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链式发展分析
2020-07-26赵宇辰
赵宇辰
Analysis of the Chain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ZHAO Yu-chen
【摘 要】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改善传统发展模式,引入链式发展策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选择产业转移背景为着手点,探讨推动中小企业链式发展的策略,为类似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facing new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entry point,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introduce the chai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This paper chooses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s the starting point,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the chain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research.
【關键词】产业转移;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
【Keywords】industrial transfe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5-0050-02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范围内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制造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国内中小企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成本、节能减排等,限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升级压力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和政府组织并领导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趋势,对中小企业生存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2 产业转移背景及中小企业发展特征
2.1 产业转移背景
从国际的角度分析,自二战以后,产业转移出现过几次重大变化。从国内的角度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移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通过总结与梳理企业活动,可以探究出一条清晰的转移脉络,即二战后美国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欧洲,而低附加值产业则再次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竞争性相对较弱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但近些年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的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例如,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环境影响等。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处于国际国内产业大转移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在产业链中寻找发展机遇,抓住机会,实现抱团式发展。
2.2 中小企业发展特征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依照我国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根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我国中小企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根据上述划分标准,统计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规模与比例逐渐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3 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成本控制与效率控制之间存在矛盾
以当前的中小企业为例,不同的企业侧重点存在差异。部分企业重视信息平台等先进技术的引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提升效率的目的,节约时间成本。也有不少企业重视对外部方案的引入,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借助外包方案,集中外部资源的优势,从而实现高效能的专业化管理。重视技术平台建设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及时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相应调整。重视外部方案引入的企业可以节约时间做好业务工作,在人才精选和培养上节省时间,同时,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无论哪种方式,就当前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而言,都为提升效率付出较高的成本,成本控制与企业的管理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3.2 中小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尽管当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加大了对供应链管理的力度,但部分企业的管理缺乏主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过分重视外贸资金渠道,在商业谈判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影响资源的掌握,最终难以在厂商方面获取可观的优惠,影响中小企业的最终利润。
3.3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手段的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CRM等技术对供应链进行管理,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简化和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总体管理效率。但就市场调查分析而言,管理的精准性依然有待提升。尤其体现在中小企业对消费行为的分析方面。当前,分析数据的来源不够全面,导致消费行为分析局限在整体方面,对于具体品牌和产品的分析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新型产品的分析更是缺乏有效的數据支持。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市场与生产地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数据的分析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由于国外数据信息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影响管理水平的提升。
4 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小企业链式发展的策略分析
4.1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供应链进行分析和整合
由于不同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侧重点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对当前的经营现状进行客观看待,并且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减少消耗,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具体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重视供应链的整体性与相关性,从而对整个风险系统进行全面控制,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提升企业的安全性;第二,重视风险的转移与分担,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企业的合作关系,实现对风险的总体管控;第三,重视风险管控的实用性原则,提升方案的针对性,从而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第四,应用PDCA原则,对具体的控制措施进行指导,及时优化方案,对风险控制进行动态管理。
4.2 重视供应链整合工作,加强供应链关系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需要及时消除多余环节的影响,加强内部的关系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一,做好中小企业与厂商的关系管理工作,及时与厂商进行沟通,在明确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长期的合作。及时就市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馈、性价比、质量以及涉及双方利益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增强供应链的功能。通过沟通来维持稳定协调的关系,为后期的生产销售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中小企业需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做好与客户关系的管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升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市场的变化要求,对市场战略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升供应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三,中小企业的链式发展过程,要整合上下游的资源,实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4.3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提升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或者难以承担外包高额费用的企业来说,需要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在对供应链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上下游信息的处理,重点关注风险的应对能力,结合市场的发展变化对相关的工作进行部署。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借助行业协会和行业内部企业的力量,及时对中小企业的信息进行分享,从而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确保供应链价值的发挥。因此,企业需要做好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完善工作,就在线系统、供应商关系以及客户关系进行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分析市场数据,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对外贸业务进行合理调整,提升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企业发展。
5 结语
总之,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中小企业链式发展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结合实际情况推动中小企业的全面和健康发展。希望通过文中的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实现带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琦,博庆贺,邵佩佩.产业组织模块化视角下中小企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03):56-60.
【2】钟华.中小企业产业环境变动与经营策略的人力资源发展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0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