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深耕孵化事业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产业集聚发展

2020-07-27叶伊倩通讯员尉明

广东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科创粤港澳大湾

文/叶伊倩 通讯员/尉明

[导语]

近年来,区块链已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各地都在争相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广州市政府及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从产业高度对区块链进行定位,出台了惠及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区块链10条”政策。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园区”)审时度势,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布局和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布局,大力引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企业及港澳青年优质创业项目,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孵化服务,助力初创企业破茧成蝶,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新动能。

紧跟技术前沿,构建区块链产业新生态

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技术革命和新一轮产业变革。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试验和应用,以实现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与此同时,广州市及黄埔区、开发区等各级政府积极从产业的高度定位区块链技术,逐步发展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监管框架,区块链产业由此进入了有序发展阶段,创业者和资本不断涌入,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借此东风,广东百达丰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达丰”)投资建设了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这一以区块链为主题的孵化载体,并与专注于产业孵化的载体运营综合服务提供商——中创孵化器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孵化器”)共同成立百达丰中创(广州)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达丰中创公司”)负责园区整体运营和企业服务工作。依托百达丰的业务和战略布局以及中创孵化器的专业孵化团队,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重点打造了泛IT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港澳青年创新中心,搭建了智慧展厅和活动培训中心,同时整合“政、产、学、研、金”等多方资源,打造了完善的产业孵化体系、创业导师体制和创业孵化链条,满足了不同阶段的入驻企业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务需求。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已聚集了一批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企业及港澳青年优质创业项目,以区块链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0年4月,园区共有在孵企业51家、毕业企业5家、其他入驻企业 13 家。2019年,园区入驻企业总收入近2亿元,科研经费达6128万元,拥有知识产权635件,所获投融资金额达1480万元。

园区外观

园区展厅

依托政策优势,深耕孵化

依托黄埔区的政策优势,园区围绕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孵化培育体系。为更好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园区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深耕产业社群。通过开展“产融圆桌派”、院士活动、“大咖论坛”等各种形式的创新资源对接活动,增进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二是建立人力共享中心,协助企业吸引并培育人才,打造有战斗力的高效团队。三是打造圈层共享空间。通过私董会、国际项目孵化联盟、产业展示对接平台等为企业梳理整合产业上下游内外部资源,发挥资源最大合力。四是建立金融共享平台。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路演、财务诊断咨询等孵化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接资本。在此基础上,园区逐步探索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孵化运营模式,主要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完善的产业孵化体系。主要表现在专业产业服务和高端增值服务两个方面。在专业产业服务方面,园区积极整合领域内的顶尖人才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机构,为企业提供产业技术对接服务,并通过协调产业上下游企业,快速打通产业链的所有环节,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业务拓展和资源配对的机会。在高端增值服务方面,通过聚集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领域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创业辅导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效率。

二是创新的创业导师体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第一层面是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聘请产业技术、市场和管理专家,金融、法律、投资人等一线从业者,以及实操经验丰富、知识涵盖面广、专业性强的创业辅导团队,在运营、资源对接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给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并帮助其纠正发展偏差;第二层面是构建创业导师和入驻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创业导师跟投优质项目,将投后管理和创业辅导相结合,增强导师的主动意识和服务能力。

三是完整的创业孵化链条。园区积极完善“苗圃-孵化-加速”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逐步形成了包括技术转移、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企业加速、产业推进、产业转移6个阶段在内的“接力式”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涵盖了各类规模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满足入驻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

四是高效的国际资源对接渠道。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园区积极对接港澳及发达国家(地区)产业资源,促进国际创新资源的交流和对接,为优质科技资源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创造便利条件。目前,园区每年接待国际青年创新创业代表团10次以上,曾对接举办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交流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南粤行交流营”等。

园区举办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活动

园区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及项目对接活动

园区举办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A思享会活动现场

着眼未来,制定“五年三阶段”发展规划

当下,结合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对园区近5年的发展进行了较为 详实的规划,总体上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19-2020年):重点配合广州市黄埔区政府,通过聚集一批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及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打造以区块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第二阶段(2021-2022年):深化区块链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融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发展的创新区。争取在2022年年底,培育出3~5家10亿元级规模的龙头科技企业,以及10~15家千万元级的科技领军企业。第三阶段(2023-2024年):重点围绕港澳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港澳创业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精细化的专业孵化服务。进一步畅通港澳创新资源的流动渠道,与港澳地区大学、商会、协会和企业等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同时,配备支持港澳创业的孵化资金,提升专业运营服务团队水平。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言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

当前,正值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既要抓住机遇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又要防止出现过激或走偏的产业潮,相关产业政策、规划布局、研发方向和应用场景都应建立在科学的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实践的经验和体会,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对区块链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区块链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应用场景等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规范市场行为。二是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吸纳借鉴国外较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又要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努力攻克区块链核心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平台、底层技术和应用场景,尽快进入产业链的高端,掌握产业话语权。三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大高校大力开展区块链技术研究,开设区块链相关课程,加快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出台引才政策,面向全国和全球引进区块链领域高层次专家和学者;建立产业顾问和咨询机制,聘请区块链领域的专家担任相关职务,使多方人才以更灵活的方式为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四是逐步推进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对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进行规范;针对行业漏洞,尽快建立起相应的法制管理体系,加强监管,改变市场无序状态,引导区块链产业安全有序发展。五是在局部地区或行业开展区块链应用试点,积累和探索产业发展经验,积极谋划布局,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和“区块链+”在政务、民生领域的应用,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六是开展区块链知识普及,增强大众对区块链的认识和了解,遏制以区块链为名的传销、诈骗等非法活动,使得相关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能够顺利开展。

【优秀孵化案例】

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十分注重对入孵企业进行扶持和帮助,涌现出不少成功的孵化案例。

案例1:广州科创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5月,广州科创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创空间”)入驻园区。该企业开发的科技型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飞豹(www.feibaos.com)布局区块链领域,基于区块链中联盟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部分去中心化等特质,搭建了全球首家“互联网+区块链+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的联盟链平台,有效解决了知识产权交易资产分散、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众多以及平台与所有权人之间的信任问题。

然而,科创空间在研发小飞豹的过程中,在平台定位、运营、技术研发和产品对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园区向重点合作战略机构推荐该企业,促成其与投资机构达成合作,并使其顺利获得超过150万元的风投融资基金。同时,园区还推荐科创空间参加2018年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全体大会期间举办的科技创新成果展,鼓励其向该领域成熟技术的规模企业取经问道。此外,园区还积极推动科创空间进行知识产权申报,以保护其自主研发的独创成果。在园区的支持与帮助下,科创空间2018年的总收入高达225万元,同年共有21项软件著作和3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目前,该企业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科创空间员工办公区

科创空间展示区

案例2:广州蓝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蓝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石”)由中国科学院郑志明院士领衔,致力于自主安全可控的区块链底层公链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等生态的构建。一直以来,蓝石努力促进区块链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和产业生态平台的搭建,从技术、标准、资金、人才、资源等多方面全力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体系建设,致力成为引领区块链科技产业发展的生态构建者。

蓝石在入驻园区初期存在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为此,园区联合人事代理机构为其推荐合适的人才;同时,园区为其提供相关区块链数据信息,协助其申报政府各类相关科技企业资助项目。2018年,蓝石获得了超过180万元的政府项目资助。在蓝石亟需融资扩大规模时,园区协助其成功获得天使轮投资。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园区为蓝石免费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各方面服务,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针对蓝石在研发初期成果保护意识薄弱、未建立起核心技术保护机制的情况,园区邀请专家上门指导其进行各项专利的申请。在园区的帮助下,蓝石获得了“基于区块链的协同办公平台 V1.0”等7项软件著作权和“基于去中心化网关的通用跨链通信机制”等2项专利,正在申请的专利超30项,并被区块链数据研究追踪平台 BlockDate评为中国区块链研究院排行榜的第6名。

广州蓝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办公场所

猜你喜欢

科创粤港澳大湾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