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2020-07-25黄娟秀
黄娟秀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梧州 543002)
放射性肠炎损害患者肠道,由放射线治疗而引起,病情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逐渐加重,后期可累及到小肠、结肠、直肠等,放射性肠炎根据患者发病的缓急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在患者的放疗期间出现的放射性肠炎即为急性的,此期病情较轻,大多数患者可在放疗结束后自愈,而部分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发展,逐步加重,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被称之为慢性放射性肠炎[1-2]。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便血等,随着病情的迁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影响,且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治疗较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难[3-4],本文对慢性放射性肠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4例,就诊时间2017年1月~2019年1月,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53.24±2.36)岁。其中,23例结直肠癌患者,18例宫颈癌患者,8例前列腺癌患者,5例腹膜后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放射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
1.2 方法
对慢性放射性肠炎就临床特点、结肠镜检查主要表现、放射性肠炎损害评分标准、治疗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面对慢性放射性肠炎进行临床分析。
临床特点:患者以腹痛、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腹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患者可出现肠穿孔、梗阻、瘘管形成。
诊断标准:慢性放射性肠胃炎出现的时间在放射结束后,可在结束后的数月或数年后出现,持续达3个月以上。本组研究对象54例中,均发生于放射治疗后的1~5年。
结肠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结肠镜下贱结肠粘膜有充血,血管质脆、扩张,客形成糜烂或溃疡;严重患者可伴有肠腔狭窄,瘘管形成或穿孔。
根据放射性肠损害评分标准[5]:I度:大便次数每日少于5次,或轻微腹泻或痉挛,或直肠黏膜轻度出血;Ⅱ度:大便次数每日在5次或以上,或中度腹泻和腹痛;Ⅲ度:上述症状严重,且出现需外科处理的阻塞或出血;Ⅳ度:肠管出现坏死/穿孔、瘘管;V度:患者因为放射晚期反应而导致死亡。本研究中,Ⅱ度22例,Ⅲ~Ⅳ度32例,
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口服金双歧、思密达、黄连素,有脓血便或血水样便的患者同时辅以思密达、酚磺乙胺、激素灌肠治疗。进行严密观察,并对便常规变化进行观察,如有需要可对患者行结肠镜复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L-17、IL-23抗体选自英国Abcam公司所生产,按照说明书进行化学染色。阳性对照由试剂公司提供,用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阳性标准:胞质中出现明显黄色或黄褐色颗粒。根据免疫阳性细胞染色程度(A):无染色为0分;细胞膜或质内见淡黄色颗粒为1分;较多棕黄色颗粒为2分;大量棕黄色颗粒为3分。每片随机观察5个视野,计数500数。(B):阳性细胞数<5%为0分;5%~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A和B相加0分为“-”;1~2分为“+”;3~4分为“++”;5~6分判为“+++”。以“++”和“+++”定义为阳性表达,其余为阴性表达”。
1.3 疗效评定标准[6]
①治疗不同损害程度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比较,以显效、有效、无效为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较前好转,便常规检查结果可见少许红细胞、白细胞;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便常规检查结果同质量前。②不同临床特征IL-17、IL-23表达等级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损害程度治疗效果比较
慢性放射性肠炎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27.78%),如下表1所示。
表1 不同损害程度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不同临床特征IL-17、IL-23表达等级比较
IL-17、IL-23在不同严重程度中表达水平有差异,通过对IL-17、IL-23表达水平的检测,结合临床症状积分、内镜表现, IL-17、IL-23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临床症状越重则IL-17、IL-23的表达越高。
表2 同临床特征IL-17、IL-23表达等级比较(±s)
表2 同临床特征IL-17、IL-23表达等级比较(±s)
?
3 讨 论
放射性肠炎是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在放射治疗的早期、治疗完成之后均有可能发生,甚至可能会出现在放射治疗完成后的数月或数年,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严重程度亦有不同[7]。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时间不定,最早可发生在放疗开始后的数小时或几天内,早期的临床症状轻,主要是由于放射线对小肠或结直肠损伤诱发的胃肠道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患者病情会随着时间迁延加重,累及小肠等[8-9]。在放疗完成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可很快消退,但是,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则不会随着放疗的结束而消失,大部分的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在放疗完成后,甚至在放疗后的6~24个月,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小肠炎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的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黏液便、血便等,在病情发展的晚期,患者病情常伴有小肠的吸收不良和肠蠕动紊乱等[10-11]。在行放射性治疗中,放射线对肠道正常菌群造成显著影响,肠上皮细胞表面结构被损伤,从而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而在进行治疗中,应用黄连素可对肠道内的有害菌进行杀灭,联合金双歧的治疗,可提供大量的益生菌,使患者的宿主的微生态群重新恢复稳定[12]。应用思密达能够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粘膜起到保护作用,而止血敏促进血细胞的凝集,修复血管的内皮,以达到减少血液的丢失,抑制炎症细胞的再发展的目的,降低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肠粘膜的修复能力[13]。检测白细胞介素和白细胞介素(IL-17、IL-23)在慢性放射性肠炎中的肠粘膜组织中表达高,而在正常的肠粘膜组织中表达低,因此,通过对IL-17、IL-23在慢性放射性肠炎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可判断出炎症的程度,临床症状越严重,则IL-17、IL-23蛋白的表达程度越高,通过调控IL-17、IL-23免疫轴的应答,可阻断导致炎症的过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14-15]。
本研究中显示,慢性放射性肠炎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27.78%);IL-17、IL-23在不同严重程度中表达水平有差异,通过对IL-17、IL-23表达水平的检测,结合临床症状积分、内镜表现,便于对慢性放射性肠炎进行临床治疗,同时也提示了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工作较为困难,且治愈困难,
综上所述,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过程漫长,较难治愈,且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的表达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临床症状加重,炎症因子的表达等级越高,通过测评炎症因子,可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病症,减轻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