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教师补充志愿活动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27景小涛
景小涛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8)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上个世纪,随着均等、全民、全纳、质量等词频出现在各国教育战略规划标题中,追求公平而卓越的教育就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教育理念[1]。在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进程中,鉴于高质量教师在教育薄弱地区短缺的现状,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多样化举措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加入教师补充队伍前往教育薄弱地区任教。在此背景下我国也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2年)等政策文件,既提倡师范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也鼓励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大学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任教;并通过暑期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等多项措施,不断加强大学生参与教育薄弱地区志愿服务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就教师补充数量而言,城乡师资配置的差距得到很大的改观。大学生志愿参与的教师援助对增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也体现出了重要的作用[2]。
本研究将大学生参与教师补充志愿活动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作为研究问题。在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已初显成效的背景下对此问题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考虑到在促进我国师资配置结构性缺口方面还需要大学生群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还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师资在质量上还有待提升,仍存在结构性缺口。第一个体现是高学历教师比例还比较低。据2015年—2017年对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五省(区)的11 个贫困县与2个乡镇的108 所小学实地调研显示,小规模学校高中及以下学历教师比例为44.2%,与大专学历(31.6%)构成了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学历主体,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24.2%[3]。第二个体现是许多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是很乐观。农村基层教师老龄化的现象很突出,而青年教师少,不利于新知识结构的更新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第三个体现在个别专业课程教师不足。外语及音体美老师在很多农村小学比较欠缺,直接导致国家规定的相应课程未能开齐开足[4]。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在农村地区教师补充志愿活动中优秀大学生的参与率并不高,大学生群体可以在促进农村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据笔者对我国西部某高校122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多半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有参与面向农村地区支教的意愿,却最终只有3 人加入支教队伍。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5]。基于上述考虑,对阻碍大学生参加教师补充项目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在我国国情下一些更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极有必要。希望本研究能为更好地吸纳优秀大学生参与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特定科目教师补充,从而更好地缓解农村师资结构性缺口压力,进而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参考。
二、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基于两个考虑本研究选取扎根理论作为数据分析的方法。一个原因是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本研究的初衷。本研究要对有支教意愿大学生未参与教师补充志愿活动行为背后深层诱因进行探究,并找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典型的质性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行为及意义极为关注,尤其强调依据材料自下而上挖掘深层诱因。这些特点有助于本研究的开展。另一点是在教育研究中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可以更多地看到研究现象的本土特色[6]。这有助于本研究挖掘适合我国国情的支教参与影响要素,从而更好地体现研究价值。本研究采用学界使用最广的Strass 与Corbin 版本开展[7]。
(一)研究样本与资料收集
首先面向西部某高校122 名外语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大学生参与公益性教师的意愿和实际参与情况。对回收122 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表明有87 名大学生有参与公益支教的强烈意愿。在此发现基础上选取研究对象,依据研究问题确定了本研究选取受访者要满足的条件为:有强烈的意愿却并未加入面向农村的支教项目。据此条件按照目的性抽样的方式从调查问卷中确定20 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7 名,男生3 名。
对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为保证良好的访谈效果,访谈选取大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采用面对面的形式一一访谈,并在受访者的许可下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进行。访谈涉及与大学生参与教师补充志愿活动的影响因素相关联的系列问题。具体内容包括未参与教师补充志愿活动的原因问询、相关教师补充的信息来源和改进建议等方面,例如:“为什么想参加支教却没有参加呢?”“能接触到支教方面的信息吗?”“从哪里可以知道支教的相关信息呢?”“你觉得学校可以做些什么促使你加入到支教项目中来?”“支教项目怎样做能吸纳大学生参与?”每次访谈用时约为半小时,整个访谈持续历时约三周,之后对访谈的录音逐字逐句转写整理。最后依据整理好的访谈记录,随机抽取17 份进行编码分析,其余未被抽中的3 份访谈记录用于理论饱和度的检验。
(二)资料编码
1.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对原始访谈资料通过编码、标签、登录进行整合分析,并形成初始概念、发现概念范畴。本步骤的开展围绕大学生参与教师补充志愿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为了避免研究者个人的思维定势干扰研究,本人在开放编码时尽量使用受访者的原话作为标签从中发掘初始概念。第一位受访者的回答用P01 表示,第二位的回答用P02表示,并以此类推。出于篇幅考虑,表1 中每个范畴仅展示2 到3 句的原始资料语句。所得到的初始概念和若干个范畴如表1 所示: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将访谈原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多个范畴间的内部联系进一步归纳出主范畴。通过对资料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本研究将开放编码所得的13 个范畴归类为7 个主范畴,具体归类如表2 所示。
表2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
3.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是指找出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和其他范畴之间的联系,撰写故事线,形成理论框架。对已发现的范畴经过系统分析发现,根据性格、心理、安全和时间四个主范畴可以提炼出“个体”这一核心范畴;根据信息和家庭两个主范畴可提炼出“关联”这一核心范畴;根据竞争这一主范畴可得出“能力”这一核心范畴。上述三个核心范畴是本研究中大学生能否参与教师补充志愿活动的核心因素。通过对这三个核心范畴以及七个主范畴及其之间关联的分析发现,主范畴在“期待”和“可能”两个维度都得到满足,核心范畴才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促成参与教师补充志愿行为的达成。反之,则起到阻碍作用,导致参与教师补充志愿行为的失利。以此故事线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志愿参与教师补充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三)理论饱和度检验
图1 志愿参与教师补充影响因素模型
为了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依据扎根理论的理论饱和度检验方法,对未抽中的三份访谈资料按照与上述资料分析的操作方法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并无新的范畴和关系产生。因此本文构建的模型上已经达到了理论饱和。
(四)模型阐释
以信息和家庭为表征的关联因素,以性格、心理、安全和时间为表征的个体归因因素,和以竞争为表征的能力因素依次对西部外语专业大学生志愿参与面向农村的教师补充项目的行为实现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且每个因素在“期待”与“可能”两个力量影响下共同作用。两种力量合力的结果直接影响志愿者加入教师补充队伍的行为能否实现。研究发现如图1 所示。在第一个关联层次,如若志愿意愿与家庭期待和信息期待相一致,而且家庭和信息方面为其提供可能,那么关联因素将推进志愿者进入第二个层次,即个体层次;反之,则志愿行为终止。如果在第二个层次,个体在性格、心理、安全和时间方面的期待得到满足,即既有期待又有可能,那么进入第三个“能力”层次,反之志愿行为终止。依次类推到第三个层次即能力层次。只有图1 中的三级都在期待和可能方面达到一致,才能最终达成行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关键性影响因素
依据上述志愿参与教师补充影响因素模型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以信息和家庭为表征的关联因素是制约大学生志愿参与教师补充的关键因素。而能否获取可靠的志愿支教信息,对阻碍受访者参与志愿支教活动产生的影响最为广泛,因此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在首位。
按照来源渠道,支教的信息可分为校外社会类信息和校内信息两大来源。对于源于校外的社会类支教信息,所有受访者表示不大会关注。正如12 号受访者所说:“可能存在这种机构,但是我不了解,然后自己也不知道。”究其原因,多名受访者表示,选择不去关注社会类支教信息的主要缘由是“不敢相信”。虽然在信息社会通过便捷的网络接触到校外的社会类教育公益信息并不困难,但是对受访者而言,所见非所信。来自身边的经验让他们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们并不会轻易相信网络上的支教信息。
P01:不太敢相信网上的支教信息。因为从新闻上看到网络骗子很多,还有自己在网上也被骗过。高三结束那会儿想体验一下社会,在网上找到一个兼职,说投入到钱你就开始做,然后结果投入钱就没了下文了,没想到是骗子,以后就不大相信网络了。
P02:我怕有些活动是假的不敢去,因为我感觉这种假消息特别多。有加入一个群,群里面就是有一些信息说是支教,然后就去面试,但是事实上那个活动不存在,只是为了让你去交一些钱或者怎么样。所以现在主要是怕这个。
P07:我看到过好几个支教信息,当时是想参加。但是忽然就是当时辅导员发出来那种支教团体是骗人的,所以就也没有干什么。因此就不敢太依赖于网络,社会上就比如说网络上获得的,我还是不太敢相信的。
P13:虽然有些组织是那种有联系方式,还有姓名的,但是我觉得这些有的时候是可以伪造的,给我们一种不太真的感觉。
相对于来自校外的社会类信息,源于学校内部的信息显然能消除上述的信任危机。“反正觉得社会上的这种也不太敢相信,还是觉得学校组织的会更可靠一点。”来自1 号访谈者的看法代表了访谈者的普遍看法。受访者表示,大学生认可的校内信息主要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三类渠道。具体来说,他们认可来自以下途径的支教信息:学校的公众号和官微,各院系的公众号,校志愿者总队的公众号,各院系志愿者队和学校社团的公众号,年级QQ 群,辅导员,代课老师,已经参与过支教的同级或者年级更高一些的学长学姐。在受访者看来,学校发布的信息属于“官方”信息,有一定的心理保障。因为正如10 号受访者所言,“毕竟是自己学校,还是有点底”。虽然人数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已经通过关注学校及各院系的公众号获得教育公益信息,但是在访谈中也有受访者指出,倘若未加入学校的组织或社团,获取的教育公益消息会大打折扣,因为有的信息发布局限在组织或社团内部。
P03:我其实心里是有想参加,但是我觉得我也没有参加社团,自己也找不到那种机会。就人家说有什么活动你自己可能还不知道呢,人家都做完了。
P05:一般加入社团,你才有更多的机会,要不然很难出来。你不加入的话,其实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人家组织了哪些活动。
P06:我们其实是每个礼拜都会开会,然后就会有这些信息。比如说那个啥时候招,然后把这个信息发布到我们队的群里。有的信息是向学校都开放的,有的就是光是总队里边的。
对源于校外的信息与源自校内信息所持有的不同信任度最终导致大学生实际投身志愿类教师补充项目的机会大大缩水。一方面,从校内渠道获得的支教信息比较有限,支教机会因此受限。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组织教育公益信息的不信任使得一些可靠的社会组织的支教项目无法触及有支教意愿的大学生,导致一些优秀的大学生与支教机会失之交臂。
访谈结果显示,家庭因素也对支教参与产生了关键影响,毕竟我国家庭成员的关联与西方社会相比要紧密得多,父母对子女的决定还是有很大的发言权的。从访谈数据来看,来自家庭的阻力和父母对子女未来发展的期望相关联。父母不支持的态度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收入考虑,比如“报酬也没有很多”(P09)。另一个原因是就业考虑,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就业归属,“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读书怎么还回农村”(P16)
(二)重要影响因素
以竞争能力为表征的能力因素是制约大学生参与志愿教师补充的重要因素。竞争方面的阻力主要来自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教师补充前所面临的选拔性考验,具体包括申请招募、选拔面试和授课能力等方面。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成为支教成员前面临的激烈竞争是阻碍他们加入支教队伍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形成激烈竞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并非都是由于申请者本身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薄弱导致。相反,竞争失利的原因中非专业相关因素所占的比例更高,这些原因包括在支教项目申请者人数多而申请者可接触的校内招募名额有限;欠缺面试和公益经验使部分志愿者在支教面试中处于劣势;招募的授课要求对申请者有一定的难度等等。
竞争方面最大的阻力还是支教项目申请者人数多而申请者可接触的校内招募名额有限。据5号受访者讲述,部分学校支教项目隶属于团体,而这些志愿者队或者社团已有固定组织成员,导致其部分支教项目并没有对外招募的需求,因此也没有对外招聘的名额发放。此观点也得到6 号受访者的印证:“像那些公益课堂,很多人报名的。其实志愿者总队人本来也很多,光我们队下面的一个部当时就有五六十个人,还挺多的。”由于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更倾向选择自己学校的支教项目而非社会上的教育公益项目,而学校和学校的各个学院的教育公益项目名额十分有限,结果导致上百个申请人竞争二三十个支教名额。申请者远远超过校内招募需求让支教申请竞争异常激烈。而且,欠缺经验的志愿者在支教面试中不占优势。
P02:你出去跟人家沟通,那些面试的老师或者学长学姐,他们感觉你在这方面其实是有欠缺的,因为你毕竟去面对过去的是那些小孩,怕你跟人家沟通不到一块。
另外,要达到招募的授课要求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选拔志愿者教师时比较看重是否擅长授课以及授课是否有新意,这对申请者,尤其是没有授课经验的大学生是不小的挑战。
P06:给小孩讲课,他们就需要那种气氛,你要吸引他们。我们队负责人其实想要有新意。比较一般的很普通大家都会讲,看你哪些新的吸引小孩的兴趣。
此外,支教的申请者来自全国各地,进入大学前的起点其实并不相同。东部与西部教育水平的差异也加剧了这种竞争性。
(三)一般影响因素
有意参与志愿支教的个体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关于支教时间和地点的顾虑等个别化的因素也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参与教师补充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部分大学生中不独立、不自信的性格特点,以及享受心理不利于申请参加支教。以自信心为例,尽管这些来自外语专业的受访者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渠道是与中小学语言教育相关的工作,但访谈结果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对自身专业学习水平以及教学能力并未持有足够自信。
对支教地的安全顾虑是制约女性受访者参与支教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家庭教养方式与女性天性的影响,有多位女性受访者明确表示对独自参与支教比较畏惧。
P12:我觉得那个还挺危险,尤其是女孩子,我就不敢去试。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大学生会对支教的安全产生质疑主要还是因为对一些公益组织的教师补充项目不熟悉。例如12 号受访者就谈到:“感觉就是不放心。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跟着一堆人走了,家里肯定也不会让我去的。”受访者表示,要通过家长和自己的安全评估,就需要让放心的老师带队,或者有熟悉的同学同行支教,或者确保支教项目正规性。时间因素是指大学生参与教师补充的时间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部分受访者未参与支教的一个客观因素。由于太晚了解到志愿信息,暑假已经安排了学业进修或者技能学习计划,这些受访者的支教计划也被迫搁浅。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对影响大学生参与教师补充志愿活动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联因素(信息/家庭)是制约绝大部分有支教意愿的大学生志愿参与教师补充项目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而且关联因素中的信息因素最为关键。能力因素(竞争)与个体因素(性格/心理/安全/时间)分别作为重要性因素和一般性因素也对相当一部分有支教意愿的大学生是否参与教师补充项目产生影响。要吸纳更多有支教意愿的优秀大学生参与农村短缺科目的教师补充,笔者认为至少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加强与志愿参与紧密关联的信息支持。信息建设是重中之重。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看到教育公益项目信息,还需要在信息来源渠道、信息透明度、信息公信力、信息丰富程度等方面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能否有效解决信息保障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志愿参与的脚步。倘若实现受访者所说的让支教申请者“足够了解那个机构”,那么这些方面的制约作用也有望得到化解。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创造更多机会来帮助大学生展示和提高竞争力。毋庸置疑作为一项有益而且严肃的教育活动,支教申请者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是首要选拔标准,但如何减少授课和面试等非专业能力的限制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消解心理、时间和安全等方面的顾虑。要化解这些顾虑有赖于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指导。上述三个方面的考虑是基于研究反映的问题给出的理论化建议,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吸纳更多有支教意愿的优秀大学生参与农村短缺科目教师补充的实践与相关研究提供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