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线性交通空间尺度设计探讨
2020-07-25罗秋红
罗秋红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200235)
1 引言
建筑的空间主要分为3 类空间:主要空间、辅助空间和交通空间。交通空间作为三大空间之一,在建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作为整个建筑的大动脉,串联起了建筑的主要空间和辅助空间。其次,交通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审美体验。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人们在空间中所体会到的步移景异的空间审美体验主要源于交通路径的组织。最后,交通空间除通行功能外,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场所。
尺度是建筑空间的一个重要属性。尺度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决定空间品质的高低。交通空间与主要空间相比,它的尺度设计的弹性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2 点:(1)交通空间功能的多样性。交通空间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行,此外有些交通空间还附有一些其他功能,如等候、展示等。不同的功能需求就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尺度。(2)在建筑造型方面,建筑物之间经常会被一些连廊所连接,这些连廊空间多数由交通空间构成,其空间尺度会受到建筑造型比例的影响。
交通空间的尺度弹性虽然大,但是在设计中也不是无章可循,它有其基本的设计逻辑和原理。对其背后逻辑的理解有助于设计师在设计中灵活运用,避免因尺度设计不当而造成设计的失误。
建筑的交通空间按照空间形态可以分为节点性交通空间和线性交通空间。节点性交通空间主要有门厅、楼梯、电梯;线性交通空间主要为走道和连廊。本文选取线性交通空间尺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素及设计运用进行讨论。
2 空间尺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2.1 使用功能
空间的功能是影响空间尺度的第一要素,对于交通空间也不例外。交通空间的主要功能是组织人流通行。首先,其空间所承载的人流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尺度大小。大多数公共建筑中走道的尺度比住宅建筑中的走道尺度宽,公共建筑中交通类建筑的走道空间尺度一般比其他类公建宽。如地铁站出入口或地下连通道的尺度一般做到6m 以上。
其次,建筑空间是为人的活动服务的,建筑空间的尺度设计需要以人的各项活动尺度为基础。根据人体工程学,单股人流通行宽度为550~600mm,双股人流通行宽度为1 100~1 200mm。建筑设计中通道宽度一般是按双向人流来设计,宽度根据空间所承载的具体人流量,以单股人流的偶数倍来设计。如办公楼走道空间的常用尺寸为1.5~1.8m,主要满足2 股人流的通行使用。有些空间除了通行以外,还兼有其他功能,如休闲、等候、展示等。设计师设计时除考虑基本通行所需空间尺度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功能所需要的空间尺度。如医院或学校建筑的走道除了满足人员通行以外,还须满足病人候诊或者学生交流的需要,所以它的尺度会比一般办公楼走道空间的尺度大,一般设计为3m;商业建筑中的主通道需要考虑橱窗展示的空间,再结合人流量的需求,一般为4m。
2.2 空间造型
除功能方面的因素外,造型也是影响走廊空间尺寸的因素之一。比较常见的是建筑之间的联系廊。建筑连廊是建筑形体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建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空间形态。商业建筑或交通建筑中的换乘通廊中尤为常见。设计中由于考虑到整个建筑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连廊的空间尺度往往会比实际所需要的空间尺度大。如上海香港大厦2 栋建筑之间的连廊,其宽度约8m,其空间宽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流通行的需求,而是主要从建筑造型方面考虑。它作为整个建筑的一部分,南北两座商场之间的间距约40m,其通廊的长宽比为5∶1,取得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尺度[1]。
2.3 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是走廊空间尺度的第3 项影响因素。为了便于人员的快速疏散,规范对空间的疏散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就疏散宽度而言,走道的疏散宽度是根据百人指标计算出来的,可简化为公式:D=SK1K2,式中,D为疏散宽度;S为建筑空间的使用面积;K1为人员密度;K2为百人疏散指标。防火规范中对不同高度、不同类型的建筑疏散宽度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疏散走道最小净宽必须大于1.1m。这是出于满足2 股人流活动的需要。如果实际核算出的疏散宽度小于1.1m,则按照1.1m 取值设计,反之则按照核算出来的疏散宽度取值设计。
除防火规范规定的疏散宽度外,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也对相应的疏散宽度有规定要求。如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中对走道的净宽要求为:当走道长度小于等于40m 时,单面布房的走道净宽最小为1.3m,双面布房的走道净宽最小为1.5m;当走道长度大于40m 时,单面布房的走道净宽最小为1.5m,双面布房的走道净宽最小为1.8m。由此可见,建筑规范上的要求比防火规范上的最低要求标准更高,也更细。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结合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做出符合要求的尺度取值。
3 空间尺寸设计分析
本文结合2 项学校类项目探讨交通空间尺度设计的方法。
3.1 功能使用方面
对于中小学校类建筑,无论是教学楼、实验楼,还是办公楼,主要的交通空间为中廊和外廊。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要求,中廊的净宽需满足大于或等于2.4m,外廊的净宽需满足大于或等于1.8m。在吕叔湘中学这个项目中,教学楼均为外廊式设计,按照规范要求,走廊宽度设计应满足净宽大于或等于1.8m。因考虑到走廊为学生主要的课间活动空间,在走廊的设计中需要留出学生驻足交流的需要。因此,本项目教学楼走廊空间轴线尺寸取3.6m,除去柱子尺寸,净尺寸设计为3m。
3.2 建筑造型方面
在学校类建筑中,连廊一般为各个教学单元之间的联系体。在永州凤凰园幼儿园这个项目里,建学区由3 组活动室组成,3 组活动室由一条南北向的连通道联系。这条连通道设计为6m 宽,一方面从体量上看,它作为主要连廊,6m 的宽度与整体建筑之间取得了一个比较协调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6m的宽度除了供幼儿通行以外,它同时也是幼儿的一个室内活动场地。幼儿的一些日常活动可以在此空间中展开(见图1)。
图1 凤凰园幼儿园平面
3.3 安全疏散方面
在吕叔湘中学教学楼的设计中,每一排教学楼的长度为75m,北侧布置6 个普通教室,每班约50 人,一共约300 人。每排教学楼两侧各有一部疏散楼梯,人流分别向两端疏散,疏散宽度按照一半的疏散人数(150 人)来计算。此教学楼共5 层,按照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 年版)[2]中的百人指标取值为1m/百人,实际疏散宽度需要1.5m,由于GB 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3]中对单廊式走道的净宽要求须大于或等于1.8m,由计算得出的疏散宽度小于1.8m,所以此教学楼设计净宽按照规范要求应该取大于或等于1.8m。
4 结语
空间尺度是体现建筑空间品质的重要属性之一。对空间尺度的掌握是建筑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交通空间尺度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实际运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除了本文所述几方面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影响空间尺度的设计,如经济因素、结构因素等。在懂得基本的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师在平时工作中需通过不断实践、思考与积累,从而提高自身设计与处理空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