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孵化器优质企业培育发展现状、特点及模式分析*

2020-07-27梁海锋朱婧周述章

广东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科技园孵化器广东省

文/梁海锋 朱婧 周述章

0 引言

孵化器的优质企业培育发展对于区域创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地区创新经济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广东省根据国家提出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发展目标,将孵化器培育发展优质企业作为促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挂牌)企业以及营业收入(以下简称“营收”)5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基于国家火炬统计数据,分析广东省孵化器优质企业培育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困难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

1 孵化器优质企业培育发展现状

截至2019年年底,广东省孵化器当年培育毕业企业有378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10家,上市(挂牌)企业126家,营收超过5千万元的企业有579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1 珠三角是孵化器优质企业的重要集聚区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2019年全省孵化器优质企业主要集中在以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占比高达92%;粤东西北地区整体占比偏少,只有河源、茂名等地市表现较为突出,其中河源市孵化器培育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上市挂牌企业28家、营收5千万元以上企业11家,在粤东西北地区表现亮眼(如图1、图2)。

图1 2019年广东省各地市孵化器优质企业分布

图2 2019年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孵化器优质企业占比

1.2 省级以上孵化器是优质企业的重要培育平台

从全省孵化器优质企业培育情况来看,省级以上孵化器培育的优质企业占比为65%,数量高达1122家(如图3)。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有595家,上市挂牌企业有84家,营收5千万元以上企业有443家。此外,从培育优质企业数量的排名来看,位居前十的孵化器均为国家级孵化器,由此可见,国家级孵化器在培育优质企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排名第一的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当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上市挂牌企业1家、营收5千万元以上企业28家;排名第二的东莞市高盛科技园有限公司当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上市挂牌企业1家、营收5千万元以上企业44家。

图3 2019年广东省不同级别孵化器培育发展优质企业分布

1.3 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及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是孵化器优质企业的主要产业领域

2019年,广东省专业孵化器培育发展了682家优质企业,占当年毕业企业的比例为56.1%,明显高于综合孵化器(40.2%)。从产业领域来看,专业孵化器培育的优质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培育优质企业数量为329家,比例高达48%;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培育优质企业数量分别为117家和93家,占比分别为17%和14%(如图4、表1所示)。

图4 2019年省孵化器培育优质企业的产业领域分布

表1 2019年广东省孵化器培育优质企业主要情况

2 孵化器培育优质企业主要模式

2.1 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的链条化培育模式

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以下简称“华新园”)依托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金发科技、高金集团及其旗下上市公司的行业资源和产业优势,探索建立了一条适合于新材料行业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一是开创图书馆+众创空间运营新模式。投资1237万元成立华新园众创空间,并引入领引书吧,积极探索“图书馆+众创空间”运营模式,为华新园孵化器培养和输送了优质创客项目12个。二是打造专业孵化器创新引擎。华新园孵化器面积近5万平方米,配设有新材料合成与研发实验平台、办公区、商务会议系统配套等物理创业空间,服务在孵企业达123家,并为加速器培育了一批优质入驻企业。三是打造助推企业快速成长的加速器。通过建成集研发、中试、生产于一体的加速器,最大程度满足高成长性企业对于办公面积、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市场开拓、上市等方面的需求,帮助企业加速成长。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发展,华新园孵化链条培育优质企业成效显著,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7家、挂牌(上市)企业45家、营收5千万元以上企业25家。

2.2 专注领域引领企业新发展的专业化培育模式

PCI•未来社区重点发挥佳都集团有限公司龙头企业资源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孵化”的模式,聚焦智能软件领域,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系统性孵化和培育高成长性人工智能企业。一是链接产业资源,为企业精准提供市场对接服务。PCI •未来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链接人工智能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等产业链合作伙伴近100家,促进小陌机器人、AR智能眼镜等一批创新创业成果加快转化和应用落地。二是设立专项投资资金,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PCI •未来社区建立了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并通过设立500万元专项孵化基金以及链接近2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资源,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股权投资、融资顾问、债权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PCI •未来社区依托佳都集团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联合实验室和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20余家在孵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测试、交付等专业化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节省研发投入成本。经过近几年的孵化培育,PCI •未来社区培育发展了广东云华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罗杰韦尔控制系统(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乐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上市(挂牌)企业,以及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陌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至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佳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优质企业。

2.3 以汇聚国际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培育模式

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坚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经过多年的运作和探索实践,在推动孵化载体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先行先试的优势,逐步形成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度聚集、海外创新资源不断汇聚的特色优势,营造出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在孵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丰沃土壤。一是注重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到园区就业创业。作为拥有全球化优势的孵化载体,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在吸引具有全球视角的高端人才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目前,园区吸纳了海内外22名博士后、75名博士和130多名硕士等一批高端研发人才,园区创业者中有1位入选广东省首批海内外领军人才。二是充分利用海外资源,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和广州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联合在英国创建了“广州中英剑桥科技园”,并在科技园中建立了我国驻欧洲的中药研发机构。此外,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积极对接欧盟乃至全球“创新驿站”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更多的国际创新资源和项目,实现和在孵企业联动、国内外资源整合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与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相关机构建立了长期而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互派人员学习、互派人员参观访问、交流经验、合作共建创业园,为在孵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技术辅导、人员培训、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不断提升在孵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在培育优质企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家、挂牌(上市)企业9家、营收5千万元以上企业9家。

3 孵化器培育优质企业存在问题

近年来,广东省孵化器在培育优质企业方面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广东省孵化器优质企业绝大部分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仅占8%,其中,梅州、汕尾、阳江、湛江等地市孵化器优质企业数量仅为个位数,个别地市优质企业数量甚至为零,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容忽视。二是国际化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广东省国际化、粤港澳孵化载体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际项目的孵化服务能力不足,具备“走出去、引进来”能力的品牌化、规模化的孵化机构与运营机构不多,在集聚国际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发展,尤其是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不足。三是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待加强。根据国家火炬统计数据,广东省6所大学科技园当年培育的优质企业数量仅为13家,其中3所大学科技园培育的优质企业数量为零,与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科技园差距明显。由此可见,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在整合高校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带动企业发展壮大方面还有待加强。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孵化器培育优质企业对于推动区域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地区新经济的发展潜力。为提升孵化器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能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如下:一是进一步提升粤东西北地区创业孵化能力。继续开展粤东西北地区孵化器全覆盖行动,加速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建立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对口帮扶机制,促进区域创新孵化资源对接,进一步提升粤东西北地区创业孵化能力,重点推动潮州、梅州、汕尾、阳江等地市孵化器培育发展一批优质企业。二是重点推进创新创业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主动对接海外创新资源,实现国际化孵化器和在孵企业联动、国内外资源整合发展。持续引导孵化器国际化发展,加速完善国际创业孵化的政策体系,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建设面向国际创业者的专业化孵化服务人才队伍、创业导师队伍,为培育发展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优质企业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三是加快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建设布局一批大学科技园,激发高等院校(本科及高职院校),尤其是专业特色突出的重点高等院校的积极性,提升广东省大学科技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职业化、高素质的大学科技园管理与服务队伍,进一步提高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能力。探索以深化产学研合作带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培育模式,引导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技术和成果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科技园孵化器广东省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