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无数个相似的教师,却只有一个钟美美

2020-07-27与归

南都周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票数美美言语

与归

钟美美火了。

钟美美是黑龙江鹤岗一个小男孩的“艺名”。所谓一出道便是巅峰,他的“神模仿”老师系列视频,深受网友欢迎。

那仰起的鼻孔,下抿的嘴唇,抱在胸前的雙手,翘起的兰花指,咄咄逼人的语气,似曾相识的台词,无不勾起来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然而,大火后不久,钟美美突然开始大量下架模仿老师的视频。男孩在各种“被约谈”的舆论猜测下,出面回应称,被约谈是谣言,自己的创作初衷是希望帮大家回忆起上学的时光,并没有模仿哪位具体的老师,都是即兴发挥。

然而不久,有媒体报道称,当地教育局回应,承认学校与钟美美接触,表示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看来,多多少少,钟美美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压力,至少有人介意他制作的视频内容。他们要引导他去拍正能量。

言外之意,钟美美的模仿表演,就是负能量吗?

很多人对所谓的正能量、负能量一直有误解。他们认为揭示一些假恶丑的东西,就是负能量;赞颂那些真善美的东西,就是正能量。这种二元对立式的划分,显然跑偏了。

假恶丑是负能量,但是揭露、批评、讽刺它们,就是正能量。相反,那些过分吹嘘的溢美之词,也是负能量。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曾说过一句话,“你们可以庇护孩子的身体,但不能禁锢他们的灵魂。孩子的灵魂栖息于明日之屋,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

对孩子的一些正当创作,不干预,就是最大的美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特级教师张丽钧在看了钟美美的模仿后,就写下了一段值得所有老师学习的话:

“那职业性的冷漠强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唯我独大、不容置喙……所有这些,都能使我不由自主地忆起过往的某个片段——我做班主任时,不也这副德行吗?感谢美美,他夸大了我的丑陋,他给了我一个照镜子的机缘。”

看过钟美美视频的人可能都会注意到,钟美美的视频,基本是没有剪辑的,一个固定镜头一气呵成。无论是即兴发挥能力,还是表演能力,恐怕都超越了现在的很多职业艺人。

不夸张地说,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里,都是戏。

钟美美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小时候报过兴趣班,在学校对表演也很重视。5月29日,就下架视频一事,他也回应称:“我不想发那些了,我想换个风格,也是表演。”

很高兴他能继续自己的兴趣。

钟美美既然喜欢表演,而且已经表现出了显而易见的天赋,那么包括他的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的倾向,都应是鼓励之。

南都周刊曾在微博上投票,调查网友对“教育局承认学校与钟美美接触”的看法。5600余人参与投票,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是“孩子的创造力应该保护”,其次是“教育局、学校不应该过多干涉”,二者票数相加占总票数超七成。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孩子的人生,都应该按部就班地读书、考学、毕业、工作。如果一个人的兴趣能和未来自己的事业结合,那是再美妙不过的事情。

问问现在那些朝九晚五或者996的白领们,他们有着不错的学历,拿着不错的薪资,却自称“社畜”,他们真的有成就感,真的很开心吗?

所以,拥有梦想,拥有可以肆意追逐梦想的年纪,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剥夺钟美美的这份幸福。

近年来,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影响的讨论很多,其实“原生课堂”同样重要。钟美美的那些表演和台词,正是一些人遭遇过的原汁原味的课堂。在网上随便一搜,便可以找到那些被老师的言语“伤害一生”的学生。

很多时候,言语上的打击比体罚更能伤害一个人,尤其是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那些言语,如同一根断刺扎在他们心里,虽然毕业了、长大了,却时不时会想起,成为一辈子梦魇般的记忆。

钟美美大火,留给我们的,不应只是娱乐化的扑哧一笑,还应有对当下教育的深刻反思。

猜你喜欢

票数美美言语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逻辑思维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营救美美周
讨厌
谁更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