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的由来
2020-07-24
人们广泛知道武昌鱼,来自于毛泽东写的《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其实,武昌鱼的武昌,不是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武昌,也就是今天的鄂州市,这个地方出的鳊鱼叫武昌鱼。
鄂州叫“武昌”,是三国时孙权命名的。公元221年4月,孙权把东吴的都城迁到鄂县,取“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为“武昌”。在武昌经营了8年的孙权,觉得建国的条件已经成熟,于229年4月在武昌正式即帝位,定国号“大吴”,改年号“黄龙”。后来,孙权的孙子孙皓继位,265年9月,他将都城从建业再次迁回武昌。建都城自然要大兴土木,人们劳役繁重,苦不堪言,民间就广为流传一首“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段童谣说明,当时的武昌鱼就已经很有名了。
人们都认同的武昌鱼,主要产于武昌古老的梁子湖水域的牛山湖一带,这里水域宽广,水色碧绿。在长久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人们习惯把鳊鱼作为武昌鱼的代表,然而,鳊鱼有三种:长春鳊、三角鳊与团头鳊。谁才是真正的武昌鱼呢?自古以来,人们往往把近似的鳊和鲂混为一谈,早期的《尔雅》就认为,鲂“江东呼为鳊魚之美者”。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更认为:“鲂,方也;鳊,扁也。其状方,其身扁也”。到了现代,人们也是鲂、鳊难分,在我国现代大型辞书《辞海》中也记载说:“武昌鱼,即团头鲂。”
直到1955年,中国著名鱼类学专家易伯鲁进行详细鉴定。他认为,武昌县牛山湖的一种团头鲂,头更小,体更长更扁,产区也较集中,肉质的细嫩、鲜美、营养成分又优于其他种类。于是,易伯鲁把这种团头鲂,确定为正宗的武昌鱼,并得到了鱼类专家和厨师们的广泛认可,易伯鲁因此被称为武昌鱼的命名人。
武昌鱼不仅肉腴味美,而且习性奇特,据《武昌县志》载:“有鲂即鳊鱼缩顶,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潭深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味肥美,余亦胜别处。” 如今,武昌鱼已经成为湖北和武汉的一道当家名菜。除传统的清蒸武昌鱼外,当地厨师还开发出香酥、风干、花酿、红烧等不同风味的做法,让食客大饱口福。(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