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蚕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0-07-24吴康兰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桑蚕防治技术养殖

吴康兰

摘要:在桑蚕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养殖实践告诉我们,桑蚕病虫害的发生,与饲养环境、病原体及桑蚕幼虫体质等都有密切的关联。本文从桑蚕养殖和病虫害防治问题入手,探讨桑蚕养殖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关键词:桑蚕;养殖;病虫害;防治技术

桑蚕养殖是我国传统的优势农业项目,饲养桑蚕能够生产蚕丝,为丝绸纺织制品提供原料。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蚕丝纺织丝绸品的国家之一,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在丝织方面就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丝织品贸易甚至还抵达欧洲国家,而当时的欧洲,还尚未开始养殖桑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丝织品很快在欧洲市场流行开来,并成为当时欧洲王贵争先抢购的奢侈品。之后,为了将更多的丝织品带到欧洲,我国还专门开辟了一条丝织品贸易专用之路,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到了现代,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桑蚕养殖,但从桑蚕养殖数量和蚕丝产量来看,我国仍然处于世界第一。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自我满足于现状,特别要重视近些年我国桑蚕养殖产业退化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良桑蚕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桑蚕养殖数量和生产总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桑蚕养殖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病虫害防治是桑蚕养殖的重要一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在桑蚕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问题,不仅会造成桑蚕死亡,而且还会影响蚕丝产量和质量,给桑蚕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要重视桑蚕养殖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桑蚕养殖实践表明,在桑蚕养殖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往往与桑蚕幼虫的体质、养殖环境以及病原体等存在莫大的关联。因而,在开展桑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要重点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桑蚕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从根本上确保桑蚕养殖安全。

2 桑蚕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在桑蚕病虫害防治工作实际中,要想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有效,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灭杀病原体

病原体是导致桑蚕病虫害问题的根源,要防范病虫害问题的发生,首先要从源头入手,从灭杀病原体入手。目前,灭杀病原体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做好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具体可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清扫卫生。在养殖桑蚕以前,要对桑蚕养殖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洁工作,其中重点要对蚕室与蚕具进行清理,要彻底清除蚕室内的桑蚕尸体和饲养过程中剩余的垃圾物,蚕室地面要用清水冲洗,以保障下一批桑蚕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第二,灭杀病源。认真考察桑蚕养殖环境,查看其环境和周边是否存在病源,若存在,则要做好病源消灭工作,从而保障桑蚕生长环境的清洁。

第三,蚕室消毒。在清扫工作完成以后,要对蚕室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消毒可使用漂白粉进行。在喷完漂白液后,要紧密门窗,确保环境密闭,从而达到有效消毒的目的。之后,还要使用消毒散对蚕室进行烟熏消毒。

第四,蚕具消毒。清洗后的蚕具,也需要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后的蚕具,还需要拿到烈日底下曝晒,以此保障病原微生物彻底灭杀,同时也能帮助祛除漂白粉的残留。

第五,剔除弱蚕。弱蚕的剔除也是桑蚕养殖病虫害防治的关键之一。相对于健康的桑蚕,弱蚕更容易感染病虫害,而一旦弱蚕染上病虫害,则将严重威胁其他健康桑蚕的安全。为此,要及时淘汰和剔除弱蚕。

第六,加强蚕期消毒。此外,还需要在收蚁和饷食前对蚕体和蚕座进行消毒,消毒剂可采用生石灰,以此来避免桑蚕幼虫受到病虫害威胁。

2.2 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是保障蚕室、蚕具清洁卫生的重要手段,在桑蚕病虫害防治中具有明显的作用。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保持蚕室清洁,及时清扫蚕室内的蚕沙、桑叶等垃圾,避免滋生细菌;二是要定期清理桑叶储存室,保持桑叶新鲜、安全;三是给桑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卫生清洁,避免因双手不洁携带病菌导致桑蚕染病;四是及时清理蚕沙,并使用漂白粉、石灰浆等对堆放蚕沙的地方进行消毒;五是集中处理弱蚕、病蚕,不可随意丢弃,要集中进行掩埋,避免其他桑蚕接触而染上病虫害。同时,弱蚕、病蚕的尸体也可作为土地的肥料;六是做好桑蚕舔食防病工作,在桑蚕舔食时,加入氯霉素等抗生素,以此帮助更好地防治病虫害。

2.3 加强桑园管理,清除桑园中的病虫害

桑叶是桑蚕的主要食物,在桑蚕饲养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桑叶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也同样至关重要。桑叶的清洁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桑园的管理水平。桑园管理水平高,则桑叶的质量和清洁度也相对更高。为此,要保持桑叶清洁,重点在于加强桑园的管理,做到及时清除桑园中的病虫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对桑园开展害虫扑杀工作,全面彻底地清除桑园中的害虫,以避免桑蚕因食用带虫害的桑叶而染病的情况发生;其次,科学使用消毒药剂来防治病虫害。在使用化学药剂清除病虫害时,要注意药剂的毒性和使用的量,要避免使用过毒或者是过量的杀虫药剂而导致药物残留情况的发生。一旦药剂使用过量,或者是药剂毒性过大,则很可能对桑蚕生长带来严重危害;最后,要做好鼠害的防治工作。桑园中发生鼠害,一方面会给桑树带来破坏,另一方面老鼠身上携带的大量的病菌,也会给桑树带来病虫害威脅。为此,要做好桑园中鼠害的处理工作。灭鼠工作具体可采用鼠笼、鼠夹等用工具进行捕杀,也可采取灭鼠剂等药物进行灭鼠工作。高效的灭鼠工作,能够为桑树的成长提供保障。

2.4 强化技术管理

此外,对于桑蚕养殖而言,强化技术管理工作,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大有助益。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保障:一是保证桑蚕良叶饱食,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桑蚕,要制定不同的喂养方案,挑选出优质的桑叶进行喂食,以此保障桑蚕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促进桑蚕体质提升,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二是要严格控制桑蚕养殖过程中的温度。如在小蚕期,若蚕室温度过高,则桑蚕的发育将受到影响。对此,要做好蚕室温度控制工作,同时保持良好通风,保障空气流通,以此为桑蚕生长提供良好环境。通常而言,对于1~2龄的蚕虫,其最适温度在26℃,干湿差宜不超过0.5℃;3龄蚕的最适温度为25℃,干湿差约为2℃;4~5龄的桑蚕最适温度较低,一般控制在22℃,干湿差控制在5℃;进入大蚕期后,桑蚕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则更高,一般要求蚕室内的温度不能低于24℃,若蚕室内温度低于24℃则需要人工进行升温。与此同时,还要做好蚕室通风换气工作,确保蚕室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此促进桑蚕更好地生长。最后,要注意保持桑叶的清洁度和新鲜度,特别是要做好桑叶采摘以后的储存工作,要保障桑叶储存室的清洁和湿度,以此确保桑叶能够处于较为清洁和新鲜的状态,这对于桑蚕的生长无疑更有帮助。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保障桑蚕养殖安全,需要提高桑蚕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从幼虫期开始注重病虫害防治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有效地治疗病虫害,以确保桑蚕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 郭雪芬.桑树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24):78.

[2] 陆鹏飞,李红.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上的运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5):121.

[3] 施祖珍.广西桑园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蚕业,2010,47(4):11-14.

猜你喜欢

桑蚕防治技术养殖
《桑蚕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