强。我们不追求功利,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趋利避害,把握适度原则,更是一种管理的智慧。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