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粮食作物化肥减量增效利用技术
2020-07-26杨宁魏党振刘娜
杨宁 魏党振 刘娜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粮食作物生产与农田土壤肥力密切相关。提高土壤肥力是保障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化肥和秸秆资源的投入以及土壤功能微生物活性是决定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存在化肥过量投入、秸秆还田效果差、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低等问题。减少化肥过量投入、加快还田秸秆转化利用是实现农业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重要技术路径。
本技术是基于高效肥料,如基质型缓释肥、生物有机肥、腐殖酸肥、有机无机专用肥、酶促高光合肥料及其配套精简施肥模式、氮高效作物品种的综合集成技术,通过合理减少化肥投入、增强还田秸秆腐解转化效率、应用氮高效作物品种(氮高效小麦,适于还田的脆秆水稻等),结合轮作(如小麦—玉米、小麦—水稻、小麦—大豆等)种植模式,建立高效循环培肥地力的方式,解决过量施肥、秸秆资源低效利用、地力难以提升的问题。
(二)提质增效情况
本技术采用的基质型缓释肥、生物有机肥和腐殖酸肥料等高效肥料产品基于天然矿物材料和农业废弃物资源生产,相对同类缓/控释肥和功能性肥料具有成本低廉、效果突出、绿色环保、质量安全等优点。多年多点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基质型缓释肥等高效肥料可提高粮食作物产量10%以上,提升作物氮肥农学效率20%以上,化肥可减施10%,保证作物产量稳定不下降。生物有机肥、腐殖酸肥料、酶促高光合肥料等功能性肥料,相对常规化肥产品具有激活土壤有益菌群、加快有机质养分转化、刺激根系生长、改善根系养分吸收等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13%以上,促进土壤有益细菌和真菌群体稳步增长,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5%以上。
本技术利用高效肥料产品养分协调释放以及促进农田养分转化利用的优点,推广精简高效施肥模式,减少施肥次数和人力机械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每667 m2增收10%(55元)以上。本技术促进了粮食作物轮作制度下的化肥—秸秆还田养分的高效循环利用。
二、技术要点
(一)高效肥料“减氮10%”不减产
利用高效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具有较强同步性,以及可提高作物根系养分吸收利用等优点,推荐采用高效肥料“减氮10%”施肥技术,即将高效肥料氮肥施用量减少为习惯施氮量的90%,利用高效肥料在肥效方面的优势,实现在减肥的条件下维持高产稳产。
实施范例:黄淮地区中等肥力田块夏玉米,产量目标500~600 kg/667 m2,习惯施肥模式为施普通复合肥(如30-5-5)50 kg/667 m2,推薦施用模式为施高效复合肥(基质型缓释复合肥、腐殖酸复合肥、绿聚能复合肥等,下同)45 kg/667 m2。
(二)轻减施肥—高效肥料与科学施肥方式配套
由于高效肥料可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减少肥料养分损失和环境污染风险,延长农田养分有效期。因此,推荐采用高效肥料精简施肥技术,即将高效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后期不再追肥(只在天气异常等特殊年份酌情看苗追肥)。高效肥料对施肥方法无特殊要求,可参照常规肥料施肥方法或施肥技术指导手册。
实施范例:黄淮地区中等肥力田块冬小麦,产量目标500 kg/667 m2,习惯施肥模式为基施普通复合肥(如25-13-7)50 kg/667 m2、追施普通尿素5 kg/667 m2,推荐施肥模式为基施高效复合肥45 kg/667 m2,不追肥。
(三)还田秸秆快速发酵促腐与地力培肥
利用有机专用肥与无机专用肥激发促腐产品技术(生物活性肥料、秸秆促腐剂等),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群体活性,调控秸秆还田快速腐解熟化,实现还田作物秸秆资源高效转化利用和地力培肥。同时,通过向肥料中添加天然高活性腐殖酸和微生物发酵活性物质,刺激作物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提升。该技术在各地的应用示范中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本技术对秸秆促腐产品具有较高要求,为确保实施效果,本技术可推荐部分通过验证的促腐产品。
实施范例:江淮地区中等肥力田块单季稻,秸秆全量还田,产量目标550 kg/667 m2,习惯施肥模式为基施普通复合肥(如25-13-7)50 kg/667 m2、追施普通尿素10 kg/667 m2,推荐施肥模式为基施生物活性促腐高效肥料45 kg/667 m2、追施高效尿素(如腐殖酸尿素)9 kg/667 m2。
三、注意事项
(一)推广应用本技术时建议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大型肥料企业产品。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可推荐经过多年多点肥效验证的高效肥料产品,以保障本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二)具体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可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根据当地习惯、农田肥力和产量目标等确定,以获得更高的生产力和效益。
(三)在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同时需强化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配套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条带深施、秸秆粉碎深翻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四)注意做好水、病、虫、草等田间管理措施,为促进农田水肥耦合和养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创造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