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迎来5G时代
2020-07-24杨睿王兴
杨睿 王兴
众所周知,5G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是构建万物互联的基础,目前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备受各行各业瞩目。
眼下,“新基建”风头正劲,全国各个城市纷纷发力、你追我赶。如何抢得先机?崂山区实施战略性布局,提出打造“5G云VR融合创新示范区”
斥资1.9亿元,推动5G基建及创新应用示范建设
在日前举行的崂山区“5G+VR”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会上,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保生详细介绍了这一构想:拟投资1.9亿元,以成规模、可落地、有产出的应用创新作为产业发展驱动力,通过VR进小区、进工厂、进场馆、进学校、进商圈、进医院、进景区等系列应用示范,加快构建虚拟现实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圈、推动5G基建及创新应用示范建设。
众所周知,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将为工业互联网、企业云、人工智能、车联网、远程医疗等提供产业支撑,可谓领衔“新基建”。而VR/AR则被业界公认为是5G时代首要的创新业务。一方面,VR为5G这一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提供了普适典型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5G有望打破单机版VR小众化的产业发展瓶颈。
投资4亿元,开通5G基站1132处,实现主城区和重点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
而崂山区则抓住了“新基建”的关键,抢抓机遇。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崂山区的“先发优势”并非偶然。崂山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启动第一批5C项目建设,创建“5CG+VR”产业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崂山区对5G重视程度非同一般。5G要形成产业链,基站建是前提。2018年崂山区已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崂山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管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创建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管理的“崂山模式”据中国铁塔青岛分公司副总经理单义卫介绍,2019年以来,在崂山区的支持下,已建设完成5G基站647余处,覆盖崂山主城区重要交通干道、重点项目和功能区。今年还将追加4亿元投资,计划在崂山区开通5G基站1132处,实现主城区和重点区域的5G停连续覆盖。
与此同时,崂山区也是全国最早抓住VR产业发展历史机遇并制定清晰明确的产业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的地区。早在2016年VR元年,崂山区就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战略。
而历经多年发展,崂山区先后引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余家高水平高校院所,目前全区研发单位占全国同类研发机构的70%以上,研发投人达到2.54亿元,虚拟现实科研创新力量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崂山区还汇聚起小鸟看看、量子云、宇科等虚拟现实企业逾百家,成功创建了国内首个国家级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9年产业营收已突破40亿元,利润达到2.55亿元。根据崂山区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到2022年,崂山区VR产业收入将达到100亿元规模。
崂山初步完成“5G云VR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再加上提前布局,崂山区在“新基建”這个风口上,机会可谓很大。这也在青岛市级层面得到了积极认可,当天参会的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卞成特别指出,崂山区作为青岛市第一个召开5G工作推进会议的区市,要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推进5G云VR示范区建设,力争在全市做好表率,走在前列。
目前,崂山区已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初步完成“5G云VR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方案,青岛联通已基本完成试点小区入网改造方案及云平台等技术支持方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中国联通网研院、小鸟看看等项目有关单位均对项目方案表示了认可,并将全力以赴在项目方案完善、技术创新支持、头显终端提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年内3000户家庭开通VR试点业务
在王保生看来,建设“5C云VR融合创新示范区”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虚拟现实业务从“看起来”向“用起来”的模式转变,更是完善虚拟现实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举措。
“通过进小区、进工厂、进场馆等形式可以充分推动‘虚拟现实+云+5G的规模化应用。在当前行业背景下,云化虚拟现实为运营商、云服务商、内容厂商和硬件厂商等市场经营主体探索了新的机会,也成为虚拟现实产业生态链条中的新兴力量。同时,以5G云VR为市场需求,将改变传统以资招企的招商定式,实现因业来投,以业驻企产业集聚的目标,即招引并扶持多家外来及本地企业,打造5G云VR领域具备竞争力的‘崂山兵团。”王保生说。根据计划,“5C云VR融合创新示范区”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分3个阶段实施。
今年,示范区建设将重点推进“5G云VR进小区”项目建设,通过选取若千试点小区“先行先试”的方式,尽快拉通面向小区用户的VR业务体系,形成示范效应。今年内拟面向3000户家庭大众用户开通VR试点业务,包括午山馨苑、尚东区、桃源居、埠东佳苑、海上海等小区,预期在今年底完成建设。
在业内人士看来,“5G云VR融合创新示范区”将在产业效益、经济效益、创新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方面体现价值一以5G云VR为市场需求,为全国,虚拟现实企业提供公平、开放、广阔的市场环境,培育5G时代“杀手锏”级业务,有望成为全国标代表性5G云VR规模商用计划,实现5G云VR真正走出展厅、走人家庭。
“新基建”,青岛崂山区已然站上风口,趁势起飞。
从1G到4G的演进
我们]所称的“1G”“2G”“3G”“4G”“5C”,均是相对于固定通信技术的移动通信技术,这里的“G”是指英文Generation,即我们所说的“代”,从1G到5G也就是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的移动通信技术。
上世纪80年代,以昂贵终端、昂贵通话费为特征的“大哥大”横空出世,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1G。1G是模拟技术,其手机电池寿命和语音质量差,安全性差,并且容易掉线。但不管怎么样,它使人们的通话摆脱了线的束缚,是人类通信史上跨时代的进步。此后,一代又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不断产生。
到上世纪90年代,2G产生。2G是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数字通信技术,也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移动通信技术。2G,包括后续的2.5G、2.75G网络,都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除提供语音通话外,还能提供较低速率的数据业务。与此同时,使用2G手机已经可以浏览文字信息,但要观看图片和视频信息非常困难。
3G速率相对于2G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较轻松地浏览图片信息。2009年,中国相关主管部门向国内3大运营商发放了3张不同的3G牌照。3G技术的商用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使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我们熟知的微博、淘宝、QQ等过去只能在电脑上实现的应用,被迅速“搬”到了手机上。
2013年12月,中国4G牌照发放,3家运营商立刻开展网络建设并投入使用,3G迅速被4G取代。4G网络实现了网速的飞跃,可以轻松在线观看高清视频。随着4G网络的完善,以视频应用为代表的各类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实现了全面数字化的大跃进,移动主宰一切的序幕拉开。但是值得一提的是,3G虽然“短命”,但对中国的IT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换句话说,没有当年的3G,就没有中国在4G时代的抢跑,更没有在5G时代的领跑。
如果说从1G到4G的升级,是通信行业本身的技术升级,那么5G似乎超越了通信升级本身,也因此备受各界关注。首先发生“颠覆”的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体现在人际通讯、视频下载和观看体验上,还因此会被应用于远程医疗、智能养老、无人驾驶汽车等产业上,互联网也将由“百事通”变为“万事通”,“万物互联”将不再只是美好愿景,城市治理也将以数据的方式重构。
而最值得关注的,还是5C与人工智能结合,在不久以后,5G将带来新的自动化。虚拟数据对现实社会生产力影响越来越大,必将会在全球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一人工智能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将成为驱动工业革命的关键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5C时代的到来,也必将“颠覆”我们的工作方式,依靠着5G带来的高速无线网络,工业4.0时代也将加快“跑步前来”的步伐。例如,云视频会议或许将成为未来主流的办公方式,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在沟通和社交层面基本消失,随时随地的多人沟通将近在眼前。信息的高速传输更会使我们在工作上拥有更多自由。
此前,多数用户心目中的5G就是网络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但实际上,这并非5G最具有颠覆性的特征,5G的厉害之处在于5G可以把人与物、物与物连接起来,即连接万物。也就是说,如果通过5G实现自动控制,其反应速度远高于人们大脑的反应速度。基于这一特性,5G网络可以应用于许多之前4G网络无法应用的场景。汽车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自动驾驶、编队行驶,不用驾驶员干预自动寻找车位、倒车;医院内,患者通过远程诊断,无线内窥镜、超声波,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医院的医疗专家診疗;无人机随时自动待命,只要需要,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将无人机送到巡检、安防、农业等领域的第一线……这些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将很有可能在5G时代“落户”寻常百姓家。
随着5G网络覆盖的完善以及“5G+”的不断推进,5G将把各行各业全部囊括进来,最终实现“万物互联”和5G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并催生诸多新兴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