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那片苇园

2020-07-24马玉顺

走向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苇叶鸟窝小刚

马玉顺

故乡是鲁中丘陵地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北、东、南三面被蜿蜒起伏的沙坡环绕,西面是南北向流淌的小河,过河不远即是一座沙石山,房屋都坐落于中部低洼处,呈东高西低紧凑聚居。

童年记忆里,故乡的河岸绿柳成荫,紧邻村子的大片湿地里,生长着茂盛的芦苇。而西山根下的“涝坡洼”则种植着数亩莲藕和水稻,颇有几分江南水乡风貌。其中,那片70亩的苇园,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欢乐记忆。

当温煦的春风吹拂,嫩绿中透着淡紫的芦苇笋就钻出地面,密密麻麻,好像一队队整装待发的士兵。若适逢一场淅淅沥沥、缠绵多天的春雨,那芦苇笋会蹭蹭蹿出几个骨节,整个湿地便繁衍成一片碧绿的芦苇林。微风吹来,沙沙、飒飒作响,像弹奏欢快的进行曲,那份张扬的生命力,每每让贪玩的孩童惊奇不已。

待芦苇长到一人高,大的叶片有成年人一排长时,一种类似麻雀的苇鶥子”,就开始在芦苇丛中做窝,直到初冬,那叽叽呱呱的歌唱不绝于耳,引逗着孩童的心,像猫爪挠了一般。整个夏秋季节,去苇园掏“苇鶥子蛋”、逮“苇鸝子”就成为调皮小孩子最有趣的游戏。

循着“苇鶥子”的叫声,扒开密不透风的芦苇丛,脚踩软软的泥泞,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迅疾地将手伸进圆圆的鸟窝,会收获几枚比鹌鹑蛋还要精致的“苇鶥子蛋",或者逮抓几只嗷嗷待哺的“苇鸝子”,这是很让人骄傲的经历。

但事情往往不那么顺利,甚至会遭遇到惊险。一个盛夏的中午,我和好伙伴小刚潜入苇园,将目光锁定在三棵芦苇间的一个鸟窝。鸟窝离地面很高,小刚需要踮起脚尖才能摸到。我屏声敛息眼瞅着他的手慢慢伸进去,突然一声惊叫,小刚掉头就跑。我定睛一看,一条小青蛇伸出头,也随即喊叫着窜出苇园,一屁股坐在满是尘土的村道上,这才感到胳膊、脊背火辣辣疼,密密匝匝的苇叶把身上划破好多口子。内心发誓再也不去苇园捣乱了。但小孩子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在惊险刺激的诱惑下,誓言很快就失去效用。

秋天到了,芦苇渐渐由碧绿变成浅黄,并开出银白色的芦花,芦花缨子飘飘洒洒,初如羊毛般柔软,再如瑞雪般纷飞。初冬时节,苇叶更见枯黄,人们抡起镰刀,把收获的芦苇绑扎成若干紧致的捆团,扛到生产队院子里,站立着摆成一个大芦苇垛。

那几天,全村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孩童们会偷偷攀爬到芦苇垛顶端,颤颤巍巍蹦跳着,引来阵阵惊呼,顺便采摘一些芦花,到了滴水成冰的严寒三九,垫在棉鞋里面,暖烘烘的,防止冻脚。

整个冬天,生产队组织心灵手巧的编织能手将芦苇变成一领领苇席,到四邻八乡的集市上出售,换来的钱是生产队的副业收入,年终决算,每家每户都或多或少分得一点,过一个不算寒碜的年。

故乡人非常爱惜这片,上天赐予的苇园。每年端午,按照习俗要吃糯米粽子。此时,主妇们要擗苇叶,为了保护芦葦,从进苇园那刻起,她们的脚步都轻轻悄悄,双手也极为节制,每棵芦苇仅仅擗两三个苇叶。邻近村庄的人们若需要苇叶,也必须遵守规则。而在芦苇收获后的冬季,搂苇叶当柴火的女人们,也是格外小心,绝不伤害芦根,更不允许任何人偷挖。芦根就像老祖宗留下的血脉,已经融入故乡人的心灵。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故乡的苇园被个人承包下来。又过了几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承包人将芦苇铲除,改建成鱼塘。当时,我正在省城求学。放假归来,不见了苇园,泪水模糊了双眼,一根连接故乡的心弦轰然崩断。今天想来,隐隐的痛惜还在心底弥漫。

猜你喜欢

苇叶鸟窝小刚
裹粽子
宝宝头上有鸟窝
守叶儿
香喷喷的粽子
不足为奇
自由的睡眠
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
Mini漫画
专款专用
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