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创意产业政策观察
2020-07-27薛海涛
薛海涛
方今世界,各国相继将文化产业纳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领域。在这其中,英国并没有使用被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使用的“文化产业”的定义,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明确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划为创意产业统计范畴。
英国创意产业总体规模
为了应对本国制造业逐渐衰退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肩负解决英国民众就业问题与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于上世紀90年代被提到发展议程。如今创意产业在英国已成为与金融服务业相媲美的支柱性产业,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已成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最大的国家。据统计,英国每户每周用于娱乐与文化上的平均消费约59英镑,仅次于交通。目前,英国的创意产业基本形成了三个聚集地区,分别位于伦敦、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伦敦是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是世界创意之都。英国打造出伦敦电影节、伦敦时装周和伦敦设计节等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活动。截至2020年1月份,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公司中,电脑软件行业和表演艺术行业占2/3,分别是41200家和29000家。
创意产业是英国的重点特色产业之一。从建筑到音乐到计算机游戏和电影等,英国创新、多文化的创意产业相当发达。英国 历史上就在艺术、设计、创新方面领先世界。创意产业包括许多 分支部门,如广告、建筑、时尚、电影和视频、软件、计算机服 务和电视、广播等。
如今,数字化和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推动英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之一。创意产业也帮助曼彻斯特、盖茨黑德与格拉斯哥由传统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文化城市。位于伦敦东区的霍克斯顿交通发达,聚集了几百家创意企业和大量优秀的创意人才,是国 家知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聚集的地方,成了世界著名的创意产业园区。格拉斯哥地区有英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园区,并集中了大量的英国软件企业,这里的创意产业突出了与软件和电子产品结合的特点。曼彻斯特市英国的老工业区,该地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引进改造老工业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据2020年1月英国文体部公布的数据(C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 Estimate - January 2020),2019年英国数字经济已经超越制造业、采矿、发电等工业部门,成为英国最大经济部门。彭博社2020年4月1日报道称,由媒体、互联网和电影、音乐、广告等创意产业所构成的数字经济已成为英国最大的经济部门,占去年英国经济增加值总额的14.4%。去年英国数字产业增长4.6%,是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多。
英国创意产业政策体系
英国在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7年布莱尔政府上台后,创设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内设“创意产业工作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大力推进创意产业。1998年和2001年,英国文体部两次发表创意产业纲领文件(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提出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包括: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等实施系统性扶持,逐步建立完整的创意产业财务支持系统,包括以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作为对创意产业的财务支持。英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理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用政策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英国政府的创意产业政策,是目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被视为设立了创意产业的“黄金标准”,即政府以增加培训、融资倾斜、推动立法等方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在面临国内创意产业环境中关键的金融及投资问题时,“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出版了专门手册,直到相关企业或个人如何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同时,逐步推动完整的创意产业财务支持系统,包括以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作物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务支持。
2005年6月16日,英国政府提出要把英国建设成为全球“创意中心(The Creative Hub)的新目标,为此,政府主管创意产业的部门文化传媒体育部(DCMS)采取了一系列建设“创意英国”的战略举措,在创意产业的支持、发展及提高生产力方面建立一个更好的框架。该战略是英国有史以来首个以产业为主导的战略,同时也将在英国的创造力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鼓励外来投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11月英国政府发布了创意经济计划(The Creative Economy Programme), 2006年又公布《英国创意产业竞争力报告》(《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K's Creative Industries》),将创意产业分类为三个产业集群:生产性行业 (Production Industries);服务性行业(Service Industries);艺术品及相关技术行业(Arts and Crafts Industries)。政府的积极参与与引导,使英国发展出一套全球范围内最完美的文化创意体系,在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艺术社群与文化组织以及商业、工业之间,贸易、教育与文化政策之间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
为了保持英国创意产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在创意产业的国 际竞争中确立优势,2006年底DCMS又成立了工作基金(The Work Foundation),负责跟踪、研究和分析创意产业的发展经 验和面临的挑战,并于2007年6月发布了其研究成果——“保持领先:英国创意产业的经济业绩”(Staying ahead: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UK's creative industries),研究报告指出创意产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核心创意产业,其积极意义更在于创意产业能够渗透到其他产业,推动整个经济领域的创新和价值增值,创意产业的发展要实施系统推进战略。
在实施全球“创意中心”的目标过程中,英国政府认识到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和创意人才是关键之举,DCMS于2008年2月发布了“新经济下创意英国的新人才”(Creative Britain New Talents for a New Economy)战略报告,提出了要激发每个人的创意才能,缔造一流的创意企业、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报告不仅制定了包含8个方面的整体战略框架,而且出台了26条详细的行动计划和相应的目标,主要内容如下:
一、为所有儿童提供创意教育:从小培养创意才能,发挥个性化的创意是英国实施“创意英国”战略构想的首要内容。政府计划在三年内资助2500万英镑,实施“发现你的才能”项目,为儿童和年轻人提供每周5小时的文化教育活动;
二、为创意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把个人的创意才能转化成职业追求和就业机会,同时培养世界级的创意人才和技能,是实现“创意英国”的基本内容。政府建立专门的创意产业“学术中心”(Academic Hub),为14-25岁的个人进行创意技能培训, 计划到2013年创意产业每年培养5000个学员,同时建立有效通道支持所有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创业;
三、支持创意产业的研究和创新: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创意化,技术战略部提供1000万英镑支持创意产业研究和发展,促进新技术的创意化和产业化,同时启动创意产业的知识转换网络,通过创意,及时把新技术转化为各个产业的经济价值;
四、帮助中小创意企业成长:中小企业是创意产业的主体,也是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组织,计划分别由英格兰艺术委员 会、区域发展署、企业资本基金等为中小创意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不同的支持,特别在获取资金等金融方面采取有力举措;
五、培育和保护知识产权:从法律法规上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为适应新传播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挑战,完善互联网服务商和版权所有者之间知识产权共享的法律,政府于2009年4月实施新的知识产权的补充法规,英国知识产权办公室也将实施相应的行动计划,促进对知识产权重要性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六、支持创意集群发展: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署将在西北和西南两个地区推进“区域创意经济战略”试验区,形成创意集群,为了把区域内的公共投资与创意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政府负责投资建设新一代宽带通信等公共设施,地方政府协会则推 进“地方基础设施项目”,完善适应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文化创意部门则开发新产业内容,如英国电影委员会在英格兰艺术委员会、艺术和人类研究委员会等的协助下将发展“混合媒体中心”等新型创意产业;
七、促进英国成为世界创意中心:英国贸易投资部门将引领一个5年战略以加强英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包括定期举办类似“达沃斯论坛”的世界级创意论坛,为世界顶尖创意领袖和企业家提供对话和合作的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意活动等,如对伦敦的创意节日活动,以及英国各地重要的创意活动进行整合,实现有机互动;
八、保持战略的不断更新:随着实踐的发展不断更新相应的战略举措,让制定的战略能够保持领先。
英国创意产业的基础环境成熟,运作机制得宜,产业结构上中下游完整,所选定的产业均是英国发展较成熟的产业,各个产业部门能够相互支撑,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英国政府及相关机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增加对文化生产所需基础设施的投资,如工作室等;其次,出台各种标志性开发项目,如在城市地区建造艺术中心、剧院、音乐厅等;第三,投资公共艺术和雕塑的建设;第四,加强商业与公共部门的合作,包括开发商、银行、国内以及国际公司等。
同时,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为英国政府制定创意产业政策提供完整的信息支持,从而保证政府文化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连贯性、一致性。英国政府还增加博物馆开放数量、开展教育培训、纸质档案数字化、为创意创业者提供资助(如英国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s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s可向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等,为全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意环境,为公民提供接触创意产业的机会。
英国创意产业对外政策
英国历来非常重视创意产业的外向型发展,在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贸易方面,政府通过实施帮助创意产品和创意企业走向世界的国家整体营销和品牌战略,竭尽全力发展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
早在1998年英国政府就专门组建了创意产业出口顾问团,主要负责研究促进创意产业的出口组织,其主要职责是为创意产业出口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或组织相关活动,以帮助政府协助新成立的出口商增强国际贸易能力。与此同时,政府也会对国内的出口组织给予支持和帮助,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国内创意产业领域内的市场竞争,以提升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并利用国家力量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全方位合作,以塑造其良好的国际形象,最终达到支持和鼓励本国创意企业和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空间。
为促进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贸易,英国专门设立相关部门来行使其职能,由文化、媒体和体育部负责创意产业文化商品的出口准许,并管理电影、音乐、国家彩票、体育和旅游等产业部门;贸易工业部门负责广播电视、硬件、数字内容、计算机游戏、传播媒体网络交流、旅游、体育休闲、造纸和印刷、报纸杂志图书出版等产业部门;对外经贸部门则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和出口方面给予指导。
英国成立了创意出口小组(CEG)、表演艺术发展小组(PAID)、设计协作小组(DP)三个产业出口指导小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海外市场。除此之外,英国中央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对外文化协会,负责海外文化交流。相应的各级地方政府也成立了艺术委员会,扶持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英国政府还会对出口的创意产业进行评估,以明确出口的先后顺序,再构建长效的出口策略,并利用驻足在世界各国的大使馆和众多的私立创意组织作为推介平台,使创意产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推销出去。
举一个辨识度最高的例子。风靡全球的《小猪佩奇》的制作方和版权拥有者英国eOne公司,就在这个蠢蠢的动画形象走红的同时,其公司财务报表显示2016年全年《小猪佩奇》在全球范围内为公司带来了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2亿元)的零售额,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9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0%。而这背后亦有来自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海外推广的极大助力,曾有不止一位英国大使穿着小猪佩奇的服饰(配饰、首饰)等相关产品出席公开活动,为这只产自英国的吸金小猪不断安利。
英国创意产业投资管理体制
英国国际贸易部是英国主管投资的政府部门,负责为海外企业来英国投资提供建议咨询,以及有关资金、融资、人员招聘和运作方面的信息,引荐专业顾问和主要联系人,帮助投资者寻找合作伙伴,获得财政奖励。英国有很多种企业形式,选什么样的形式往往是根据企业战略和纳税多少而决定的。
分公司:分公司是海外公司在英国的“常设机构”,通过当地代表在英国开展业务。如果只需要几个销售和市场人员在英国开展业务,那么开设一个分公司就足以满足要求。在英国开展业务的海外企业的分公司必须要到公司注册署 (Registrar of Companies)注册登记,并向公司署(Companies House)和英国皇家税务与海关总署(HM Revenue & Customs)提交年度信息资料。英国分公司的营业利润必须在英国纳税。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不过,如果希望把全球的税收降至最低,也可以由通过位于第三國的中介控股公司。采用有限公司开展业务有很多切实的好处:
首先,只要企业运营合法并遵循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企业倒闭了,有限公司的形式可以使股东个人的资产得到保护;其次,很多供应商和客户都更愿意和有限公司开展业务往来;采用有限公司的形式,关联公司之间的业务和财务往来会很简便;第三,有担保资质的有限公司申请工作签证会更容易;最后,如果一家公司要购买英国公司,针对有限公司的收购前财务尽职调查要更为便捷。如果一家有限公司被收购,保持业务连续性,将收购造成的干扰降至最低,对有限公司来说也非常简单,因为按英国法律规定所有的客户、供应商和员工合同都可以延续不变。
在英国,文化投资的渠道是多样的,有政府拨款、准政府组织资助、基金会资助等。政府对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实行“政府陪同资助”,即如果企业决定投资文化产业,政府将陪同企业资助同一项活动。政府特别鼓励“新投入”,即当企业第一次投资时,政府“陪同”企业资助的比例为 1:1;对于第二次资助,政府则对企业多出资助的部分实行1:2的比例投入。此外,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出版了详细手册,指导企业或个人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同时建立包括风险基金、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文化产业的财务支持体系。英国政府推动成立了众多基金, 建立政府、银行和行业基金及创意产业间紧密联系的融资网络,帮助解决创意产业最初的融资困难。
除此之外,英国还采取国家彩票基金投资创意产业的新模式。但是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投资支持是极为严格的,其文化领域的投资方向相当明确,且倾向于公益文化。政府在鼓励企业赞助文化艺术的同时,鼓励全体公民自愿支持文化事业。
英国政府文化投资的领域非常明确,明显倾向于公益性文化,资助的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严肃艺术,如戏剧、古典音乐、歌剧、芭蕾等;第二,国家级的重点文艺团体和事业单位,如皇家歌剧院、皇家芭蕾舞团、大英博物馆等;第三,高质量的艺术节目。
英国创意产业优惠策略及其他相关政策
英国中央、地方政府均有对外国投资的鼓励优惠政策。外国投资项目可以同时享受多项支持政策。大部分支持政策规定,项目在获得批准前不得启动,否则面临失去政策支持。相关优惠政策及支持计划可向英国国际贸易部、地区发展署或专业顾问公司 查询。主要支持政策有:国家援助计划、地区援助计划、当地援助计划、特殊项目援助计划、研究与开发援助计划。
创意产业减免税:自2013年4月起,经欧盟国家援助计划批准,高端电视、模拟、视频游戏等行业可享受100%的开支免税抵扣或25%的亏损免税抵扣。企业区(Enterprise Zones)内设立的企业享有一揽子财务援助、简化审批程序和其他业务支持等优惠。企业区位于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英格兰的Alconbury Airfield、 City Centre和 Temple Quarter 三个企业区以及苏格兰的Creative Clyde-Glasgow企业区将创意产业作为重点行业。实行差别税率是英国政府扶持创意产业的重要做法。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经营者需要知道的是,早在1984年,中英两国就签署了《中英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议》。1996年,两国又签署了《中英关于修订对所得及财产收益相互避免征税和防止漏税的协定的议定书》。2011年6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新的关于对所得和财产收益相互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截止目前,英国还没有对创意产业进行全面宏观制约的法令,在创意产业的某些具体领域有一些法律法规规范此领域的发展,主要包括广播影视、遗产保护和新媒体。另外,在税法、劳工法等其他领域的法律中,也间或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规定。
在立法方面,英国创意产业相关的重要立法有《1988年版权、外观设计和专利法》、《2002年企业法》、《2003年通讯法》、《2010年数字经济法》和《2012年现场音乐法》等。作为创意产业的主管部门,DCMS于2013年2月发布了一份政策性文件,对于英国在促进版权产业(传媒和通讯领域)的政策做法以及未来将要实施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英国具有400年以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历史,是世界上最早通过颁布法律来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其于1623年颁布的《垄断权条例》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而完整的专利法,1709年颁布的《安娜女王法令》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著作权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为英国奠定了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鼻祖的地位,也对后来资本主义各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上,英国参加了众多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包括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6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61年《罗马公约》、 1970年《专利合作条约》、1994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等等。同时,英国还严格实施欧盟的知识产权法律,及《著作权、产品设计和专利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本国法律。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达到了“苛求”的程度,对版权合理使用只允许“为科研或个人学习目的”而使用文字、音乐、绘画或雕塑等艺术品,因此,在英国为个人娱乐目的未经作者同意而使用作品属于侵权行为;对无法找到作者的作品,英国都给予了有效保护,各类企业在使用此类作品时都必须准备好备用金,以便作者现身时兑付。
英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由英国知识产权局具体负责,隶属于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在英国,申请专利和商标、注册设计十分方便。各种知识产权项目的审批 程序都有量化的规定,如3个月内审核95%的设计申请;4个月内发表90%的专利申请研究报告;两年半内批准90%的专利申请等。
在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BEIS)担负制定整个知识产权领域战略、采取保护措施和执法行动的政府职能,英国知识产权办公室(IPO)则是其执行机构,其管辖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设计、商标和版权,致力于为促进创新而提供简洁明晰、便于理解及获益的知识产权制度。英国政府建立了知识产权网站,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知识、法规、方法,并提供在线服务。另外,2004年由原英国贸工部和专利办公室联合组建了“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论坛 ”,负责推进创意产业新商务模式、关于知识产权的教育与交流。近年来,数字盗版对英国就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2010年,英国推出《数字经济法案2010》,为更好地保护著作权的数字版权提供了法律依据。法案规定,宽带运营商应当对有盗版下载行为的用户进行警告,多次警告无效后会对这些用户实施一定时间或永久的断网惩罚。
英国的商标注册有特定流程。知识产权委员会要求所申报的商标是与众不同的,而不是描述性的。所申报的新商标必须非常不同于已注册或已提出注册申请的商标。知识产权委员会在批准新商标前有可能对已注册的商标进行在线查询搜索。商标的申请须制定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类别,现在共有45大类商品和服务。将商标用于指定商品和服务的类别必须是商标申请人的真实原意,商标需获得证明其有效的签署文件后方可具有法律效力。商标可以用文字、企业标识或甚至是某种颜色的形式来注册。也可以申请“欧盟商标”,这类商标在欧盟内的所有国家都受到保护。
二、企业强制保险
英国有各种各样的保险。企业必须要考虑购买的保险包括以下几种:
公共责任险:提供在公司办公场所发生的或因公司业务引起而造成的所有损失或损害,包括对个人的伤害的保险;雇主责任险:对因雇员行为或疏忽所造成的损失或伤害提供保险;房地产保险。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定险种,是与特定的经营活动相关的,如产品责任险、专业免责险(特别是对于那些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每家企业都有自己对保险的需求,谨慎的做法是在经营活动开始前先听取保险经纪人的建议。
三、劳动就业政策
英国雇佣法规定,一名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8小时,除非他自己同意不按照工作时间规定。法律规定,员工每工作4小时,至少要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员工一次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员工每周至少有一个连续的24小时的休息时间。如果是轮班形式,员工在结束上一班工作到开始下一班工作之间必须有1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多数英国公司都提供福利,一般为部分养老金补贴或全额养老金(仅雇主缴费);提供公司班车或车贴;健康和、或牙医保险、停车位等等。员工每年有至少20天带薪年假,外加8天公共假日。每年25天的假期也不鲜见。
四、创意人才
英国政府为了解决创意产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名为“创造性伙伴关系“的文化项目,通过创意机构与学校合作对从是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培养了一 大批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政府鼓励雇主和技术提供者开创创新学习基地,包括现有给类学院的有机结合以及全新教育机构的简历,高标准的人才培养以及全新科目的开设与教授。
2010年,英国在《下一个十年》规划中,从教育培训、扶持个人创意及提倡创意生活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帮助公民发展及享受创意。近年来,英国自上而下努力为年轻人提供接受创意教育的机会,向他们传授适应创意产业需求的工作技能,为年轻人提供在创意部门工作的机会等。2012年12 月,英格兰艺术委员会发起了一项“创意产业就业计划”,并于2013年3月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为6500位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毕业生及在校生)提供带薪实习和在职培训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文化艺术方面的技能和工作经验。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为该计划拨款1500万英镑,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所有致力于音乐、舞蹈、戏剧、 文学、视觉艺术、现代工艺、马戏、狂欢艺术等领域的创意企业均可向“创意产业就业计划”申请基金,用于支付向年轻人提供实习或学徒机会的费用。
五、政府资助
英国政府协同金融界和有潜力的民间投资者为中小型创意企业提供资助,逐步推动强大的创意工业资金支持系统。目前英国队创意企业和个人资金扶持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政府财政支持;二是基金支持。英国的国家彩票基金项目是利用社会集资的方式进行文化創意产业投资的典型。英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家彩票,为文化事业创造了大笔经费,有力地推动了英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英国国家彩票作为一项特殊的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伦敦每年有将近两亿美元的专款用于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其中46.1%为财政拨款。英国政府的文化资助主要是通过政府委托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来实现。政府对文化事业支持不是大包大揽,二是鼓励他们自创收入、争取社会赞助。艺术委员会通过各种方式对享受政府长期资助的艺术团体进行监督。基金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方组织,其投资以非盈利租住为主体,以组织的愿景和使命为宗旨,带有更多的公益色彩。
文化资助的模式:文化媒体体育部负责财政拨款,但不对文化单位直接体统资金支持,具体事务交给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如英格兰艺术委员会、工艺美术委员会等由专家组成的机构,他们负责对各文化单位进行评估和拨款。
综上所述,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支持和热忱,造就了现在的“创意之国”。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英国,创意与科技联姻,是实现“现代工业战略”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