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八公山“万亩果园”提升发展建议
2020-07-24周宗玲
周宗玲
摘 要:安徽省寿县八公山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近年来,八公山倾力打造“万亩果园”休闲农业示范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寿县八公山果园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万亩果园;问题;发展建议;八公山
中图分类号 S688.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3-0049-02
1 “万亩果园”发展概况
1.1 自然资源特征 寿县八公山坐落在淮河中游南岸,为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总面积10km2,最高峰海拔241.2m,山体周围是平均海拔20m的平原。八公山区域属季风性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年降水量929.1mm,年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总日照时数2046h,10℃以上的活动积温4500~5300℃,无霜期210~250d。土壤属于八公山区残丘石灰岩土、紫色土,土壤耕层pH6.7、有机质20.1g/kg、全氮1.11g/kg、有效磷15.4mg/kg、有效钾208mg/kg。
1.2 果园发展情况 八公山行政区划属于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全乡可耕地1053.3hm2。境内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日照时间较长,腐殖质丰厚,林茂草丰,山场面积广阔,独特的小区气候和优质的土壤条件是发展果林种植的最佳环境。八公山自古以来就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其中最有名的是八公山酥梨。八公山酥梨是200多年前由砀山梨园带回八公山繁衍成林,八公山特殊的土壤和良好的小气候极大改善了砀山梨的原有品质,形成了皮薄、瓤脆、多汁、无渣滓、甜味浓重的新品种。20世纪60~70年代,八公山乡和安徽农学院经过数年合作,通過嫁接育苗等技术精心培育出新型“郝圩酥梨”、“安农水蜜桃”等优良水果品种。
郝圩酥梨品种有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平均果重219g,果形美观,大小适中,果核小,果肉可食率74.8%,含糖量11.34%,有机酸含量0.09%,糖酸比126∶1。郝圩酥梨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止渴、清凉、祛暑、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不仅是良好的食用水果,更是许多中药制剂、配方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与冰糖共炖有祛热痰、疗哮喘、滋润肺的作用,在1989年、1997年全省水果评选会上2次被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安农水蜜桃果实长圆形,平均纵横直径9.8cm×8.0cm,单果平均重250g,大的可达600g,外观灿烂如霞,异常美丽;果皮乳白微黄,易剥离;果肉乳白色,局部微红,细腻多汁,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性味平和,含有多种维生素、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可溶性固形物11.5%~13.5%,可溶性总糖12.2%,维生素C含量5.85mg/100g;铁含量为苹果和梨的4~6倍,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1993年安农水蜜桃通过省级鉴定,鉴定结论为:一是早熟;二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三是果型特大、外观特美、风味特好,实属国内外早熟桃中罕见的新品种。199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科委收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参展1999年云南世博会和中国农业博览会,受到广泛好评。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八公山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八公山林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几种主要果林面积已达到640hm2以上,其中郝圩酥梨种植面积334hm2、安农水蜜桃种植面积40hm2、葡萄种植面积200hm2、灵枣种植面积66hm2,八公山果园已经真正成为享誉省内外的“万亩果园”,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表1)。
此外,八公山盛产各种中药材,分属220余科、800余种、1500余部(味),其中如灵芝、丹参、苦参、柴胡、益母等都是药用价值很高的药材。野生动物种类、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现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50种,大理石、紫砂页岩、龟纹石、紫金石等储量都十分可观。紫金石雕琢成的紫金砚经北京荣宝斋等的砚石专家鉴定,被誉为集砚石的“下墨、润泽、质坚”三美于一身,为国内所罕有。紫金砚远销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八公山借助“万亩果园”的美誉,建成了以八公山乡郝圩村为核心的八公山“万亩果园”种植示范区和周边辐射带动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郝圩梨花”景观获得农业部命名的“全国最美田园”称号,“梨香雪海”正成为八公山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新名片,“万亩果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 存在的问题
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域经济欠发达,八公山乡是寿县唯一的山区乡镇,受到新城区规划红线和风景区规划的制约,经济总量偏低。农业以小麦、油菜、豆类、果树、中药材等旱作为主,农民收入主要依靠豆腐制作和水果零售等传统经济,经营模式以一家一户经营为主,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劳动力少,生产成本高,果园管护水平低,管理粗放。
2.1 干旱缺水 八公山海拔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水源不足,可耕田少,果园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仍然依靠传统人工提水浇灌,导致农业灌溉困难。干旱年份古梨树受旱严重,很多百年以上的梨树受旱死亡,梨园水利设施亟待改善。
2.2 品种退化 八公山酥梨大都是20世纪60~70年代嫁接的梨树,品种老化,品质下降。近年来水果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其他水果比较效益影响,当地果农意欲改种其他果树,特色产品面临逐年削减风险。
2.3 销路不畅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依靠传统形式的批发零售,没有形成产业体系,市场竞争力弱,产品销路不畅。
2.4 运输困难 八公山乡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产业链薄弱,一些不耐储存、运输困难的水果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尤其是安农水蜜桃,含水量大、保鲜期短、不宜远距离运输,很多果农改种运输方便的油桃和优质葡萄,安农水蜜桃面积由原来的133hm2下降到40hm2左右。
2.5 宣传落后 八公山风景区“万亩果园”旅游推介薄弱,当地特色优质产品及旅游资源开发远远不足,宣传不到位。
3 对策建议
3.1 科学编制规划 古梨园是寿县景观农业的亮点、梨花诗会的基地,挖掘和利用景观农业的美学价值,对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果农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结合寿县总体规划和“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进一步完善八公山古梨园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3.2 争取项目支持 一是“一村一品”奖补项目。按照寿县现代农业奖补政策有关规定,协助郝圩、张管村申报“一村一品”奖补项目。二是实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工作,保护地方传统农业种质资源,对八公山百年以上老树种加以保护。三是申报八公山古梨园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郝圩古梨园历史已逾200年,目前尚存334hm2,下一步需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申报“郝圩古梨园”为农业文化遗产。四是结合“特色小镇”项目实施,打造八公山乡特色旅游品牌。五是实施林业双增工程,对新增果林面积按省、市、县有关政策进行奖补。
3.3 推进项目建设 进一步完善刘安陵园、豆腐文化产业园、廉颇墓等专项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推动船官湖、东台湖退耕还湖工程;支持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做大做强豆腐文化;结合商合杭高铁建设,完成八公山山前景观大道旅游配套项目建设;促进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设“村淘”项目,培养“互联网+”项目运营人才。
3.4 打造特色产品 与省、市、县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合作,组织科技攻关,巩固百年林果种植优势,扩大新果园范围,以优质绿色无公害要求推行郝圩酥梨、安农水蜜桃、巨峰葡萄、八公山石榴、柿子、青毛豆、蚕豆、黄豆等特色产业,巩固扩大酥梨、水蜜桃种植规模,新增优质品种葡萄、花生、豌豆等种植面积,开发保护灵芝、丹参、苦参、柴胡、益母等丰富的药材资源。利用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技术资源,结合梨园套种豌豆技术,扩大66.67hm2以上优质鲜食豌豆种植面积。
3.5 完善基础设施 整合资金,依托美好乡村建设活动,在用水、道路、农村清洁卫生等方面提升硬件环境。加快推进改造排洪渠、修建文化休闲广场、改水改厕、清理垃圾、电力输变线路改造、抗旱打井、重建水库工程等工作。利用项目实行土壤改良措施,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实行林粮间作,提高复种指数,采取引、拦、蓄等措施留住灌溉用水。加大休闲观光设施建设,建“万亩果园”观光道路和果品运输通道,改善项目区2100户果农生产运输条件。
3.6 加大技术支持 争取国家果树产业技术体系对沿淮果蔬发展的技术支持。县农委、县林业局等部门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邀请省内外高等院校园艺教授实地授课,安排学员到全省各地颇具规模的农业示范园学习观摩,在引进技术、土壤改良、品种更新、推行新型栽培模式等方面加强培训,为八公山“万亩果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7 做好旅游推介 加强旅游管理工作,规范设立景区、景点专用标识牌,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做好紫金石、风景石、豆制品等旅游产品保护和开发;利用3月15日传统古庙会、豆腐文化节、梨花诗会等平台,包装、推介景区景点;抓住市委、市政府打造淮寿历史文化长廊的战略机遇,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对外推介合力;建设星级“农家乐”,提升三产服务能力档次。
3.8 发展合作组织 发挥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带动作用,以合作社为龙头,建设标准园、农贸市场,帮扶返乡农民创业,支持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合作社组织采购生产资料,收购、销售成员产品,为成员提供运输、储藏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农业种植经营有关的技術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果园种植示范区和周边辐射带动区,进一步提升“万亩果园”整体形象;成立果蔬行业协会,多个主体联合,提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提高优质栽培技术能力和线上线下销售市场竞争力。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