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野文学阅读指南

2020-07-24

小资CHIC!ELEGANCE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斯奈德荒野译者

在美国自然文学中,有一种荒野实践传统。作家们不仅在作品里描写、表达对荒野的热爱,更在生活中投身自然。他们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行动主义者。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这样定义荒野:荒野常常被所谓的“文明”思想家视为野蛮和混乱而加以排斥,可实际,上它不偏不倚、始终如一、近乎完美地合乎规则且自由自在。

曾经有几次去到过荒野都是在旅行的时候,奇怪的是很少会抱着一种猎奇心态,不仅仅是因为我知道那里有我渴望的东西:壮阔的西部风光、神秘的高原、美丽的雪山、湖泊、自由的空气,比起原始的自然环境,我更想亲身去看一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人大概是世上最奇怪的物种,越是无法脱离现代社会和都市文明中的种种,就越是容易对那些荒芜之地的文明产生一种想去了解的渴望。

加里:斯奈德在《禅定荒野》里说,荒野常常被所谓的“文明”思想家视为野蛮和混乱而加以排斥,可实际上它不偏不倚、始终如一、近乎完美地合乎规则且自由自在。“荒野展示了地球上动物、植物以及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在内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呈现出暴风雨、狂风、宁静春晨的景致。对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来说,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作为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目前仍然健在的少数诗人之一,斯奈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荒野践行者、环保主义者,被称为“深层生态桂冠诗人”。荒野对人们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去消解现代文明与荒野之间的对立?带着这样的疑问,斯奈德深入美国的土著部落、雪山林地,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甚至去了日本参加修行,他把对荒野、自然与文明之间的深刻思考写进了这本《禅定荒野》,并且提出了一条解决当时生态危机的路径保护荒野,保持野性。

20世纪70年代起,斯奈德和家人就一直生活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内华达山脉的一个农场。那里离原始的野生世界非常近,这也让斯奈德能直接领悟到来自沼泽、森林、高山的启示。他曾这样描述:“位于内华达山岭北坡,在海拔三千英尺的尤巴河流域南支之北,与默默的黑橡树、香杉、浆果鹃、绿枞、松为伍。”他热衷于研究历史和自然史,穿梭于北美地区,为少数团体和小部分人群开办工作坊,讲授关于野生世界的规则、知识和技能,一辈子都在荒野自然及其周围生活工作。

斯奈德想探究野性的真正含義,探究它与“自由”的关联,以及人们理解了两者之后会去做什么。即便当野性与自由这样的词汇,已经逐渐成为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流行词。从阿拉斯加内陆到曼哈顿和东京的市区,他与许多多探讨了有关生态学、濒危物种、原始社团和环境策略的问题。在书里可以看到,斯奈德认为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世界中是没有自由的。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得置身于最简朴的生存环境之中,经历痛苦不堪、迁徙不定、露宿野外、不如人意的生活。面对野性赋予的这种变化无常和自由自在,还要心怀感激。人迹罕至的荒野是一所非同寻常的学校,经历过这种环境的会成为顽强而幽默的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斯奈德掀起了美国的“背包革命”。人们喜欢去到野外捕鱼,亲近自然,体验荒野。

“远道而来的人经常能在这里接触到无数的动物和植物,要想学识渊博就得学习各种民谣、谚语、传说、故事、习语,还有技艺,因为这些记载了人们接触当地生态社区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体验。在空旷的野外,实际行动最为重要。徒步行走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行动,强调勇气和谦卑之间的平衡。野外远足,人们会发现哪里有食物,并且亲身感受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它也告诫我们要保持警觉,有所防备。

长久以来,人们都想象荒野是人类尚未涉足之地。提及荒野,就会联想到偏远、荒无人烟,但事实,上,人类仍可进入其中并生存下来。荒野世界的法则不仅需要慷慨大方,而且也需要乐观坚韧,这种坚韧能够忍受艰难困苦,体谅人性的脆弱,认同谦虚的品格。采摘蓝莓的捷径,追捕猎物的诀窍,选择捕鱼的佳处,这些不是仅仅靠努力就能达到的。一方面需要实际行动,需要很强的自我克制力,另方面需要直觉指引,需要排除杂念。

因此,斯奈德认为,我们从荒野获得的经验教训能转化为自由法则。它让我们能够欣赏人性的各种层面:闪光的智慧、社交的欲望、倔强暴躁的脾气;我们应该把自己看得与其他生物一样,没有贵贱高下之分。“荒野要求人们了解地形地貌,向植物和鸟兽点头示好,走过小溪,跨越山脊,回家后聊一聊奇闻趣事。”荒野就是万物一体。

荒野文学

在美国自然文学中,有一种贯穿始终的荒野实践传统。作家们不仅在作品里描写、表达对荒野的热爱,更在生活中投身自然。他们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行动主义者,既有出世的闲适,又有一种入世的热情。荒野文学中关键的一点是放弃人类的主角意识,承认自然的力量。

《禅定荒野》

作者:加里·斯奈德

译者:陈登、谭琼琳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译者:刘晓桦

出版:读客文化文汇出版社

元野有景文学

作品通常以极致的自然条件、荒野、蛮荒之地为背景,讲述发生在这种环境下的故事。比如安妮普鲁的小说集《断背山》巴里洛佩兹的《北极梦》等。

《北极梦》

作者:巴里·洛佩兹

译者:张建国

出版: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新民说

《断背山》

作者:安妮·普鲁

译者:宋瑛堂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斯奈德荒野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棕色语法”的隐喻思考:加里·斯奈德生态智慧的认知解读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松树梢
浅析加里·斯奈德生态诗作中的自然受难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