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走进黑森林:找回属于我们的心灵童话
2020-07-27
《公主走进黑森林:
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
作者:呂旭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挑选了七个大家熟悉的童话,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触及的正是七种不同的女性心灵成长方向,七幅寻宝图。熟悉的故事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已然有了一些自己既定的看法,但如果我们可以将这样古老、烂熟于心的故事拆解出不同的意涵,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世界有不同的感悟,那我们对自身的困难也将有更宽广的视野。
本书由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荣格分析师吕旭亚执笔,通过象征语言与心理语言的转换,带领读者跨越意识的边界,走进内心的森林,迎向挑战与改变。这趟旅程不仅使我们与古老象征产生联结,开启我们内心的丰富性,更重新思索和探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现象与意义,为现代读者的成长与发展找到完整与圆满的可能。作者在序言中说——
“本书试图响应我长时间关切的一个重要主题:现代女性心灵的发展。对于现代社会里,女性在发展自我,完成一个真实、整合的人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一直都是我心系的核心关怀。就像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心理学理论的奠基者多为男性,可是喜欢与投入这门知识的学习者却大多是女性,不管是心理治疗专业或是寻求以心理学解决困境的人,清一色的‘阴盛阳衰,举世皆然。我们可以说心理学作为一个了解自己与世界的视角,有着与女性心灵先天的亲密性,而童话又是一个以女性、儿童为主要阅读群体的文类,用这样一个与女性心灵相亲的角度来检视我们所面对的生活挑战、生命议题,对我来说极为契合。现代女性拥有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女性更多的自由,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也因为如此,我们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没有太多的女性前辈可以模仿,因为我们所遇到的机会与挑战是空前的,我们的祖母、母亲尚未有机会全面进入学习、工作及其他事业—这些曾是男性独有的领域;女性对自己身体、情感、婚姻、性的自主也不是过去女性经验可以指引的,我们被赋予的机会与困难只有我们才能回应。在众多的童话中,我挑选了七个大家熟悉的格林童话,他们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触及的正是七种不同的女性心灵面向,七个寻宝图。用熟悉的故事作分析文本当然是刻意的,因为熟悉的故事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已然有了一些自己既定的看法,及至今集体对此故事的观点。如果,我们可以将这样古老、烂熟于心的故事拆解出不同的意涵,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当今世界有不同的感悟,那我们对自身的困难或许也将有更宽广的视野。
荣格认为人类心灵的发展动力是有意向性的,它发展的目的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独特又真实的自己。每一个人由于特定的生命历程,而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挑战去面对。女性发展的历程里,与其他重要的人的关系是女性发展的决定因素,也在其成人后成为内在的力量与阻力,其中最核心的有与母亲、父亲的关系,有自我过分认同与抗拒认同父母的议题,以及延伸至女性内在阴性与阳性能量的平衡议题。本书的七个故事展演了七种女性完成自己的方法,《牧鹅姑娘》是有关过分认同正向的母女关系的女性心灵所需面对的发展议题。《白雪与红玫瑰》则是有关过分认同女性质地而压制了心灵的阳性面,故事展示了女性的阿尼姆斯的质地。《老头伦克朗》是一个过分认同父性价值的女性问题。《费切尔鸟》是描述女性面对来自男性及负向阿尼姆斯的黑暗、性与暴力,以及女性所需发展的智慧。《美丽的瓦希丽萨》面对的是负向母亲认同以及女性的黑暗智慧。我们熟悉的《莴苣姑娘》与《睡美人》提供给我们的则是女性嫉妒、羡慕的问题,与女性被压制的创造力及其反扑。”
【章节试读】
01:童话中的公主,也不是都能顺利嫁给王子
即使是童话故事,也并非从头到尾都是幸福的,童话中的公主也要历经磨难,才能嫁给王子——只不过结局都是好的:恶人受到了惩罚,公主嫁给了王子。
《牧鹅姑娘》讲述了落难公主失去了母亲的保护,沦落为牧鹅女仆的故事,具体故事内容不再详述。且让我们通过这个故事,看女性如何摆脱与母亲共生与依赖的关系。
02:皇后,一个过度保护女儿的问题妈妈
故事最初的情景,只有老皇后和小公主,没有爸爸,没有国王。女性的能量过于主导,是由母亲过于完美的照顾显现出来的。这个母亲极爱她的女儿,准备最多最好的嫁妆、护身符、会说话的马、侍女。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能帮女儿想的都想到了,能帮女儿做的都做了,这样的妈妈无疑是个问题。
故事的初始是如此完美的母女关系,故事的动力来自女儿要出嫁。婚姻代表着真我的召唤,生命渴求完整的体现。公主要嫁到离家遥远的地方,生命在召唤她,她必须要启程,踏上从公主变成皇后的旅途——“成为皇后”这个目标是整个故事的推动力。
女儿若一直待在家里不出嫁,她内在的空洞与孱弱或许可以被遮掩起来,而母亲的保护与控制则不会面临挑战。在妈妈羽翼之下的女儿,可以延迟面对成长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一般称为好命有福气的人,一辈子可以被母亲的爱哄着抱着。有些幸运的女孩,从出生开始一路被放在父母手掌心中宠着,如果女孩长得很美丽,遇到一个高富帅的男人,他也把公主般的女孩捧回城堡一样的家里供着,女孩就可以永远不用成长,永远做家里的小公主。而这是众多女孩童话般的幻想,可是童话故事《牧鹅姑娘》却告诉我们另一个真实:公主必须长大。
公主成长的目标是去结婚,要离家经过一段旅程,成为王子的妻子和新的皇后,这意味着成为真正的女人,且这个女人必须有能和另外一个男人发展出婚姻关系所需要的成熟。婚姻代表着一种成熟的个人状态,能够给予承诺,以及与另一个个体发展合作与创造的关系。童话故事里的结婚象征着阴阳的合体,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女性生命里有了召唤,未必是以婚姻为目标,而是需要踏上发展真实自我的旅程,去发展出自己阳性的内在质地,变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03:公主的原型,是那个面对充满可能性的未来的你我
在童话故事中,公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意味着永远的公主、少女,这种女性通常很天真、很可爱、很美丽,但同时也很肤浅、很空洞、很依赖、很脆弱,她不需要深度的思考,碰到困难的时候就只能可怜兮兮地要求帮忙。
所以,有些女性主义意识强大的人,在二十世纪曾大力抨击迪斯尼的童话电影,害怕年轻女性被“公主”意象迷惑,担心女儿们被白雪公主的意象污染,长大后只等着白马王子到来的一天,也就是精神上一直留在永恒少女的位置上,不肯发展。母亲们的担忧其实是无解的,因为公主作为女性潜能的一种原型,充满了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实在是一个让女性们不管在什么年纪,仍能有梦想的一种心理动能,因为她代表着一个对未来的盼望。
女孩生命发展的历程中,总是会升起一个渴望独立自主的动能,通常是以恋爱或婚姻作为改变的动力。在现代的社会里,爱情与结婚当然不是女性唯一长大成人的方法,很多的理由都让女儿决定离家,如去求学、工作等等。只是女性是否意识到离家的原因里隐藏着内在的讯息,不只是说得出来的理由,还有内心的渴望。每个人受到心灵的召唤,时间未必相同,有的人十八岁离家,也有人六十岁才兴起离家的渴望。
在《牧鹅姑娘》这个纯然女性的、阴性的王国,在妈妈安全的保护之下,有一个阳性的婚约邀请出现了,女性内心那个阳性的、渴望独立自主的自我,能够被允许发展了。婚配象征着自我完整的想象,这样一个对自己全面发展的梦想,从无形当中升起,引导这个女性开始走向未知。
04:当公主不再用金碗去喝水
丰厚的嫁妆,代表着母亲的爱的延续,以心理意义来说,象征着女儿心里存在着的母亲情结。若是娶个公主回家,那会是件很惨烈的事,因为她的妈妈就一起被带回来了,她无法脱离希望被照顾的期待,会让她没有办法进入到平等的二人关系中,也无法承担起妻子的责任。所以,嫁妆在这里象征着母亲的爱,也是母亲对女儿心灵的控制。
在旅程中,公主不斷地需要饮水。饮水,象征着这个女孩离开了妈妈、离开了滋养的地方,就变得很干枯。她想要重新得到大地之母的滋润,然而这个时候,她已经不再能够如从前般轻易得到,她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水,找到滋润的来源。
故事中的侍女是个坏心眼的角色,是公主苦难的起点,但若不是坏心侍女的出现,公主就不需历经波折。于是,母亲的金碗在旅途的初始就须要被去除,侍女拒绝用这个金碗替公主盛水,公主只好自己爬下马来,用双手弯曲成一个碗,让自己有水喝。在这个时刻,公主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容器。有一天,当她成为皇后的时候,当女性成为母亲、蕴含母性能量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生命的金碗。
05:羡慕与嫉妒
探讨真假公主这个母题,让我们触碰到关于“嫉妒”的阴性议题。当我们谈论“嫉妒”时,总是想到女性满腹心机的样子,中文里“嫉妒”两字的部首都是“女”,清楚地表明中国人的祖先看到了它的阴性心理动能属性。
那个“我也想要”的动能,是我们个人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面对的。我们通常很难承认自己是嫉妒的,大部分肯承认这种心态的人,是把它当成爱情中的一种状态:“我很容易吃醋哦,你要小心。”很少有人会认真的说:“我是很容易嫉妒的人,在我身边你要小心!”嫉妒绝大多数的时候是藏身在人格的阴影处,即使你很嫉妒,你也不认识它,甚至别人指出来,你也会抗拒认识它,因为嫉妒是个黑暗的情感,难以跨越道德的监控,使得大部分的人无法在生活的层面上认识这个自己。
侍女想要把公主挤开、取代、杀害正是这个故事里面所要展现的女性成长议题,这不是每个女性都会遭遇的,但却是许多女性必须面对的问题:有关于自己无法克制地对于他人,产生巨大的羡慕与嫉妒。许多童话故事里都讲述了关于嫉妒的议题,最有代表性的当然就是《白雪公主》中持有魔镜的皇后,她代表了所有女性对年龄、容貌的渴望与焦虑所产生的嫉妒。童话故事里毫不回避地描述这样的人物和事件,帮助我们认识它,让我们可以有言语和意象去描述和靠近它,让嫉妒成为一道容易下咽的苦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难以如此轻巧地描述我们的嫉妒,“为什么是他,不是我!”生活中光面对他人这样嫉妒的酸楚,就令人难以招架了,更何况要直视这样嫉妒的自己。
06:把门关起来
故事来到尾声,假公主被丢进一个里面钉满了尖钉子的木桶,由两匹白马拉着在大街上奔跑,直到她在痛苦中死去。最后这个可怕的处罚,怎么会这么残忍呢?为什么不能原谅她呢?
在这个最后的处罚里可以看出来,这个假公主,也就是侍女,和前面的母亲有关,因为她被放进桶子里。桶子是容器,强烈带有母性的意象。侍女本来就是黑暗的阴影,她又重新被放到桶子里,被放进黑暗里。公主已经把阴影变成了她所能意识到并接纳的部分,完整了自己,完成了她的旅程。女性心灵经过了辛苦的历程,认识了嫉妒的黑暗面,而侍女就能够回到意识的底层,回到那个黑暗的世界去。这响应了为什么童话故事后面的处罚,总是如此惨无人道,因为它们必须回到那个黑暗的世界,然后再把门关起来。
(摘编自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