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疫应树立常态化思维
2020-07-27梁好
梁好
隨着全国疫情形势趋于平稳,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学生返校开学排上日程。错峰开学,分批进校,高三、初三学生首批返校等措施,不仅避免了人员聚集,而且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提高了疫情应对能力,让师生尽快熟悉和适应特殊时期的学校生活。
首批学生返校后,诸多学校都井然有序,管理规范,防控严格,明确规定按不多于40名学生组建临时教学班,学生在校期间需全程佩戴口罩,食堂错峰就餐,一人一桌,宿舍由8人间变成4人间……尽最大可能保持社交距离,阻断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有力地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在高三、初三学生顺利返校之后,学校面对着更多年级的复学复课以及教育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这给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而依然遵照首批返校学生的复课要求与防控规范来执行,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现实问题。诸如组建临时授课班,学校没有教室可用;宿舍8人间变4人间,一半学生没有床位;每天每位学生发放两只口罩,造成口罩物资短缺等。因而,根据疫情发展的形势,适时调整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学的常态化思维,全面推进学校的复学工作,才是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向。
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只有严格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才能保障学校的安全。理论上讲,学校复学后,学生应时刻与他人保持1.5米的安全距离;但不是所有学校的办学条件都能达到疫情下的特殊要求。因而,学校应依据实际情况,将防控工作做足、做细、做到位,避免形式主义。
学生返校后,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务是让教育教学秩序回归常态,应在师生体温监测、健康复查以及严格消毒制度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实施网络化防控。可将学生上课区域固定,活动区域固定,就餐区域固定,行走路线固定;对于突发状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规范要求处置。如此,才能保证学校不被防控的形式主义所束缚,从而腾出更多精力搞防控,抓教学,促使防疫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