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赫金学术思想视角下的《决斗》解读

2020-07-27辛蕊

牡丹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巴赫金罗马小说

辛蕊

《决斗》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库普林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揭露了沙皇军队的无能和黑暗、军官的腐败和野蛮。巴赫金的学术思想对文学研究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复调小说等相关理论对《决斗》进行解读,为读者赏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巴赫金”文学理论

巴赫金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文艺学家,对20世纪文化界思想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将俄国形式主义与艺术批评相结合,提出了移情说,确立了作者与主人公互为主体的对位关系和对话理论与复调小说思想。第一次把作者的声音与主人公的声音平等对待,还独创了狂欢理论,将文学与民间狂欢文化紧密结合。巴赫金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区别于传统“独白小说”的核心便是小说的“对话性”,巴赫金的美学与哲学思想的根基是对话理论。而所谓的“复调”这一术语本是源自音乐理论,音乐的复调是同时发展两个声部,甚至不止两个声部,尽管不同声部完美地连接,相互叠加,却又保持着彼此的相互独立。复调小说亦是如此,好多条主旋律同时并存、同时并进且彼此相互和谐。许多种价值观客观地同时存在,具有同等价值,都是美妙动听的主旋律。每一个小说人物形象也都是独立自主的,但又是彼此并存,达到同等价值的一种丰富体现,而不是去做褒贬取舍。作者刻画的主人公绝非完全物体化的客观描述对象,没有被赋予典型的性格和品质特征,往往以睿智的思考者的面貌出现在文本之中,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思想和观念,不作为作者思想的传话筒,他们甚至会与作者展开交流辩论。小说角色作为一个生命体,受到特定的文化教养,做出自我生命的表现。

小说家不应该是任何观念的代言人,他甚至不应该为自己的信念工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曾提过,小说家的任务就是力求从作品背后消失,让作品自己去讲话,让读者自身去阐发作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小说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便是思想,主人公与作者处在平等的关系中进行对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人们充分展现了小说各角色之间进行的相互平等的不同世界中的思想的交流、矛盾与互相作用:由众多各自独立而互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拥有充分价值的不同的声音组成了真正的复调。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是在一个差异性的对照系统中产生,人的人格是在开放的语境中实现成长。

这些意识的存在不仅互不相同,还极其需要进行彼此的对话。小说的对话性还表现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之中。任何一句话语都有两个主体,即所谓的潜在的对话体。人、生命、命運有一个开端和一个结束,即出生和死亡;只有意识是无限的,因为它从不显露出来。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对话性,巴赫金的发现和总结区别于传统分析小说情节主线、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主要思想内容的步骤,使读者看到小说所具有的极大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看见小说的增值空间。这种实践对文学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库普林《决斗》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库普林出生于1870年,成长于奔萨省纳罗恰特市的一个小职员家庭。他于1880年考入官学校,在军校的学习和生活对他的影响极大。库普林也深受先辈作家的影响,善于细致地刻画主人公的心理,塑造出各不相同的鲜明人物,以现实主义笔法揭露社会矛盾。他的长篇小说《决斗》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揭露了沙皇军队的黑暗、腐败和残酷,这也为军事力量强大的俄国在日俄战争和对马海战中的失败做了最好的铺垫。

小说《决斗》具有很强的对话性,所有角色在作品中都是独立自主的,拥有相对独立完整的个性,是不被作家所操纵的。小说开篇就是描绘性格各不相同的几名尉官在一起闲聊军中生活,上级与士兵之间琐事的场面。作者没有以统一的标准规范对角色进行评价,让所有角色拥有充分发表言论的机会和坚持各自立场的权利。几种声音的交织构成了第一章的对话结构。小说中描绘了多起许多士兵聚集在餐厅或酒吧内对某一件事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的场景。小说第十四章描写了一段众人野餐的场景。所有人嘈杂忙乱地张罗着,庆祝着举杯畅饮。一边是罗马绍夫与舒萝奇卡的暧昧交谈,一边是一群人喋喋不休的争论苏德战争。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一向阴郁、不善言辞的人也激情勃发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吵吵嚷嚷,整个场面具有强烈的狂欢氛围。争论后所体现的是代表不同价值的独立声音,这些声音在小说中都是平等的。这些争论最终并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因为价值自身并未完善清晰,不同的思想在彼此交流中相互影响、作用。小说中的每个角色也是在彼此对话交流中清晰了自己对世界、彼此和自我的认识。

《决斗》中刻画了许多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主人公罗马绍夫时常呈现一副自我思想意识对话交流的场景。例如,小说第六章中,由于被惩罚而关禁闭,罗马绍夫在屋内陷入了自我回忆思考之中,产生了对“我”的认识的内心独白:“我是内在的,除我以外的一切都是外人的,那不是我。就像团长、服役、士兵、军旗、房间、街道、树木、天空这一切都不是我。”再如,罗马绍夫惊奇地看着自己的双手,将手举到眼前,第一次这样仔细认真地看,他认为自己的双手不是“我”,可是当掐一下自己的手时,原来这是“我”;他看着这只手将它朝上举,这是“我”;他现在所思考的事也是“我”;如果他想走动,这是“我”;现在他这样站着,这也是“我”。

罗马绍夫认为,“我”会像油灯一样熄灭,油灯虽然灯芯捻小,却可以一次次地重新点燃,而“我”不会再复活。如果不再有“我”,他的双手双脚、他的房间、团队、整个军队、天空、星辰、地球都将不再存在。黑暗中,他看见有人点燃了他的生命之火,但立刻又熄灭了,又处于永恒的黑暗之中。他思考着在那短促的瞬间他是否做了什么事情。他双手紧贴裤缝、并拢脚后跟,在训练中挺直脖子,声嘶力竭地大吼着。军官们找各种理由,借机发火骂人、殴打士兵。罗马绍夫思考着他这样的战战兢兢度日是为了什么。这些将会与他的自我一起死亡的虚影强迫他做自己讨厌的事情,还因此对他的“我”进行贬低和侮辱,他的“我”为什么要服从于此。

《决斗》中多处描写了罗马绍夫的内心独白,自我意识间进行激烈争论的对话,体现出主人公的自身独立、主体性。这些内心独白表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中多种不同声音的对话交织、各种思想的交汇,表现了主人公的独立自主,小说文本不是以和谐的单声部表达作者的意图目的。

《决斗》中,主人公罗马绍夫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甚至经常与他人的意识之间产生交流。形成了“我”与“他人眼中的我”的存在概念。罗马绍夫时常自我想象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他人是怎样看待他。例如,第十五章阅兵中,起初,罗马绍夫就陷入自我想象中:“他好似处于美梦之中,他幻想着到自己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自身正散发着闪耀的光芒。他仿佛看见他人在说:‘你们快看,罗马绍夫要走来了!场内太太们的眼中闪耀着惊喜。军长对舒利戈维奇上校说:‘你那年轻英俊的少尉罗马绍夫可真是一表人材,我真想让他做我的副官。”随后,罗马绍夫却发现自己已犯下严重的错误,现实与他内心美好的想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小说文本写道:“罗马绍夫在心中深深地痛恨着自己。现在他一切都完了,他应该开枪自杀,他将要一辈子遭受耻辱。他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可笑至极。他的脸色十分苍白,难看得不成样子。他觉得此刻自己的样子多么令人生厌!他的荣耀光芒一切都结束了。走在他身后的士兵们望着他的身影,他们一定在互相偷偷地捅着对方,都在讥笑着他。罗马绍夫想着:他们或许会可怜他?不,绝不会的!他一定要开枪自杀!”作者生动地刻画出罗马绍夫心中的自我形象和别人眼中的他,表现出角色之间意识的交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话结构。作者突出了罗马绍夫对事情的感受性。他刻画了罗马绍夫在感到屈辱后想要自杀的场景。在罗马绍夫的想象中,他看见自己开枪自杀后,勤务兵们惊慌失措的表情、军官们震惊的神情、他是何种姿势躺在血泊中、如何接受大家的哀悼与缅怀,突出表现了主人公的独立思考。只有把“我”看作他人,借助他人的视角,“我”才能看到自我、意识到真正的自己。人的内心与自我的交流是一种深层交际。人的存在便是交流,人是通过他人来成为自己的人。人在自我观察的同时,通过他人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我”必须置于他人意识中,“他人”也在我的身上寻找自己,彼此都在相互观察之中。

小说《决斗》描写了众多角色、事件和思想的同时出现。作者淡化了故事的时间线,而将空间无限放大。一切都同时存在,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罗马绍夫与彼德松太太在军队俱乐部夜晚的舞厅中解决他们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罗马绍夫与彼德松太太争论得面红耳赤,同时,舞厅内形形色色的参与者都聚集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故事不是注重历史推进的纵向逻辑,而是淡化物理时间,将不同的角色事件放在同一平面进行对话,使故事情节描写得更加细腻,表现了复调小说的共时性,给予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巴赫金对于审美移情学中的“我与他人的关系”进行了如下讲述。他认为在审美活动中首要的要素即为移情。“我”应该体验(看到和感知)“他”所体验的事物,移情到“他”身上,价值层面像他本人一样,从内部来观察他的世界,站在他所处的位置,好似“我”与“他”合二为一。在小说《决斗》中,有两个角色对于主人公罗马绍夫具有特殊意义。一位是年轻苦命的士兵赫列布尼科夫,被军官凶残地殴打,痛苦不堪,慌张无助。小说文本写道:“罗马绍夫意识到:他自身的命运与这个受尽折磨的、不幸挨打挨骂的士兵的命运密不可分,奇怪而又讨厌地相缠在一起。他们像一对身患相同疾病的可怜人,会带给人产生相同的嫌恶感。罗马绍夫想到他俩相同的境况虽然会感到厌恶和耻辱,但是其中毕竟有一种不寻常的、真实、深刻的人道的情感。”因此,罗马绍夫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幼小、可怜的士兵身上,对其产生了怜悯同情,并热切地关怀与帮助,将自己的温暖传递给他。另一位是与罗马绍夫高度契合的纳赞斯基,他们都爱着同一位女子舒萝奇卡,都是富于想象、心地善良的人。精神层面的许多思想都產生强烈的共鸣,在决斗前犹豫不安时,罗马绍夫通过与纳赞斯基的交流认清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坚定了自己要逃出凶残蛮横的军队,摆脱这种空虚无聊日子的决心。罗马绍夫移情到纳赞斯基身上,摆脱掉自己的彷徨不安,仿佛与纳赞斯基思想契合,重合为一。

三、结语

结合对巴赫金的学术理论认识与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表达的核心内容。《决斗》充分体现了对话性原则。作者构建出各角色之间、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与他人的意识交流等多种对话关系,给予主人公自身独特的对世界的认知,将自己的声音与主人公的声音平等对待。小说的意义也具有了多维度的阐释,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沙俄军队的昏庸残暴、野蛮腐败的现实。从全新的角度分析文本,开辟了作品形式直接通向作品思想的方式,表明艺术形式中孕育着社会思想,实现了人文科研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

(四川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巴赫金罗马小说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小罗马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浅析巴赫金的转折人生
巴赫金与圣经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